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学第九讲共同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科学家的职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是科学共同体产生的直接基础。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而且是科学家与科学家、科学家与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与社会的互动的社会过程。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共同体对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章讨论科学共同体与科学发展的关系;科学共同体的动力机制;科学共同体的文化和规范;科学共同体的类型等。第一节科学共同体的认识基础第二节科学共同体的文化与规范第三节科学学派第四节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第一节科学共同体的认识基础一、科学共同体的由来和发展共同体(Community)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一般翻译成为“社区”。“社区”是指若干社会群体(家庭、家族)或社会组织(机关、企业、社团)集聚在一个地域,形成了一个生活上互相关联的集体。结果,这些人在观念、语言、习惯、习俗、生活方式、饮食和服饰、宗教、节日、娱乐等等方式存在一定固定的模式和特点等等。科学共同体一词是借用了社会学中的“社区”的概念。最早使用这个概念的人是英国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波朗依。1942年,他在《科学的自治》的文章中,在讨论科学在自主性的过程中使用了这个概念。他把世界科学家看作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以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后来,科学哲学家库恩、科学社会学普赖斯和默顿等,从不同角度发展了这个概念,并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一、科学共同体的由来和发展1、波朗依的观点波朗依的科学共同体的概念:“今天的科学家不能孤立地实践他的使命。他必须在各种体制的结构中占据一个确定的位置。一个化学家成为研究化学的专门职业的一个成员……每一个人都属于专门化了的科学家的一个特定集团。科学家的这些不同的集团形成了科学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意见,对于每一个科学家个人的研究过程产生很深刻的影响。大体说来,课题的选择和研究工作的实际进行完全是个别科学家的责任;但是对于科学发现权利的承认,是在科学家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意见支配之下。这种科学意见主要是非正式地发挥它的力量,但也部分地使用组织渠道。”(波朗依:1942年,49页)事实上,他为了说明科学的自治——科学自主性。他所所说的科学是纯科学——学术性的科学,即非应用科学。他认为应用科学具有明确的目标:服务于公共事业和国家安全。学术性科学的使命是科学成就和更新科学标准。波朗依观点包括如下内容:(1)科学成果是个人创造的;这些个人是职业科学家;他们有研究的自由,知识资金和人事方面受到有关方面的支配,但是也很难找到支持“国家控制科学”的论据。(2)他认为德国和苏联政府对科学的干预,把他们立下的“科学标准”强加给科学和科学家的后果,将毁灭科学。“科学应该为人民安排“。职业科学家是社会中的少数群体,但是只有这些少数人的思想和意见才是重要的。因为,科学是一种发现的艺术,只有专门的科学家才能开发和实践这种艺术,并发展这种传统(同上,57页)。(3)他认为科学共同体是从事纯科学的科学家的天职是通过个人的研究作出发现,更新科学标准;他们是职业科学家;他们按学科划分为不同的专业集团,并组织成为范围更大的科学共同体,但是每个科学家仍然独立地进行研究,但是科学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所表达的意见对个人(一个科学家)的影响是巨大的。2、希尔斯的观点社会学家希尔斯在其《论知识分子、权利及其他》(是对1953年7月在汉堡召开的”科学与自由“会议的思想概括)的论文集中阐述了科学共同体的概念。他观点如下:(1)二战后,应用科学的发展——应用于工业和战争,使政府支助纯科学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科学自由已经成为新的课题。(2)总结了二战前后各国的科学事件(特别是苏联的政治事件),强调在多元化社会中科学共同体的作用。他说:“一个科学共同体的图景开始浮现出来——有自己的组织机构,有自己的规则,有自己的权威,这些权威通过自己的成就按照普遍承认与接受的标准而发生作用,并不需要强迫”。科学活动是自己的维持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科学共同体。(3)科学共同体的自主性是由科学内部的传统,具体某个学科内部传统来体现科学的自主性的;这种传统在科学工作者之间直接进行传递的,在集体记忆和轶事中存活,也体现在科学交流中;这些传统都与科学最高的价值——追求科学真理的价值有关。他反对意识形态等对科学的干预——偏见、权利等会阻断、搅乱科学发展的潮流等。3、库恩的观点科学历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科学共同体的明确概念,并引起了社会学重视,并成为重要的研究主题,包括科学家队伍也同样关心这个问题。他在研究科学发展的过程时涉及了科学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科学共同体是“指一群科学家,他们对科学的基本问题有共同的看法,也就是对是世界有共同的看法,他们有自己的传统实验程序,这些形成了常规科学实践的单一的传统”。这种相同的世界观就是范式——世界观、概念、方法、实验程序等。1974年库恩在《再论范式》一文中,给科学共同体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科学共同体是由科学专业的实际工作者组成的。他们由共同的教育和师徒关系联系在一起,他们自视为、别人也视为是要实现一组共同的目标的一些人。他们特点是内部充分交流,对专业事情具有一致的集团的看法。特定的共同体成员很大程度上注意相同的文献和得出类似的教益等。库恩的观点如下:(1)科学共同体是由从事实际工作的科学家组成;(2)科学共同体是有层次的;(3)科学共同体的基础是专业的相同;(4)科学共同体有共同的社会联系:相同的师承关系、共同的培养人,阅读相同的文献,参加同类的会议等第二节科学共同体的文化与规范文化人类学家们认为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指存在于人类意识形态之种的观念、价值、习惯、精神、知识、风俗等等。我们认为自然科学的文化涵义是指自然科学一个系统的整和,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成分;是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的创造产物、创造活动和精神的整合。自然科学文化是人类最理性的文化。人是自然科学文化的核心,其他要素是通过人是文化活动发生联系和产生作用并以文字的形式展现的。自然科学改变了人类社会和文化、创造了新的文化。科学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表现为特殊的意识形态。科学文化包括自然观、科学观、科学精神、人生观等。科学文化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存在决定科学文化的形式;科学文化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力量。自然科学文化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和精华,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科学文化,科学文化是动态发展并和其他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科学文化通过科学的创造活动,知识的可重复验证性、普遍性、可怀疑批判性、公有性、共享性等表现。自然科学文化的可重复验证性使得科学获得统一的标准,可以转化为科学观念;并超越了地方语言、地域差异、民族不同等。一、科学文化的概念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人工自然,精神文化是指存在于人类意识形态之种的观念、价值、习惯、精神、知识、风俗等等。科学的文化涵义就是在自然科学结构中的一套价值和规范的复合体;是科学信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科学能力等;是科学家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科学家自我约束的精神力量。“科学文化确实是一种文化,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人类意义上的文化”。英国文化人类学创始人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由此可以看到,科学的文化也是一个复合体,科学的文化=科学家+科学知识+科学信仰+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科学规范+科学传统+科学能力+科学精神。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凯利认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括显形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凯利认为文化是器物、人物、文字知识、成文规范和某种价值观、不成文规范、方法、人文精神、传统习惯、技巧、经验的历史的复合体。科学的文化=(科学家+实验室+图书+科学法规)+(科学观+科学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传统+科学经验+科学方法+科学能力)。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认为文化“它显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它包括工具和消费品、各种社会群体的制度宪纲、人们的观念和技艺、信仰和习俗。”[5]显然,在这里科学的文化含义是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整体,正如冯之浚认为的那样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和人类在地球上所留下的痕迹。科学的文化包括科学所有方面和内容并广泛渗透到其他文化之中。二、科学文化的结构科学文化可以化分如下几个层次:科学活动层;科学观念层;科学价值层等。自然科学文化的活动层是核心是科学创造活动;科学创造活动是科学知识的生产和承认的过程。其中,科学创造性的科学活动的最重要的属性。自然科学的创造性派生出的竞争性,使得科学家个体之间存在特殊的复杂关系,贯穿科学活动每个环节和过程之中,形成科学文化氛围。科学活动之所以是科学活动的原因就是科学知识或理论在逻辑上是自洽的或逻辑上是一致的;科学理论的结论最终是可以重复检验的;科学理论又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保持可怀疑批判态度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它们共同构成了全部的科学的基础。马诺斯基从功能角度研究的人类行为的文化特质:“这样的群体经由某些协议,某些传统法律或习俗,某些相当于卢梭‘社会契约’的因素而相互联结。我们总能看到这些群体在一个确定的物质环境(materialseeing)–––一个专门共其利用的环境,一套工具设备和人工制品、一份归他们所有的财富–––当中合作,在合作中,他们遵循地位或贸易和技术规则、遵循有关礼节、习俗性谦让的社会规划以及塑造其行为的宗教、法律和道德习俗。”我们认为科学文化独特的结构可分为科学信仰层、科学价值层、科学规范层、科学人物层、科学知识层、科学器物层、科学活动层、科学功能层。科学信仰科研人员科学规范物质基础科研活动科学成果三、科学文化的性质和特点1、科学文化的性质科学文化性质包括科学文化的创造性、竞争性、可重复验证性、普遍性、可怀疑批判性、公有性、共享性、超文化性、集约性。科学的创造性派生出科学的竞争性,使得科学家个体之间存在特殊的复杂关系,形成科学文化氛围。2、科学文化的特点科学文化还表现为科学家之间争鸣、合作等,科学文化促进科研人员的互相进步。“这种关系同样会使科学家队伍分解成不同层次、彼此在这种社会关系的利益谱线上对立起来,从而制约社会的科学能力。”“这种关系,也可以使科学家相互切磋、交流思想,共同提高学校水平;这种关系,也使科学家相互矛盾,彼此冲突在无谓的‘内耗’中浪费宝贵的生命”三、科学文化的性质和特点3、核心内容科学文化在本质上是民主的,它提倡百家争鸣、白花齐放,科学实践是检验科学的唯一标准。科学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科学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科学文化允许怀疑和批判,有时科学批判是科学创造的前提和方式,可怀疑批判性是科学精神的内容之一。以论文、著作等形式出现的科学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是人类所共享的资源。4、科学文化的特点科研活动越来趋于社会化、集约化;现代科研客观上要求合作、交流、碰撞;“个人不论怎样受到鼓励,也不能单独成他们的最好的工作”。大科学需要大管理,科学家共同体是一个复杂的集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科学思想和性格个性,科学家精神追求欲望大,科学管理和利益分配也要考虑科学家的心态。四、科学家的行为的社会规范一般来说,社会学家认为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规范或技术规范;另一个是社会规范。默顿在讨论科学家的社会规范时,曾经先讨论了认识规范。朱克曼详细地讨论了这个问题,她将认识规范分为两类:(1)一般的方法论的约定框架,例如科学成果必须是逻辑一致的,同时又要经过经验的检验等;(2)专业所特有的专门的规范,相当于专业的范式或专业基本要求。朱克曼认为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在实践中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但是在讨论和分析时是可以将他们做分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