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中心一、课程意义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能使学生掌握有关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它除了帮助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外,在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二、基本要求1.掌握和巩固有关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2.基本掌握典型零件的测量方法;3.具有操作一般常用量具的能力,了解量具的选择原则;4.对常用精密测量仪器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有一般的了解;5.熟悉公差表格的查阅。三、实验内容长度测量表面形状和位置误差测量圆柱渐开线齿轮测量长度测量长度尺寸的检查在机械制造中应用最广,其检查方法可分为两大类:(1)利用极限量规进行检验(2)利用各种通用量具或通用仪器进行测量。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直径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直径1、实验目的①了解立式光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②根据测量结果,判断被测工件的合格性;③联系两块的尺寸组合及研配方法;④熟悉尺寸公差及量规公差表格的查阅。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直径2、实验仪器立式光学计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直径3、实验步骤(1)调整工作台与测头之间的距离,使之适合塞规的基本要求;(2)选择适当量块,调零;(3)相对法测量通规、止规直径;(4)根据塞规公差带图,给出合格性结论。表面形状和位置误差测量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对其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一般对重要零件的表面形状和位置误差的大小要进行控制。本实验课程主要介绍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直线度误差测量和箱体位置误差测量。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自准直仪直线度误差测量箱体位置误差测量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1、实验目的:①熟悉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和方法;②加深对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和单峰平均间距S定义的理解;③正确判断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合格性。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2、实验仪器:光切显微镜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3、实验步骤:(1)粗估被测表面Rz的数值范围,选择显微镜;(2)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调整一起到视场内有清晰的光带;(3)选取较清晰的边界,在一个取样长度内测量5个最高峰和5个最低谷,读取数值;(4)根据公式求出Rz的值。自准直仪直线度误差测量1、实验目的:①了解光学自准直仪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②掌握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自准直仪直线度误差测量2、实验仪器:光学自准直仪,板桥,导轨等自准直仪直线度误差测量3、实验步骤:(1)将自准直仪稳定在导轨的一端,调整仪器的目镜焦距,使目镜视场中的指示线与其分度板的刻度线最清晰;(2)将导轨等分若干段,使每段与板桥等长。在板桥上固定反射镜,将板桥放置在导轨上,调整反射镜面使之与自准直仪光轴垂直;(3)分别将板桥移至导轨两端,调整自准直仪的位置,使“十”字影像均能清晰地进入目镜视场;(4)从近端开始依次测量,记录每段数据,根据两端点连线法求出直线度误差。箱体位置误差测量1、实验目的:①理解有关位置公差的定义;②掌握应用普通测量器具对箱体位置误差的测量方法。箱体位置误差测量2、实验器具:箱体,平板,杠杆百分表,模拟心轴,同轴度量规,位置度量规。箱体位置误差测量3、实验步骤:(1)平行度误差测量:用模拟心轴代替被测孔中心线,调整百分表,表针压调半周;测出心轴最高素线上两点与基准面的高度差,作为平行度误差。(2)端面圆跳动误差测量:将表头卡在心轴一端,表针压调半周,测头在被测端面旋转一周,读出最大值与最小值,两数的差作为端面圆跳动的误差。箱体位置误差测量3、实验步骤:(3)径向全跳动误差测量:将表头卡在心轴一端,表针压调半周,测头在被测孔表面螺旋旋转至少5周,读出最大值与最小值,两者的差作为径向全跳动的误差。(4)同轴度误差和位置度误差测量:分别用同轴度量规和位置度量规检验误差。(5)对称度误差测量:用杠杆百分表分别测量被测T型槽两端面上两两对应的三点,与各自对应的基准面的高度差,找出差值中最大值作为对称度误差。圆柱渐开线齿轮测量检查齿轮的目的有两种:(1)为了确定齿轮的使用性能,应综合地研究齿轮的各部分误差对使用性能的影响,因为齿轮的几何参数较多,它们的误差可能得到相互补偿,宜采用综合检查法;(2)为了研究切削过程的正确性,应研究齿轮单独参数的误差大小,宜采用单项测量。齿距偏差及齿距累积误差测量齿轮齿圈径向跳动测量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及长度变动量测量齿距偏差及齿距累积误差测量1、实验目的:①熟悉万能测齿仪测量齿轮齿距偏差及齿距累积误差的方法;②加深理解齿距偏差与齿距累积误差的定义;③掌握相对法测量齿轮齿距偏差及齿距累积误差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齿距偏差及齿距累积误差测量2、实验仪器:万能测齿仪齿距偏差及齿距累积误差测量3、实验步骤:(1)将被测齿轮安装在仪器上;(2)调整指示表,使指针在刻度尺中部,对零;(3)逐齿测量各个吃距;(4)数据处理,计算齿距偏差和齿距累积误差,并判断其合格性。齿轮齿圈径向跳动测量1、实验目的:①熟悉测量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方法;②加深理解控制齿圈径向跳动量对保证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作用。齿轮齿圈径向跳动测量2、实验仪器:齿轮径向跳动检查仪齿轮齿圈径向跳动测量3、实验步骤:(1)将被测齿轮安装在仪器上;(2)调整仪器指示表,使指针在刻度尺中部,对零;(3)顺序测量各个齿轮,分别读出指示表的读数;(4)数据处理,判断被测参数的合格性。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及长度变动量测量1、实验目的:①掌握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及长度变动量的测量方法;②加深理解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及公法线长度变动的定义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及长度变动量测量2、实验仪器:公法线千分尺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及长度变动量测量3、实验步骤:(1)计算齿轮公法线公称长度;(2)将公法线千分尺调零;(3)将千分尺的两测头深入齿槽中,逐齿测量实际公法线长度;(4)计算公法线平均长度的上、下偏差,判断被测参数的合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