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小组工作一、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与特点二、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三、小组工作的过程四、小组工作的技巧第一节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及特点一、小组工作的概念界定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经由社会工作者的策划和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方面,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以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二、小组工作的类型1、教育小组是帮助小组成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之不足,促使成员能够改变自己原本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的方式,来达到改变成员的目标。2、成长小组是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帮助组员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解决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的发展。3、支持小组把具有同质性的人聚集在一起,其组员一般都有相同的问题,经历或经验,通过相互支持的方式,达到解决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4、治疗小组。心理治疗小组的组员通常是曾经在生命中有过创伤,并且影响其当前的日常生活,或者在生理,心理方面有不良症状影响一般日常生活的人。社会工作者组织社区中一批糖尿病患者定期聚在一起讨论,分享各自与疾病抗争的经验和感受,交流健康保健知识,互相鼓励。并为他们在社区服务中心联系了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方便他们定期聚会。这种聚会形式属于(B)。A.成长小组B.支持小组C.治疗小组D.教育小组三、小组工作的特点与功能(一)小组工作的特点1.小组成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2.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餐饮。3.注重团体的动力。(二)小组工作的功能1.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2.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景。3.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4.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例: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与个案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相比,小组工作功能和效果上的特点是(B)。A.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问题B.帮助服务对象利用与其他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和动力,解决个人社会心理功能性方面的问题C.通过组织服务对象参与机构决策的过程,培养服务对象利己利人的精神,共同解决问题D.通过组织服务对象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意识,共同改善生活质量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一、社会目标模式1.理论基础——社会学和系统论2.社会目标模式的实施原则(1)致力于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2)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3)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养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4)致力于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二、治疗模式1.理论基础——行为修正理论、学习理论、社会学2.治疗模式的实施原则(1)综合性原则(2)建构性原则(3)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三、互动模式(一)理论基础-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二)互动模式的实施原则1.开放性的互动2.平等性的互动3.“面对面”的互动例:社会工作者小周观察一个新建小区时发现大多数居民来自外地,居民之间沟通较少,对社区建设也漠不关心。因此,小周策划了一个题为“社区家园’’的小组活动方案,以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小组内容以发展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能力、挖掘组员潜能及培养领导意识为主。该小组工作模式属于(A)。A.社会目标模式B.发展模式C.互动模式D.治疗模式第三节小组工作的过程一、准备期1.组员的招募及遴选招募成员社会工作者可通过以下的渠道招募那些可能成为特定类型工作小组的组员:(1)主动向本机构寻求帮助的某些人员(2)已由本机构服务的某些对象(3)其他机构转介来的特定服务对象(4)通过互联网、社区宣传栏等载体得知信息而主动报名参加的某些人员(5)社区居民向本机构介绍的某个人员遴选和评估社会工作者通过个别会见或资料考察的形式,对上述可能的小组组员进行必要的遴选和评估。遴选和评估的要件主要有:(1)共同或相似的问题,或者有共同的兴趣和愿望(2)年龄和性别(如果有此要求的话)(3)文化水平及对某些问题的认识(4)家庭状况(5)职业状况(6)对参加小组的要求确定组员社会工作者按照本小组的类型、特点及人数要求等,确定参加本小组的成员。然后,社会工作者要帮助这些成员了解小组工作的意义和特点、小组工作的具体程序与可能的活动项目、有关的社会政策。同时,社会工作者要鼓励他们将自己对于小组的期望表达出来2.确定工作目标小组工作的目标有:(1)总目标。总目标有该小组的类型特征及成员的问题和需求所决定,大致包括指导思想和总体任务(2)具体目标。围绕总目标建立的具体目标,包括:1)沟通目标。沟通目标非常重要,是促进小组组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纳从而实现互动和分享的重要环节2)过程目标。过程目标是小组工作不同阶段的目标要求,是不同阶段任务的具体化3)实质目标。实质目标或问题目标,就是小组工作能够解决的问题及其具体范围4)需求目标。需求目标是遵循个别化原则、针对每一个小组组员的具体需求而设计的任务确定小组工作目标要遵循的原则:(1)目标清楚,可以测量和评估(2)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定,以便小组组员清楚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目标(3)目标要适合小组组员的实际能力(4)具体目标之间的相容性,不能相互冲突(5)目标的表述尽量使用正面的肯定性语言或词汇,以便小组组员明确知道他们需要做的事情,而非强调不该做什么事情3.制订工作计划在小组工作的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工作目标及人、财、物等方面的条件,精心制订可以实施的工作计划。通常,小组工作的方案或计划就是一份详细的小组计划书。基本框架内容见P1014.申报并协调资源社会工作者需要向自己所属的服务机构提出申请,递交工作方案,争取批准和资源支持。当然,有些小组的方案也可以向有关社区或者赞助机构争取资源支持。不过,在寻求赞助机构特别是企业的支持时,需要了解这种支持可能会给小组工作带来的某些影响和限制5.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影响小组大小的因素有:小组目标、小组类型、探讨问题的性质、组员的成熟度、工作者的经验、有无协同领导者等不同规模的小组具有不同的功能,5人的小组比较适合讨论,8人的小组最容易完成任务,而活动性、辅导性或教育性的小组规模则可稍大些。不过,超过25人的小组,成员之间的紧密性将明显降低小组工作的时间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工作的持续时间(2)小组聚会的频率(3)每次活动时间的长短(4)小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6.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在小组工作的准备阶段,一些前期性的物质准备事宜是很重要的。主要有:(1)小组活动场地的选择。活动场地及其环境的布置要有助于促进组员对小组的认同感,最好选择安全、安静、舒适的活动场地和环境(2)活动所需的座位安排。从有利于提高小组组员互动频率的角度,座位安排最好是圆形的,或者面对面的(3)准备活动所需的其他设施和辅助材料,如张贴画、奖品等医务社会工作者小林计划为一群患有抑郁症的住院青少年开办一个治疗性小组,计划招募6位青少年,采用艺术治疗手法,改善组员情绪状况,减少负面想法和抑郁症状,小林在小组建立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包括(BC)。A.主动与医务人员联络,接收他们转介来的服务对象加人小组B.联系组员的家人,以评估组员的需要C.明确小组的治疗方向和目标D.积极寻求和联系社区资源E.告知服务对象将与他们一道工作二、工作开始阶段(一)组员特点1.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组员既对小组充满好奇和期待,也希望与其他组员或社会工作者建立良好的互动,但又不无疑惑和焦虑,如怀疑小组的能力和价值、担心社会工作者和其他组员对待自己等。这种矛盾使得不少组员陷入对小组活动既投入又逃避的情感困境之中2.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大多数成员的行为十分拘谨,说话做事显得小心谨慎、客气与礼貌。他们会以自己以往的经验去揣测其他组员或社会工作者,也会以此划定自己的好恶范围3.沉默而被动由于刚进小组,不懂小组规范,怕说错话、做错事,不少组员会表现为沉默、观望、等待的特征,大都希望在别人怎么说、怎么做之后,再被动跟进。由此,整个小组显得沉默,进程缓慢,缺乏自发性和流畅性4.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初入小组,小组组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同时又难以获得其他组员的支持,非常容易产生对社会工作者较强的遵从倾向。他们往往依赖社会工作者,视其为权威,以其为中心,而忽视了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能力(二)任务1.协助组员消除彼此的陌生感2.帮助组员提高对小组目标的认识3.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4.制定小组规范(1)秩序性规范,用来界定组员之间的互动准则(2)角色规范,界定和明确组员所期望的具体角色和行为(3)文化规范,澄清和说明小组的信念和基本价值,强调开放、平等、保密、非批判和团结合作等原则5.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1)主动与组员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可以运用同理心,站在组员的角度考虑问题,倾听他们的问题,并作出真诚有效的回应(2)创造机会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回馈和关怀自然地产生信任(3)寻找并强调组员之间的相似性。可以邀请组员分享人生经验或感兴趣的事情等。当组员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相似性时,小组的凝聚力就开始产生(4)澄清组员之间的可能误解。在小组开始阶段,由于组员互相不熟悉,或不愿意与其他组员继续沟通,可能会出现一些误解。因此,要积极引导组员相互沟通并协助对方澄清误解更多考试资料请关注中大社会工作师考试网(5)培养组员积极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6.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1)沟通结构。要建立能够最大限度鼓励组员进行沟通的理想结构(2)接纳结构。在组员之间形成能够相互接纳、相互包容的结构(3)权利结构。建立鼓励全体组员,特别是弱势组员能够自我肯定、有所增权的权利结构(4)领导结构。在开放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建立注重责任、轮流参与、有利于推动小组过程的领导结构(三)角色1.领导者。社会工作者处于小组的核心位置,具有指导小组发展、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统筹小组活动具体程序和细节的责任和领导角色2.鼓励者。社会工作者要鼓励组员主动表达自己对小组和其他组员的各种期望,尽快适应小组环境3.组织者。社会工作者要组织一些能够有助于组员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促进组员之间尽快建立相对的熟人关系社会工作者小周把成长小组前两次聚会的目的确定为帮助组员建立互相信任关系,他希望运用沟通和互动技巧介入。聚会时,小周一方面专注倾听组员的问题,另一方面理解组员所表达的信息和感受。当发现某位组员说个不停时,小周会以该组员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小结,并邀请沉默不语的组员发言。小周的介人焦点是(BC)。A.评估个别组员的问题B.制造机会让组员表达C.培养组员积极倾听他人意见D.制定小组规范E.培养小组的凝聚力三、小组中期转折阶段(一)小组中期转折阶段组员的特征1.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2.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3.角色竞争中的冲突(二)社会工作者的任务1.处理抗拒行为2.协调和处理冲突具体措施有:(1)帮助组员澄清冲突的本质,特别是澄清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差异(2)增进小组组员对自我的理解,如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复制或重现类似冲突情境,以增进自我了解和对他人处境的敏感度(3)重新调整小组规范和契约(4)协助组员面对和解决由冲突带来的紧张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5)运用焦点回归法,即将问题抛回给组员,让他们自己解决在为企业员工开展成长小组的第三次聚会中,小王与小李就如何安排小组内部分工产生了分歧,双方言语激烈。最后变成了争吵和人身攻击,互相挑战在组内的角色和指责各自的行为。此时,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焦点应该是(C)。A.请两人暂时离开,让他们先处理对抗行为B.冷静地转移话题,忽略两人的对抗行为.C.包容两人的对抗行为,继续讨论小组内部分工D.重申小组规范,处理两人的对抗行为3.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在转折阶段,组员之间围绕个人目标的摩擦、争执和冲突,常常会取代小组的整体目标。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经常以各种方式提醒组员保持对小组目标的意识,使组员时刻注意小组目标或与小组目标一致的个人目标。具体的做法有:(1)在所有组员都认可小组整体目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小组团队协作的方式,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可执行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