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1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步通史串讲模块五中国现代篇[通史坐标]第11讲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历史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1976年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探索时期重大历史现象政治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宪法;三大政治制度基本确立;新中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左”倾错误泛滥;“八字”方针;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发生,民主与法制遭践踏;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等历史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1976年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探索时期重大历史现象经济文化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一五”计划建设成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经济遭劫难,国民经济遭严重破坏;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全面整顿“两弹一星”科技起步;婚姻自由的新型社会制度、新型教育制度等;“双百”方针提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袁隆平杂交水稻;文化事业遭到一定挫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1.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2.经济上:1956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外交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提出三大外交政策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日渐成熟;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中日关系改善,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极大提高。4.思想上: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要矛盾等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获得了发展,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武器。5.科教文化上: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教育和文艺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受国际国内局势的影响,中国科技教育文化总体落后于西方;受“左”的路线的干扰,中国的教育事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6.社会生活方面: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一、1949—1956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创造性举措及依据1.政治方面(1)举措: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2)依据: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2.经济方面(1)举措: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2)依据: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3.民族关系方面(1)举措: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依据: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去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4.外交政策方面(1)举措: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依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2015·哈尔滨三中模拟)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的,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D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共八大。人民公社化运动从1958年开始,而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召开的,所以这个报告不可能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主要是实现“一化三改造”,重点发展重工业,而在八大报告中主要论述了“自由市场”和“国家市场”的关系,没有对“一五”计划进行经验的总结,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不会是在1956年中共八大上,故C项错误;在材料中反映出中共八大主要论述了“自由市场”和“国家市场”的关系,提出将有计划地组织部分自由市场,这实际上是有意识地要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这是对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的反思,故D项正确。二、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左”倾错误的表现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2.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3.外交上:从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意识形态为主,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60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4.文化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判,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5.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度被废除的严重错误,“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的严重下降。(2015·高考海南卷)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解析]1958年我国开展“大跃进”运动,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因此这一时期职工人数猛增,故选B项。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是在195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公私合营完成是在1956年底,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在材料中未体现,且与职工人数增长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B深化必备1.新中国成立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对苏联的借鉴与创新借鉴创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工业化建设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体系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经济结构与体制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注意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注意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大跃进”的消极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严重后果。(2)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3)对人民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3.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及教训(1)原因①客观原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有一个认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②主观原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照搬苏联模式;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认识不足,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规律,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正确认识“左”的错误,致使政治上“左”的错误蔓延到经济领域,并恶性膨胀。(2)教训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②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③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④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⑤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