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牧草的分布和区划第一节牧草的起源、分布一、牧草的起源目前,栽培牧草约有400余种。最早栽培牧草用于饲喂家畜,后又从这些牧草中分出豆科牧草用于农田肥地,故在近代牧草栽培中,豆科较禾本科牧草有了更大的发展。例如,最早栽培紫花苜蓿仅为军马的草料,但后来又扩大用于农田肥地、水土保持和环境绿化。实际上,真正作为畜牧业生产的牧草栽培也不过数百年的历史,禾草的栽培历史更为短暂,因而野生牧草中可以用作栽培牧草的种质资源有着巨大的储备。Harlan1981年对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利用的栽培牧草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收集和整理,他认为栽培牧草在欧美和非洲地区有如下四个起源中心:1、欧洲(不含地中海)中心:起源于该中心的牧草黑麦草、红三叶、白三叶、紫花苜蓿、草木樨、鸡脚草、高羊茅、猫尾草、黑麦、燕麦、羽扇豆、百脉根、红豆草、无芒雀麦、冰草、狗牙根、苕子等。2、地中海盆地和近东(冬霜地带)中心:该地区冬季温暖多雨,夏季气候干燥,石灰和钙质土壤分布广泛,是地三叶、埃及三叶、波斯三叶、蜗牛苜蓿、刺荚苜蓿、羽扇豆和野豌豆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及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白三叶、冰草、无芒麦雀、狗芽根、鸭茅等多年生牧草的起源中心。3、非洲萨瓦纳(热带干草原)中心是大黍、象草、珍珠栗、俯仰马唐、盖氏虎尾草、狗牙根、纤毛蒺藜草、臂形草等热带牧草的起源中心。4、热带美洲中心在该地区,柱花草属、矩瓣豆属、大翼豆属、山蚂蝗属、毛蔓豆属、合欢草属、银合欢属、落花生属和菜豆属等的种类非常丰富。因而是热豆科牧草的起源中心。二、牧草的分布以其野生种原产地为中心,经人工驯化和栽培利用呈辐射状向四周扩散。其辐射范围与其引种栽培历史的长短、自身适应能力都有密切的关系。当然又与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人们的种植习惯和社会需求有关。第二节牧草及饲料作物的类型一、饲料作物的类型1、禾谷类饲料作物;2、豆类饲料作物;3、根茎瓜类饲料作物;4、叶菜类饲料作物;5、水生饲料作物;6、木本饲料作物。二、牧草的类型栽培牧草的类型可按不同分类方法进行划分,目前生产上大致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一)按分类系统划分该分类方法是依据瑞典植物学家林耐确立的双名法植物分类系统而进行的一种划分,栽培牧草可划分为如下三类:1、豆科牧草;2、禾本科牧草;3、其他科牧草1、依据寿命和发育速度分为:(1)一年生牧草生长期限只有一个生活周期,春秋播种,秋夏开花结实,随后枯死。该类牧草生长快,发育迅速,短期内生产大量饲草。(2)二年生牧草生长2年,当年进行营养生长,可生产较多饲草,第2年生长迅速,并枯死。(3)多年生牧草生长2年以上,第二年就能开花结实,显著特点是根量远高于一、二年生牧草。分为:短期多年生牧草(寿命4~6年)、长期多年生牧草(寿命多在10年以上,第三年进入高产,维持4~6年以上的高产。如苜蓿、草莓三叶、胡枝子)。(二)按生育特性划分(1)放牧型牧草地上部茎叶发生于基部茎节上,或者地下根茎及匍匐茎上发生,且株丛低矮密生,一般不超过20cm,仅能放牧利用,不适宜刈割。(2)刈割型牧草地上部的生长增高是靠枝条顶端的生长点延长实现的,或者是从地上枝条叶腋处的芽新生出再生枝,故而放牧或低刈割后因顶端生长和再生芽被去掉而再生不良,不宜放牧或频繁刈割。(3)牧刈型牧草地上部的生长增高是靠每一个枝条节间的伸长实现的,或者是从地下的根茎节、分蘖节、根颈处新生出再生枝,因而此类草放牧或低刈后仍能继续再生,具有极强的耐牧/耐刈性。如苜蓿。2、依据再生性(地上枝生长特点和再生枝发生部位)(1)根茎类禾草地下5~20cm处具有水平横走根茎,根茎顶端和节处向上新生出穿出地面的枝条,每一个新生枝条都能以同样的方式形成各自的新枝条。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耕作层将形成密集的根茎网。无性繁殖能力很强,侵占性也强,地表形成稠密植被。如羊草、偃麦草等。3、依据分蘖分枝特性(形成侧枝的方式)(2)疏丛型禾草地表下1~5cm的分蘖节上产生的枝条与母枝成锐角展开,形成一个较为疏松的草丛,每年新生枝条发生在株丛边缘,如此类推,中央常为枯死残余物。如鸡脚草、披碱草、猫尾草。(3)密丛型禾草分蘖节在地表以上,节间很短,由节上生长出的枝条彼此紧贴,几乎垂直于地表向上生长,因而形成稠密株丛,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株丛直径增大,老株丛形成草丘。特点是耐涝、耐牧。如针茅、羊草等。(4)根茎—疏丛型禾草地表下2~3cm处的分蘖节形成短根茎,由此向上新生出枝条,每个枝条又以同样方式分叶,久而久之形成以短根茎相连接的疏丛型草皮,既耐牧,耐践踏,又宜作草坪。如紫羊茅、草地旱禾等。(5)轴根型豆草主根粗大,入土深达2m或更深,与茎相联处非常膨大(称为根颈),其上有更新芽,由此芽以斜角向上新生出枝条,枝条叶腋处也生出新枝。(6)根蘖型豆草主根粗短,在土表5~30cm处生有众多横走水平根叶,由跟蘖向上生出枝条。如黄花苜蓿、小冠花、山野豌豆、鹰咀紫云英。(7)匍匐型牧草在地上有从茎基部分蘖节或根颈处产生的横走或斜生的茎(称为匍匐茎),在此匍匐茎顶端和茎节处可生出新枝条,此枝条又可产出自己的匍匐茎和根系,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地表形成致密的植被。如狗牙根、白三叶、匍匐翦股颖、结缕草。(1)上繁草株高50~100cm以上,株丛多由生殖枝和长营养枝组成,叶子和枝条多分布在株体1/3以上部位,株型呈倒锥形。适于刈割利用,如黑麦草、高羊茅、猫尾草、苏丹草、苜蓿、草木樨等。(2)下繁草株高50cm以下,株丛以营养枝为主,叶子和枝条多集中在株体下部,距地面7cm以内的茎叶重量占整个株丛的40%以上,因而适于放牧利用。如狗牙根、白三叶、草地早熟禾等。(3)莲座状草无茎生叶或茎生叶很少,株丛以根出叶形成叶簇状,植株低矮、产量低,如蒲公英、车前等。4、依据茎叶发育状况(1)直立型牧草(2)斜生型牧草根颈处产生的侧枝穿出地面后,先贴地面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向上直立生长。(3)缠绕型牧草主茎退化成卷须或缠绕状茎。5、依据株型1、依据地球气候带地球陆地表面按接收太阳能热量的不同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带,其中寒带因处于北极圈和南极圈之内而几乎没有植物能够生长,所以牧草仅在温带和热带分布。(1)温带牧草分布在北半球和南半球极圈至回归线之间的地带,气候特点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低湿,春季多风干燥,复杂的气候变化孕育了丰富的牧草种质资源。(2)热带牧草分布在赤道两侧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冬夏昼夜时间相差不大,全年气温变化不明显,降水多而均匀。(三)按分布区域划分(1)冷地型牧草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为15~240C,分布在黄河以北,特点是能适应相当冷的冬季低温,耐高温能力差。夏季常休眠。多原产北欧和亚洲。(2)暖地型牧草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为27~320C,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特点是能适应夏季高温,但耐低温能力差。严寒时节,在南方出现休眠,北方则不能自然越冬。多原产亚热带。少数能结实,因而大部分以营养繁殖为主,如狗牙根、紫云英、柱花草等。(3)过渡型牧草分布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对温带的适应范围较广,包括了冷地型中最耐热的种类和暖地型中最耐寒的种类。如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苜蓿、红白三叶、结缕草、苏丹草等。2、依据区域气候特点第三节牧草的区划牧草的区划是科学种草的前提,对引种栽培以及人工草地的建立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对草业生产和发展畜牧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已根据牧草种与品种的特性及气候特点将多年生牧草的栽培分为9个栽培区和40个亚区。一、东北羊草、苜蓿、沙打旺、胡枝子栽培区包括东三省全境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兴安盟。本区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多雪,夏季高温多雨,极端温差800C,年降水量250~1100mm。土壤多为黑钙土,土地普遍肥沃。种植的牧草主要有羊草、苜蓿、沙打旺、胡枝子。可以种植的牧草还有无芒雀麦、扁蓄豆、山野豌豆、光布野豌豆、羽扇豆、普通苕子、野大麦、碱茅、大豆、披碱草、老芒麦、红三叶等。本区分如下6个亚区:1、大兴安岭羊草、苜蓿、沙打旺亚区;2、三江平原苜蓿、无芒雀麦、山野豌豆亚区;3、松嫩平原羊草、苜蓿、沙打旺亚区;4、松辽平原苜蓿、无芒雀麦亚区;5、东部长白山山区苜蓿、胡枝子、无芒雀麦亚区;6、辽西低山丘陵沙打旺、苜蓿、羊草亚区。本区位于北纬60040’-6050’东经90012’-123030’之间。包括内蒙古大部及河北坝上、宁夏平原和甘肃河西走廊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含7个亚区。三、黄淮海苜蓿、沙打旺、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栽培区本区位于长城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濒临渤海和黄海。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河南东部、山东全部、江苏北部及安徽淮北。含5个亚区。二、内蒙古高原苜蓿、沙打旺、老芒麦、蒙古岩黄芪栽培区四、黄土高原苜蓿、沙打旺、小冠花、无芒雀麦栽培地区本区西起青海的明山,东至太行山,南达秦岭、伏牛山、北抵长城。包括山西全境、河南西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该区分4个亚区。五、长江中下游白三叶、黑麦草、苇状羊茅、雀稗栽培区。包括江西、浙江、上海三省市全部,湖南、湖北、江苏、安徽四省的大部,以及河南南部的一小部分。本区分为3个亚区。六、华南宽叶雀稗、狗尾草、大翼豆、银合欢栽培地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海南五省区及云南大部。含4个亚区。七、西南白三叶、黑麦草、红三叶、苇状羊茅栽培区包括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云南大部、贵州、湖北、湖南南部。本区分为4个亚区。八、青藏高原老芒雀、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苜蓿栽培区本区是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气候最冷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6000m以上。包括西藏、青海大部、甘肃以南及祁连山山地东段、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本区包括5个亚区。九、新疆苜蓿、无芒雀麦、老芒麦、本地肤栽培区包括新疆全省。种植的牧草除上述几种外,还有沙捌枣、红豆草、鸭茅、驼绒藜。含2个地区:1、北疆苜蓿、木地肤、无芒雀麦、老芒麦亚区。2、南疆苜蓿、沙捌枣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