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和尚敬茶【原文】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鸽异》)【参考译文】灵隐寺的某个和尚,凭借烹煮茶而得名,对烹茶的工具都精通。这样以后他储蓄的茶有几种,经常看客人的贵贱来烹茶进献给他;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不会全部拿出来。一天,有高官到来,那个和尚恭敬地拜见,拿出好茶,和尚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高官希望得到他的称攒,高官默不作声的样子。和尚感到很困惑,又用最上等的茶叶烹煮进献给他。高官已经喝完了,并没有称攒。和尚着急的不能在等待,鞠躬问道:“茶怎么样?”高官拿着茶杯手一抬说:“茶太热。”【阅读训练】1.解释:(1)以:凭借,因为;(2)及:以及;(3)进:进献;(4)待:等待2.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然所蓄茶有数等蓄:含蓄B.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恭:通“躬”C.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惑:迷惑不解D.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热:热情答案:C(A储蓄;B恭敬;D水的温度高,与“冷”相对。)3.翻译:(1)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僧人)不会全部拿出来。(2)手自烹进,冀得称誉。僧人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贵官),希望得到(他的)称赞。3.概括文中僧人的性格:趋炎附势,攀附权贵,奉承拍马。4.文末僧人听了贵官的话后的心情应是()A.愉快、满意B.厌恶、不满C.失望、沮丧D.仇恨、恼怒答:C31.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2)欲:想要。(3)暮:晚。(4)何:为什么。炳烛:点燃蜡烛照明。炳,动词点燃。乎:呢。(5)安有:哪有。为人臣:做臣子的。戏:戏弄。(6)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是“盲臣”。安敢:怎敢。(7)好:喜欢,喜好。(8)阳:阳光。(9)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10)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照明。(11)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2)善哉:好啊。(13)师旷:名旷,因为他是盲音乐师,世称师旷。【参考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炳烛而学?”平公说:“哪有担任臣子的捉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少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正午时的光芒,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点燃蜡烛照明一样。点燃蜡烛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阅读训练】1.解释(1)暮:晚,为时已晚(2)何:为什么(3)少:年轻时(4)阳:阳光2.翻译(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主呢?(2)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3.上文中晋平公和师旷谈论的主题是什么?文中“何不炳烛”所蕴含的比喻义是什么?学习的重要性。暮年学习如炳烛之明,要胜过在黑暗中摸索前行。32.赵广拒画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②。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③,久之遂善画④,尤工作马⑤,几能乱真⑥。建炎中陷贼⑦。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⑧。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⑨。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⑩。而广平生实用左手⑾。乱定⑿,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⒀,乃死⒁。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⒂,多广笔也。【注释】①选自《老学庵笔记》。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大诗人。②本李伯时家小史:本来是李伯时家的小书童。李伯时,北宋名画家。③每使侍左右:经常让(赵广)在旁边侍侯。每,常。④遂:就,于是。之:凑音节不译。善:善于,擅长。⑤尤:尤其,特别。工:善于,擅长。⑥几能乱真:差不多能和李伯时的真迹相混。几,几乎,差不多。乱真,模仿得很像,使人不辨真假。⑦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陷贼:落入敌人之手。贼,这里指金兵。⑧闻:听说。使图所掳妇人:让他画抢来的妇女。使:命令。图,画。掳,抢走。⑨辞:推辞,拒绝。⑩胁:威胁。白刃:快刀。遣:打发。去︰离开⑾实:其实,本来⑿乱定:局势平定⒀又数年:又过了几年⒁乃:于是,就⒂士大夫:有地位的知识分子(16).小史:小童。【参考译文】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让赵广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他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让他画抢来的妇女。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他),(赵广)不服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阅读训练】1.解释(1)使:让,叫(2)久之:时间长(3)工:擅长,善于(4)几:几乎(5)图:画(6)辞:推辞2.翻译(1)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金兵用刀子威胁他,他也不听从,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再放他走。(2)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3.赵广具有怎样的品质?文中哪些文字写出了这种品质?赵广具有威武不能屈的优秀品质。文中具体文字: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33.治国如栽树(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①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②意犹③不足,征求④无已⑤,兼东西征讨,穷⑥兵黩武,百姓不堪⑦,遂⑧致亡灭。此皆朕所目⑨见。故夙夜⑩孜孜⑾,惟欲清净⑿,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⒀,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注释】1、平:平定2、炀帝:即隋炀帝,是隋朝末代皇帝杨广的谥号。3、犹:仍旧。4、征求:这里指搜刮。5、已:停止。6、穷:用尽。7、不堪:不能忍受。8、遂:就9、目:亲眼10、夙夜:早晚11、孜孜:勤恳不息12、清净:指不想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宝。13、丰稔(rěn):庄稼丰收【参考译文】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的意图仍旧不满足,不停地向民间索取美女及珍玩,并且东讨西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不能忍受,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勤恳不息,只是希望不想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宝,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年年谷物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那么枝叶繁茂荣华。帝王能做到不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宝,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阅读训练】1.解释(1)平:平定(2)犹:还是,仍旧(3)已:停止(4)穷:竭尽,用尽(5)不堪:不能忍受(6)遂:于是就(7)目:亲眼(8)夙夜:早晚、朝夕,指天天、时时2.翻译(1)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帝王能不想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宝,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3.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帝王治理国家,让老百姓安居乐士是根本。34.郭进治第郭进有才略,累有战功。尝刺邢洲,今锦州城乃进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坚完。进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及宾客庆之,下至土木之工皆与。乃设诸工之席於东庑,群子之席於西庑.或曰:“诸子安可与工徒齿?”进指诸工曰:“此造宅者。”指诸子曰:“此卖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进死未几,果为他人所有。【注释】累:多次刺:做……刺史坚完:坚固完整;完:完整治:建造皆与:都一起参加;与:参加宜:应该固:原本齿:并列设:安排【参考译文】郭进有才能识略,战功卓著。他曾任荆州刺史,现在的荆州城就是他在任时所建。城厚六丈,至今坚固无比。他留存的铠仗也精巧,连保藏都有法度规矩。郭进在城北盖房子,聚集族人宾客庆祝完工宴饮,连土木工匠也在宴请之列。他在东廊设席招待工匠,在西廊设席让他的儿子们落座。有人问:“您的儿子们怎能与工匠们比邻相坐?”郭进指着工匠说:“这些人是建宅人。”又指他自己的儿子们说:“这些人是卖宅人,应该坐在造宅人的下首位置。”郭进死后不久,大宅院果然被子孙卖掉。【阅读训练】1.解释(1)累:多次(2)完:完整(3)与:参加(4)宜:应该2.翻译(1)进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及宾客庆之,下至土木之工皆与。郭进在城北盖住宅完成后,聚集族人宾客庆祝这件事,连土木工匠也都一起参加了。(2)诸子安可与工徒齿?孩子们怎么可以和工匠们在一起呢?(3)此卖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这些是卖房子的人,确实应该坐在造房子的人的下首。3.从上文看,古代房屋正堂两边的庑(廊屋),以什么为上,以什么为下?东西4.“其”“之”“此”在文言文中常作代词,请指出下面句中的“其”“之”“此”指代的具体内容。(1)其厚六丈指代荆州城城墙(2)聚族人及宾客庆之指代郭进“治第即成”这件事(3)此造宅者指代盖房子的工匠(4)此卖宅者指代自己的孩子们35.一言具狱有二人约以五更乙会于甲家,乙如期往。甲至鸡鸣,往乙家呼乙妻曰:“既相期五更,今鸡鸣尚未至,何也?”其妻惊曰:“去已久矣。”复回甲家,乙不至。遂至晓,遍寻踪迹,于一竹丛中获一尸,即乙也。随身有轻赍音基物,皆不见。妻号恸谓甲曰:“汝杀吾夫也!”遂以甲诉于官,狱久不成。有一吏问曰:“乙与汝期,乙不至,汝过乙家,只合呼乙,汝舍不呼,乃呼其妻,是汝杀其夫也。”其人遂无语。一言之间,狱遂具。【注释】1、期:约定时间2、期:约定3、何:为什么4、去:离开5、寻:寻找6、狱:案子7、舍:丢下8、具:了解9、恸:极其悲痛10、吏(lì):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汉以后,泛指低级官员或吏卒。【参考译文】有两个人相约在五更时去甲家会面,乙按时到了。甲到了鸡叫的时候,前往到乙家去呼叫乙的妻子说:“既然互相约好五更时会面,现在鸡都叫了,乙为什么还没有到?”乙的妻子惊讶的说道:“他已经离开很久了。”(甲)又回到甲家,乙没到。于是到了天亮,遍地寻找乙的踪迹,在一个竹林丛中找到了一具尸体,就是乙。随身有的物品,都不见了。乙的妻子极其悲痛(恸)地对甲说:“你杀了我的丈夫!”于是(乙的妻子)把甲告到了官府,但是这案件久久不能定案。有一个官吏问甲说:“乙和你约好见面,乙不到,你到乙家,只应该叫喊乙,你丢下乙不叫喊,却叫喊乙的妻子,是你杀了她的丈夫。”于是那人(甲)没有话好说。一句话之间,案件就了结了。【阅读训练】1.解释(1)期:约定时间(2)期:约定(3)何:为什么(4)去:离开(5)寻:寻找(6)狱:案件(7)舍:丢下(8)具了结2.翻译(1)既相期五更,今鸡鸣尚未至,何也?已经约定在五更见面,现在鸡鸣时分还没到,为什么呢?(2)乙与汝期,乙不至,汝过乙家,只合呼乙,汝舍不呼,乃呼其妻,是汝杀其夫也。乙和你约好见面,乙不到,你到乙家,只应该叫喊乙,你丢下乙不叫喊,却叫喊乙的妻子,是你杀了她的丈夫。3.文中乙妻对甲说:“汝杀吾夫也”,一吏也说:“汝杀其夫也”,两个人的依据有什么不同?乙妻对甲说:“汝杀吾夫也”,只是自己的猜测,并没有真正的证据。一吏也说:“汝杀其夫也”,是有严密的推理的,因为按照常规,与某人约定见面,而这个人没到,去找的时候,应该叫某人的名字,而只有知道某人不可能在,才有可能脱口叫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