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复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复习题一、填空本文选自《》作者,号,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散文选集欧阳修醉翁宋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二、解释划线词语:1、环滁皆山2、林壑尤美3、望之蔚然4、峰回路转5、翼然临于泉上6、作亭者谁7、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8、辄醉:9、醉翁之意:10、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1、日出而林霏开:12、云归而岩穴暝:13、晦明变化:14、野芳发而幽香:15、佳木秀而繁阴16、山间之四时:17、而乐亦无穷也:18、负者歌于途:19、伛偻:20、不绝:21、临溪而渔22、酒洌:23、野蔌:24、杂然而前陈:25、宴酣:26、鸣声上下27、觥筹交错:28、苍颜白发:29、颓然:30、已而夕阳在山:31、阴翳:32、醒能述其文:34、太守谓谁:三、重点语句翻译: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5、伛偻提携,往来而绝者,滁人游也。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1、文章主旨:作者通过对优美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与和乐的社会风气的描写,含蓄委婉地表现了贬官之后的特殊心境。仕途失意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2、各段写了什么主要内容?四、整体把握山水之乐(亭之环境、亭之得名)朝暮四时之乐(山间朝暮、山间四时)游宴之乐(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醉归之乐(鸟乐、人乐、太守乐)3、本课成语:⑴醉翁之意不在酒⑵水落石出⑶觥筹交错⑷山肴野蔌阅读第一段:1、文段随作者观察对象的变化,从大到小、由远及近地介绍了醉翁亭的环境。请将作者观察的对象按顺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借释亭名来抒情的千古名句是:五、阅读理解环滁之山——西南诸峰——琅玡——酿泉——醉翁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3、怎样理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你认为太守饮少辄醉的原因是什么:5、在文段中找出两个成语原意是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阅读第二段:1、本段描绘了六幅画面,各用一个字概括为:2、每个季节各用一个词语表示分别为:朝、暮、春、夏、秋、冬。春花芳香夏木繁阴秋高爽洁冬石出水3、第二段在描绘景色时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抓住了不同时令景物的各自特点。4、第二段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5、第二段把山水之乐具体化(总收之笔)的句子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分——总。先写山间之景,再写景中之乐,强调了“乐亦无穷”。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抒发了作者被美景陶醉时的欢乐心情。阅读第三段: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场面的特点是:2、滁人兴高采烈地出游的原因是3、“颓然乎”原意是?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滁人游:游人众多;太守宴:食物丰富;众宾欢:气氛热烈。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精神不振的样子,因高兴饮酒而醉醺醺、飘飘欲仙的神态。表达了太守与民同乐的心情。4、你认为本段描写的生活场景令人感动的是什么?5、“太守醉”中“醉”有哪两层意思?太守与下属、百姓同游山水间,充满融洽祥和的气氛,令人感动。一层是“酒喝醉了”,另一层意思是为人民安居乐业而高兴,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6、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7、太守宴中饮食之物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山间野味,取之于当地。揭示宴酣之乐采自山水之乐。阅读第四段:1、选文写了那几种“乐”?最高境界的乐是原因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太守之乐,他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还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其事。与民同乐的情怀。2、作者为什么既写自己与宾客们的欢游、宴饮,又写滁人的出游?文章写禽鸟之乐和宾客之乐有何作用?3、“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写众宾客宴游表现了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政通人和。写滁人游山反映出百姓和乐。写禽鸟之乐和宾客之乐是为了衬托太守之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点明文章主旨。4、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5、“太守之乐其乐”中“乐”的含义有哪些?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同时,也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太守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乐在与民同乐六,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教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B.醉翁之意不在酒。()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①名之者谁?()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茂盛的样子情趣亭山水之乐3.以上文段中,有一个现在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4.“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句中的“此”所指代的是5.醉翁亭的建造者是命名者是6.这段文字的写景部分有一定的顺序。作者首先写,其次写。7.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用意不在此而在彼。醉翁亭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远景近景写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的由来。8、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②.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③.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比喻借代设问9.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环滁皆山也。10.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11.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二)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①意:②寓:③得:④辄:⑤去:情趣寄托领会就离开2.贯穿文段主体的一个词是:乐。3.结尾部分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睛之笔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4.“醉能同其乐”句中的“其”指的是谁?5.“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6.文中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是哪句话?滁州人、宾客《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7.这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衬托太守之乐8.“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翻译下面的语句。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当那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到傍晚云雾凝聚,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的变化,正是山间早晚的景象。②。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早晨出去,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2.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3.文段先写之景,再写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朝暮四时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5.文中描写春季景色的是: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6.文中描写秋季景色的是7.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它现在的意思。8.“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就彻底暴露,真相大白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不同(四)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1.把下列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②、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2.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3.文中能表明本段文字内容核心的是哪个句子?4.从文中找出描写“众宾欢”的语句。滁州人、宾客、太守,乐众宾欢也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5.“宴酣之乐”体现在哪里?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大意。7.文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写滁州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①滁人游③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8.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A9.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C.山水之乐。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B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