2017年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如何获得答案二、如何组织答案三、如何叙述述答案四、如何有效审题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三、描述和阐释信息四、论证和探讨问题√√考试大纲的四项基本能力要求历史主观题的四项基本技能1、答案的三种来源第一信息材料第二信息课本第三信息发挥→→→一、如何获得答案:1、答案的三种来源(第一信息材料,第二信息课本,第三信息自主发挥)•材料一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涯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摘自沈括《梦溪笔谈》•材料二中国的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为使节气与月份之间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历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创意。它完全以太阳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既简便易算,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但由于这种阳历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阴阳合历,不可避免地招致“怪怨攻骂”而难以实行。可是,沈括满有信心地说:“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十二节气历”是很相似的。——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⑴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沈括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6分)•(1)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材料(史实不明确)•总结经验和规律;→史实(材料不明显)•141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农民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理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两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1)•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材料•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史实一、如何获得答案:1、答案的三种来源(第一信息材料,第二信息课本,第三信息自主发挥)2、如何联系课本(1)以时间为切入点(2)按必修一二三顺序(3)按住主干,点出概念(4)大点+小点一、如何获得答案:2、联系课本要以时间为切入点•12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一、如何获得答案:2、联系课本要以时间为切入点•132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找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倾时日全食的观侧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甘拟遨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遨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蚤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福尔辛《爱因斯坦传》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8分)3、如何处理材料信息(5)特别要重视材料的首尾句,省略号前后的语句。材料的首尾句常常含有有效信息,又往往容易被忽略。(1)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应逐句阅读,分层推进,概括层意。有时候一句亦有多个信息,有时候几句体现一个信息。不可一概而论。总体应以“宁可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大态度处理。(2)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可分为直接引用、叙述性概括、抽象概括等方式。直接引用指截取材料中的字、词、短语,缩写、改造句式结构等。(4)设问材料范围包含多段,一段至少一个信息。不能出现某段信息较多,某段无信息的情况。(6)关注材料的引文、出处、注解等。(3)当材料信息与课本信息一致,应用课本信息概括材料信息,特别是课本中的概念、术语、惯用性表述方式等。(7)图表型材料题应特别关注旁边(前后、左右)对该图表的解释性文字),获取信息、组织答案时应用到其中的词汇、短语等。(8)表格题应至少从纵横两个角度解读,特别关注变化之处和相似之处。11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二、如何处理材料信息:161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责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答案】(1)社会稳定;政府取消人头税,进行赋税改革;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高产农作物的推广;土地的开垦。人口增长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开发,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也造成资源紧张,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和草原荒漠化等问题,并引发社会矛盾,激起民变,造成社会不稳定。二、如何处理材料信息:。主观题的基本设问类型1、原因、条件、背景3、比较之不同4、比较之相同5、特征6、认识、评析、理解7、变化8、启示、地位、过程、如何等√√(1)写出角度;(2)角度、数量对称,采取一一对应模式;(切忌简单粗暴地根据材料罗列双方的特征)(3)对比双方特征要具体化,不可有“一方如何,一方反之”之类的表述;(4)双方特征应体现鲜明的对比;(5)材料中可能有一方的特征较明显,另一方则不明显甚至没有,这时可以利用其中一方推理出另一方;(6)先对比材料里面的信息,再对比史实;先对比主体的内容、措施、过程特征等,再对比背景,影响等。二、如何组织答案:3、比较之不同3、比较型答题技巧131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各就砚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有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与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行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据《清德宗实录》等(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二、如何组织答案:3、比较之不同0741.(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材料二对于实力的强弱,也需要做一点具体分析。事实上,还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不少朝野人士就纷纷指出,就军力和经济力量而言,日本并没有绝对必胜的优势……即拿两国的海军实力来说,日本虽在速射炮和舰速上强于中国,拥有优势,但在川坚炮重上则有所逊色,而且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还拥有四艘日本所没有的鱼雷艇。即便是北洋陆军,虽在装备上总体说来落后于日本,但也并非一无长物。如日本就有学者认为,北洋陆军装备就有德制的毛瑟枪和克虏伯野炮,就“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炮的日军优越”。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