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宜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汇报一、宜春市市情概况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西汉设县,东晋置郡,元初立州,2000年8月撤地设市。现辖袁州、万载、上高、宜丰、奉新、靖安、铜鼓、樟树、丰城、高安六县三市一区,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人口530万,其中中心城建成区面积32.2平方公里,人口26.6万。宜春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传统优良,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是闻名于世的“油茶之乡”、“毛竹之乡”、“苎麻之乡”、“武术之乡”。宜春因文而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因为有了“月亮文化”而动人心弦。宜春历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有唐代六大名窑之一的“洪州窑”,有改写了商文化不过长江历史的吴城遗址,有道教名山阁皂山,有禅宗五大宗派中曹洞宗、伪仰宗、林济宗三大宗派的祖庭,有《天工开物》作者——科学家宋应星,有文学家陶渊明,史学家刘恕,大清官况钟,现代物理学家吴有训等流芳千古的风云人物。作为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城内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袁州谯楼,有保存慈禧御笔真迹“宜春”二字的春台公园,有每年承办十多项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的“中国羽毛球训练基地”、“全国赛艇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全国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宜春因山而美,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2.78%。唐代文学家韩愈曾为宜春写下了“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千古名句。宋代理学家朱熹曾以“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称赞宜春之美。宜春山青水秀、土沃泉甘、环境优雅,境内有54处名山、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宜春城区四面青山环抱,城内山水相连,街道楼宇倚山而建,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五彩缤纷,冬季草木常青。宜春因水而秀。宜春境内有7条河流,美丽的秀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为城市提供了开阔的休闲景区和悠长的滨水岸线,把宜春城划成“一江两岸”的基本格局。秀江清澈见底,水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宜春因泉而灵。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但最有名的是温泉,宜春的温泉泉水储量丰富,涌水量大,水温常年保持在68~72℃,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并含有2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无机离子,属弱碱性、低矿化度、重碳酸钠的优质温泉,其硒元素和偏硅酸的含量都达到了医疗矿泉水的标准。早在1997年,老宜春市(现袁州区)就获得了“省级卫生城市”称号,1999年被授予“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城市”。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调结构、顺关系、打基础,全市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439.72亿元,财政总收入38.68亿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我市始终把爱国卫生工作作为创优发展环境、改善投资条件、提高健康水平、提升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尤其是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创生态名城、建赣西强市”的总体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抓手,发扬“坚韧不拔、不畏艰难、事在人为、众志成城、负重奋进、敢创一流”的宜春精神,乘举办全国第五届农运会东风,在中心城区深入开展了创建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优秀旅游城等一系列城市创建活动。城市创建成果日益显现,城市管理工作连续四年名列全省第一,连续三年在全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暗访中名列第一,并先后荣获全国市容环境卫生时传祥奖,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城市。二、各项创卫指标完成情况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文明卫生意识明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05年8月30日正式向省爱卫办递交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申请报告,2006年7月接受了省爱卫办的技术指导,2007年4月通过了省爱卫办专家暗访,5月通过了省爱卫会除四害达标验收,6月通过了省级考核,8月通过了全国爱卫办暗访。(一)十个基本条件已经具备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以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2%以上;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40.66%、37.36%、12.92平方米;4、2006年全年API指数小于100的天数为353天,占全年365天的96.7%;5、鼠、蚊、蝇、蟑螂等除“四害”指标全部通过省爱卫会达标验收;6、本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规范性文件健全;7、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8、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9、近两年内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10、居民对卫生状况的满意率达到91%以上。(二)主要指标基本完成1、爱国卫生组织管理方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爱国卫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爱卫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的爱卫会,委员由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担任。委员部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各级爱卫办事机构编制、人员、经费、任务落实,全市爱卫组织已形成了网络化管理。爱卫工作年年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广泛开展了卫生镇、卫生村、卫生庭院评比活动,全市爱国卫生工作蓬勃发展。2、健康教育方面。健康教育机构健全,市、区均有专(兼)职人员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城区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为100%,中专、中职和高校经常组织上大课、办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82%,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0.95%。各级医院、社区、单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教活动,住院病人卫生知识知晓率为85%,社区居民健康行为行成率达75%,单位职工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6%。市、区各级媒体均设有健康教育专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车站、广场等大型场所都有健康宣传内容。城区没有烟草广告。3、市容环境卫生方面。各级环卫机构健全,城区现有环卫保洁人员1600余人,有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市区街巷、道路清扫保洁率100%,机械化清扫率30.4%,生活垃圾袋装率达95%,生活垃圾实行密闭化管理,日清日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以上;建筑垃圾及建筑材料清运实行了净车上路、密封运输;城区有水冲式公厕102座,均由专人管理,而且全部实行了免费开放,城市主次干道两侧、车站等地设置的公厕均在二类标准以上。现有固定式垃圾中转站(点)33个,大小清扫车29辆,流动公厕1座,果壳箱2000多只,环卫设施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市容整洁,集贸市场管理规范,城区基本没有马路市场;城市河道水面清洁,水清见底,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4、环境保护方面。城区4个环境监测点均采用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2006年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为353天;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66.67%;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49.6分贝;近3年以来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5、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方面。各类公共场所管理规范,卫生监督、监测到位,“五小”行业符合卫生要求,监督覆盖率达到100%,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率达到95%,“五病”调离率达到100%;自来水厂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规范,二次供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6、食品卫生方面。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落实到位,食品污染、食物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控制措施有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符合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操作,大中型餐饮业实行了量化分级管理,小餐饮业经过全面整治,达到食品卫生有关要求;全市无农药、兽药及畜产品、水产品违禁药物滥用,药物残留得到有效控制;畜禽定点屠宰、管理规范,无注水肉和病畜肉上市。7、传染病防治方面。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达到规定要求,医疗机构设有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各项制度健全,管理工作落实,医疗废弃物和医疗污水处理符合要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低于2%,计划免疫安全注射率100%;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自愿无偿献血达到100%;建城区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院内感染事故。8、病媒生物防制方面。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做到了防制人员、经费落实,在集中开展春秋灭鼠、夏秋灭蚊、蝇、蟑的基础上,经常开展消、杀、灭活动,“四害”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在化学防制中,无国家禁用的药物;积极开展了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能够基本反应病媒生物危害的现状,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综合防制,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四害”密度基本达到全国爱卫会标准要求。9、社区和单位卫生方面。社区和单位的爱卫组织机构、卫生制度健全,各街道均设立了社区环卫所、除“四害”消杀站,定期开展了卫生检查、除“四害”和健康教育活动,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社区卫生服务符合要求。10、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方面。“城中村”有专门卫生保洁人员,卫生管理制度、环卫设施齐备健全,垃圾日清日结、密封收集运输,路面平整干净,无违规饲养畜禽,农产品交易、小餐饮及“五小”行业管理及环境保护管理规范;城乡结合部卫生整洁、无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乱堆物料、乱建棚屋和乱开店铺等现象。三、我市创卫工作的具体做法(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创卫工作保障有力1、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宜春市于2002年提出并正式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六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卫工作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并确定了“严格标准,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提出了“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市民为主”的创建方针。在创建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做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要以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目的,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幸福指数为落脚点,要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让宜春处处存在好环境,家家过上好日子,天天感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2、机构完善,组织有力。为强化创卫工作领导,我市先后两次完善机构。一是在迎农运、创“三城”阶段,成立了迎农运、创“三城”指挥部。指挥部下设“门外四化工程”、“门内达标工程”、“优质规范服务工程”、“平安工程”、“重点建设工程”、“宣传教育工程”六个专项创建领导小组,并将城区大街小巷划成若干段,各部门、各单位分别包干一个路段,由各单位一把手担任路段长。二是2005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创卫工作机构,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创卫领导小组,政协主席(原市委副书记)为总指挥的创卫指挥部,组建了创卫办,创卫办外设十个专业工作组,并按街道划片分区,由市、区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军分区(人武部)、组织部各负责一个片区,117个市、区单位进驻50个社区,实行联创联建,形成了由“指挥部、专项组、街道片区、责任单位”组成的环环相扣的创卫工作组织网络机构。3、亲力亲为,率先垂范。省政府分管领导胡振鹏副省长也多次来我市现场指导,对我市创卫工作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市委书记宋晨光多次发表告市民《公开信》和电视讲话,号召全体市民积极投身创卫。市长龚建华上任的第一次活动,就到市创卫指挥部了解创卫工作进度,主动承接创卫工作任务,并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市四套班子领导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背街小巷、单位社区,走访群众,检查卫生,进行调研;市人大、市政协经常组织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爱国卫生和创建工作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在决策上,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经常专题研究创卫工作,每月定期听取创卫工作汇报,针对难点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现场办公;在资金保障上,尽管市本级财力有限,但在创卫问题上,不管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市政府都舍得投入;在组织行动上,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了“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