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林海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创人:林海音文学院王敏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五四”新文学运动对于人的命题的突现,也唤醒女性浮出历史地表,成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一次高潮。区别于古典文学中的闺怨情愫,现代文学中的女性文学强调女性个体解放,展示女作家创作的丰富个性特征:冰心对大自然、母爱、童真的讴歌;庐隐对知识女性内心苦闷的倾诉;丁玲笔下女性视野中都市人生和异性诱惑的解读;张爱玲在喧闹的都市人生与社会中冷静而深刻的女性感悟。对台湾女性小说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张爱玲。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作品一再解构文艺爱情小说中浪漫的生活视景,揭示令人迷惑而又无法抗拒的浪漫幻想的毁灭性,以及对个人感情生活的深刻影响。张爱玲以世故和嘲讽为特色的爱情故事,影响台湾许多女作家,尤其以都市年轻男女的爱情与婚姻为题材的小说创作。张爱玲小说在台湾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八、九十年代。张爱玲诞辰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2010·9.29—30日•与会代表来自台湾、香港、大陆和日本、英国、美国和韩国,是一个别开生面、跨学科、多媒体;文学和艺术、怀旧与创新的研讨会。•举办画展、手稿展、新书发布会、张爱玲追思会(朗诵、献花)、话剧演出等活动。•张爱玲研究的成果:周英雄《张爱玲的他乡传奇:观看与眩异》李欧梵《张爱玲英文书写的翻译》•苏伟贞《连环套:张爱玲的出版美学演绎》•陈芳明《我们的张爱玲:她在台湾的不死与未了》•日本神户大学浜田麻矢《书写自己的恐惧与绝望:以张爱玲后期作品为中心》提出“女大学生叙事的系谱”,女子教育;欢快、饶舌、无忧无虑的日子;书写自己的恐惧和欲望,离别、青春、爱情和成长的创伤;琐碎、饶舌的文体。庐隐《海滨故人》张爱玲《不幸的她》•湖北大学刘川鄂《“封锁”的审美意蕴》•华南师大姚玳玫《介入世界的两种方式—《丁玲》与《对照记》的对读》•台湾大学杨佳娴《才子佳人变形记:从“五四遗事”到“小团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梁允翔《张爱玲作品中的晚清文化:性别、现代性和旧式家族的衰落》•日本神谷麻利子《论张爱玲与上海近现代通俗文学—平襟亚、周瘦鹃、朱瘦菊与社会小说》•日本德岛大学邵迎建《女装·时装·更衣记·爱—张爱玲与恩师许地山》•日本池上贞子《谈张爱玲香港故事里德花木影像与象征》•香港城市大学郑滋斌《林语堂“吾国吾民”对张爱玲“中国人的宗教”的影响》•香港浸会大学卢伟力《张爱玲小说:戏剧与舞台》;麦欣恩《动情之关键:从时间与空间看“半生缘”与“色·戒”的情爱叙述》五十年代的女性小说关注性别身份的重建。以林海音等为代表,坚持女性写实路线,小说男女恋情,琐记婚姻家庭,审视女性的困境,聚焦两性互动情节。女性小说中有影响的长篇小说是林海音的《晓云》,郭良惠的《心锁》、孟瑶的《心园》等;短篇小说有张漱菡《游历了地狱的女人》、童真的《穿过荒野的女人》、张秀亚的《寻梦草》等。童真《穿过荒野的女人》:触及中国女性半个世纪以来面临的重大问题,包括传统的媒妁婚姻、财产权、教育权及工作权到当代的失婚危机、单亲妈妈及母女关系等。女主角在三个“家”的空间迁移:父亲的家—丈夫的家—女性自己的家提醒人们质疑“家”对女性的意义是什么?女性归属于哪一个空间?这可说是一篇成色十足的女性主义小说。•“这近四十年的台湾,我们活在一个容不下闺怨的时代。……生离死别的割舍之痛不是文学的字句。而是这一代的亲身体验。”——齐邦媛《闺怨之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成长的林海音,以她丰富的创作,成为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创人。一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坂。1923年全家迁居北平。父亲林焕文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44岁那年,林海音的叔父在大连被日本人打死,林海音的父亲去收尸,回北平后病逝。13岁的林海音,和寡母弟妹在北平生活,从小就有了艰难人生的体验。林海音毕业于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后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为她成为作家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林海音(1918--2001)林海音在北平度过了她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1948年,林海音和丈夫何凡(夏承楹)及三个孩子返回台湾,同年任《国语日报》编辑。1951年起,林海音任《联合日报》副刊主编长达10年。1957年,又担任《文星杂志》的编辑。1967年4月1日,林海音创办和主编《纯文学》月刊。5年后又办纯文学出版社,在台湾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林海音喜爱凌叔华、沈从文、苏雪林、郁达夫的作品,俄国的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英国的狄更斯、哈代,德国的歌德,法国的莫泊桑、巴尔扎克,以及日本的谷畸润一郎等的作品,都给她的创作以营养。林海音的创作•长篇小说《晓云》、《春风》、《孟珠的旅程》;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绿藻和咸蛋》、《烛芯》、《婚姻的故事》等;•散文集有《冬青树》、《两地》、《作客美国》等。•儿童文学作品:《蔡家老屋》、《薇薇周记》等。林海音对文学事业的贡献主要在她的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和出版社方面,她把自己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文学事业。一、林海音的创作重点•1966年10月,林海音出版《两地》“自序”中说:“台湾是我的故乡,北平是我长大的地方,……因此我的文章自然离不开北平。有人说我‘比北平人还北平’,我觉得颂扬得体,听了十分舒服。当年我在北平的时候,常常幻想自小远离的台湾是什么样子,回到台湾一十八载,却又时时怀念北平的一切。”•独特的生活经历,使林海音用笔连接起海峡两岸,表达出浓郁的中国文化观念,她的创作从选材、构思到语言表达,都显现出深厚的“两岸情结”。二、林海音的创作家庭,是女性的生存空间。林海音的小说描写封建家庭中不同身份地位的传统女性相同的悲剧命运。短篇小说《殉》、《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女性的悲苦而无可改变的生活遭遇。。1、关注描写女性的生活命运《殉》中的方大奶奶因“冲喜”而结婚,一个月就守寡;《烛》中嫉恨丈夫娶妾而又无奈的妻,由装病到瘫痪在床,陷入双重的折磨;《金鲤鱼的百裥裙》中16岁被老爷收为小妾的金鲤鱼,一生最大的梦想是盼着在儿子婚礼上,穿上红色百裥裙,在不平等的忍辱一生,最后郁闷而死。林海音从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中,去揭示个人悲剧的原因。无论是妻,还是妾,在封建婚姻制度压制下,女性的命运是悲惨的。林海音对北平生活的怀念之作《城南旧事》,是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小说由五个连续性的短篇小说组成,透过小女孩英子的眼睛,反映出二、三十年代动荡的北平生活,在纯真的乡恋中表达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关注与思索。2、代表作《城南旧事》•在故事、叙述风格上具有连贯性小说《城南旧事》由“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和“爸爸的花儿落了”五个短篇构成,书写作者童年和少年时代在北平的生活和成长历程,具有自传色彩和浓郁的“京味儿”风格,成为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一曲苍凉、悠远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毕业歌,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儿童的视角小说通过小女孩英子的眼睛,旁观成人世界的喜怒哀乐。理解和同情惠安馆的“疯子”、善良的“小偷”、烟花女子兰姨娘、命运不济的宋妈;描写二、三十年代动荡的北平生活,表达对儿时生活的爱恋和乡情,在儿童的观察中透出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思索。童稚的迷茫,滤掉了许多愁苦,只剩下笑泪难分的怀念。•成长的故事主人公的成长是小说的主线,在经历了秀贞、妞儿、荒草丛中的陌生人、兰姨娘、宋妈、父亲去世等人和事后,英子长大了,她的童年也结束了。“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成长,也许是在不断地告别中完成的。英子的毕业典礼,爸爸住在医院里不能来。•妈妈:“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爸爸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古都风情作者对北平这座古城倾注了怀念和眷恋:胡同、四合院、夹竹桃;骆驼、毛驴;儿歌、民谣、风俗民情……。合起来构成浓郁的北平历史文化氛围,具有独特的魅力。《城南旧事》的总体风格:单纯的、诗意的特征。三林海音小说的影响林海音是台湾老一辈女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为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创人,她的小说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自觉地关注女性的生活和命运,表现妇女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1950年的妇女节,林海音发表《台湾的媳妇仔》一文,呼吁解决台湾的妇女问题。她的小说创作注重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中国传统女性的悲剧,写她们的坎坷与苦难命运,也表达她们的愚味和不争。林海音将对社会的思考,落实到女性的现实人生中,具有深刻的意义。其次,采用以小见大的构思方式,从“城南旧事”中窥见时代风云。她的小说选择平常的题材,在回忆历史和生活场景中,融入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具有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兰姨娘》开头枪毙人的血腥场面,引出对北大学生德先叔的担心,小院连着时代的风云。《殉》中的“冲喜”,《金鲤鱼的百裥裙》表现封建婚姻制度对女性的摧残。《晓云》中晓云和美惠的不同命运对比:一个是狂热不幸的悲剧,一个是相爱幸福的婚姻;《孟珠的旅程》中不同生活态度对比:孟珠自强自尊,出淤泥而不染与雪子自暴自弃、玩世不恭形成鲜明对比:一个赢得幸福,一个毁灭生命。《烛》中摇曳不定、忽明忽暗的烛光,象征老妇人的风烛残年和无边的黑暗命运,描写出人物的生存境况;《晓云》的名字具有象征性,晓云:美丽而短暂;《孟珠的旅程》借旅行来象征人生里程;《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百裥裙”是主人公身份命运的象征。第三、成功运用对比手法和象征手法高阳在《云霞出海曙——读林海音的〈晓云〉》一文里指出:“海音的作品的风格,是我们所熟悉的,细致而不伤于纤巧,幽默而不伤于晦涩,委婉而不伤于庸弱,对于气氛的渲染,更有特长。”可说是对林海音创作风格的准确概括。林海音,在海峡两岸都拥有众多读者,影响着年轻一代作家的创作。•试析《城南旧事》。•林海音小说的构思特点。•为何说林海音是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创人?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