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阅读P34页的探究活动内容思考并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文化传播:1、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2、与此(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关于文化传播:1、教材中所说的文化传播是专业化的文化传播吗?2、教材中所说的文化传播侧重纵向(时间)上的还是横向(空间)上的交流?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最为有名的要算班超再次通西域和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丝绸茶叶瓷器骏马葡萄佛教医药西乐制糖天文学数学金银器制作技术1、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2、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思考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回忆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谈谈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六次大规模的南迁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六次大规模的南迁至今在河北、河南、山东、东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元末明初,战乱频繁,从明洪武至永乐年间,明政府在洪洞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结万民,发放川资,遣赴各地,开拓疆土,历时50年,迁民18次,人数达百万之众,遍布18个省市,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的官方移民。数百年来无数海内外古槐后裔纷纷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根祖文化”。为传承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1991年至2006年,洪洞县已连续举办了16届大槐树寻根祭祖节。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活动各种政治活动各种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传播媒介简称为传媒;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大众传媒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中华文化向外传播你还能举出中外文化交流的例子吗?“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科技知识、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这一历史现象。“西学”是指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诸如科技、法律、宗教、伦理乃至文学艺术的统称。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1583-1722)16世纪晚期起的百余年里(1583-1722),欧洲传教士逐步把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等科学传到我国。遗憾的是,清朝康雍年间实行“禁教”,中断了西学东渐,使中国进一步关闭了国门。这是“西学东渐”的第一阶段。1583年(明万历年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学者利玛窦(MatteoRicci玛提欧·利奇1552–1610)来华是明末西学东渐之始。利玛窦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深受中国士大夫敬重。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着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利玛窦开西学东渐之端,有功于中国和世界由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一共有一百五十余种的西方书籍翻译成中文。利玛窦撰写的《天主实录》,与徐光启等人共同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等书,带给中国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许多中文词汇,例如点、线、面、平面、曲线、曲面、直角、钝角、锐角、垂线、平行线、对角线、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圆心、外切、几何、星期等等以及汉字“欧”等就是由他们创造并沿用至今。利玛窦及其西学开了晚明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利玛窦和徐光启徐光启(1562~1633),中国明末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天主教徒。代表作是《农政全书》。徐光启的代表作?利玛窦利玛窦根据在中国传教期间的经历和见闻,把所了解的中国情况用意大利文原原本本记述下来,写《利玛窦札记》,后来此书被翻译、充实并传到欧洲,增进了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世界地图,在中国先后被十二次刻印。而且问世后不久,在江户时代前期也被介绍到了日本。该地图使得日本人传统的崇拜中国的“慕夏”观念因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日本地理学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北极、南极、地中海、日本海等词汇皆出于此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之后,还有不少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清初清朝入关之初,对定居中原的西方传教士采取礼遇态度。其中,顺治帝特别倚重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并尊其为“玛法”(满语“爷爷”的意思)。顺治帝多次向汤若望学习天文、历法、宗教等知识,以及治国之策。不久汤若望成为“钦天监”的负责人,掌管国家天文。在随后的一百多年前,“钦天监”皆由耶稣会士掌管。清政府下令根据汤若望所着的《西洋新法历书》,制定新历法并颁行全国,名为时宪历。清朝初年和西方传教士的广泛交流为清朝皇帝了解和学习西方技术开启了一扇窗户。康雍“禁教”与西学东渐之风消失清初对西学也比较开放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天主教内部发生了“礼仪之争”。罗马教皇下令禁止教区内的传教士使用耶稣会的中文词汇“天”和“上帝”来称呼天主,也禁止中国教友敬孔敬祖。这与当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及其后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所采取的本土化政策截然相反。清康熙帝政府对此十分不满,下令“不准不守‘利玛窦的规矩’的传教士在中国地面继续行教”(部分“禁教”)。1722年雍正帝下令对天主教奉行全面禁教政策,而多数传教士也因此被迫离开中国。清初中西文化的交流就此中断。1、背景康雍“禁教”与西学东渐之风消失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