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科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主讲:吴来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海博物馆)1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科技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科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现状、问题与对策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海博物馆)2009年文物保护行业标准推广实施(上海)培训班1。文物保护科技的内涵•文物保护科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保存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是指“为保存文化遗产实物遗存及其历史环境进行的全部活动”。文物价值调查、认定、研究、展示、利用、传承,文物本身保存、保全和修复、环境监控。其核心是保存。•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应当是一门“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文化遗产保存活动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一、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及其相关概念2•就文物博物馆而言,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就是对博物馆藏品(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科学和技术。•文物藏品的保护工作,历来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是收藏保管,而是更高要求的长期良好保存。•社会发展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对藏品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护工作的重点正从以抢救性被动保护修理﹑修复为主,向以预防性主动环境调控、防止老化损害主的日常维护转变。•随着对外交流的展开,藏品保护的理念也在不断发展进步,逐步与国际接轨。•预防性保护理念。以现代科技主导馆藏文物的更本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内涵及其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指南》,按照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软科学研究和综合研究四大类而划分为以下11个方面:•一、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研究及学科建设(理念、思想、管理、合作等)•二、文化遗产科技调查评估与登录(规划、方法、标准、高技术应用)•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损害机理、监测方法、安全防范、保护规划等)•四、可移动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损毁机理、环境监控、保护技术材料)•五、重大文化遗产地综合性保护(保护规划、理论、文明起源、空间技术)•六、考古调查与发掘技术(遥感空间技术、现场分析和保护技术、断代技术、田野发掘技术)•七、传统工艺的抢救、保护与科学化(传承和发掘、传统技术科学化)•八、博物馆发展建设(管理、建设、陈列、社教、服务、产品)•九、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管理和技术规范)•十、文化遗产信息技术(数字化、多媒体、图像设别技术、数据库建设)•十一、文化遗产可持续投入战略研究(体制、机制、制度、投入产出、战略)32。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也称为博物馆环境,主要是指与博物馆、纪念馆、考古所等其他文物收藏单位的库房、陈列室、储藏柜、展柜等室内环境中文物本身具有直接而密切关系的温湿度、污染气体、光辐射、虫害和霉菌等外在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对文物长久保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与文物收藏单位收藏保管文物、陈列展示文物、保护修复文物工作密切关联。3。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科技•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科学和技术,即是研究应用一切与博物馆环境相关的科学技术和成果,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安全生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乃至昀终劣化,达到长久保护和保存馆藏文物的目的。因此,是一项预防性的保护工作。•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科技工作,是文物收藏单位昀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44。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1930年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关于艺术品保护国际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预防性保护”概念,至今已经成为国际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共识和发展方向。•“预防性保护”的核心内涵,即是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安全生存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文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乃至昀终劣化,达到长久保护和保存馆藏文物的目的。5。馆藏文物背景情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物博物馆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截至2005年统计,我国馆藏文物约有1,470余万件,品类齐全、数量巨大,价值极高,是文物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目前数据有1500万件)•博物馆总数达2,300座,其中文物系统博物馆1,555座。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数据有2500座)5•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工作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加强。在法制规章、发展规划、管理机构、新建场馆、科技研究、标准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工作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问题。在大气污染、人为污染、基础研究、实用技术、管理机制、规范标准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二、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工作现状(一)馆藏文物保护管理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制订了一系列博物馆工作条例,馆藏文物管理、保管、定级等规章。2002年10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2003年5月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已将“馆藏文物”列为单独章节,确立了馆藏文物修复“不得改变馆藏文物的原状”的原则,创新性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明确了文物保护在整个文物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为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工作开展奠定例如基础。6(二)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工作列入了文物保护科技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之中1978、1979、1986和1990年的文物系统全国性会议,启动了阶段性发展规划。2000年11月初在合肥召开的“全国文物博物馆科技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制订的文物保护科技工作“十五”发展规划中,对馆藏文物保护科技工作提出了具体的重点项目和工作任务。近两年来,2004年9月底的北京“首届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工作会议”,公布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及现阶段实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十一五”计划》中,都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和示范任务,作为重点工作列入其中。(三)馆藏文物保护管理职能机构和科研基础平台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各级博物馆普遍设置了文物保管部门,专职负责馆藏文物的保管工作。在国家级和许多省级博物馆、部分文物机构和科研院所内,逐步建立了文物保护和修复专业部门或岗位,已经在国内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馆藏文物保护科技力量。从多种渠道筹集投入了近亿元的科研设施及科研项目资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了数百项保护文物的探索和应用研究项目,获得了一批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成果。7建立12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包含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重点科研基地,针对该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技术研究•古代壁画保护重点科研基地(敦煌研究院)•出土木漆器保护研究重点科研基地(湖北省博物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秦俑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重点科研基地(上海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重点科研基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砖石质文物保护研究重点科研基地(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天津大学)•古陶瓷科学研究重点科研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博物馆数字展示研究重点科研基地(湖南省博物馆)•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重点科研基地(北京科技大学)(四)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具有现代化藏品保管水准的博物馆在近二十年中,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部分省市级博物馆通过新建或改建,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文物库藏、陈列和科学实验用房的面积,引入了温湿度及光环境控制新技术,改善了文物存放架柜、安全防范等保存条件,为妥善保管和陈列馆藏文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评估认定了83家馆藏文物保护设计资质单位、92家馆藏文物修复资质单位、81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和一批二级、三级博物馆。8(五)文物保存环境的基础研究得到了加强“九五”期间的1995年,由国家科委下达、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了《影响文物保护的环境因素及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课题,多家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开展了十项子课题研究,收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及数据,探讨了我国室内外文物保存环境影响因数和标准问题。“十五”期间又组织开展了《馆藏文物保护管理综合研究》,对国内的馆藏文物保存管理和环境质量现状、标准和管理规范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全国范围开展《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全面深入了解了我国馆藏珍贵文物自然和人为腐蚀损失状况,为进一步开展技术攻关研究,采取防护对策,制订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十一五”以来,开展了一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科技重大项目:《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综合研究》、《秦兵马俑博物馆室内大气污染特征》、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应用技术研究》。(六)启动实施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技术标准研制和达标建设示范工程•自2002年起,国家文物局就计划开展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标准化建设工作,研究提出了《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征求意见稿》。目前,已经批准发布了2批20项行业技术标准,其中绝大部分涉及馆藏文物的收藏保管、环境监测、保护修复等相关技术。•2003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分别在甘肃省平凉市博物馆和湖北省武汉市博物馆展开达标建设示范工程,其后又继续扩大了5家试点博物馆。从馆藏文物保存的管理规范、库房和展厅、设施设备、环境监察机制等相关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完善文物保存环境条件。9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大气环境污染也呈日益加剧趋势,成为了我国的第一大污染问题。环境质量恶化所带来的后果,不仅关系到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和生态平衡,而且亦带来了物质材料的加速耗损和破坏。博物馆及其保存的文物处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之中,大气污染所造成的文物材料老化腐蚀,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有些馆藏文物已经严重支离破碎、甚至消失,造成了巨大的、不可弥补损失,其经济损失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三、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工作面临的问题(一)自然环境污染造成馆藏文物的极大损害(二)人为因素极其严重地加剧了馆藏文物的损失1。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树立基于监测、控制和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预防性保护”理念,馆藏文物保护科技以被动的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为主。2。设施设备上,许多馆舍由于缺乏妥善管理和资金来源,馆藏文物长年经受着温湿度大幅度变化和与室外污染大气相同的环境中;一些具有环境控制设施的单位由于设备设计不到位,没有科学的控制指标,或缺乏充足的运行经费,致使不能良好地控制温湿度或用于改善空气质量。3。建筑硬件上,库房区域或结构设计不尽合理,造成室内环境难于理想控制;建筑渗漏和内外冷热差异引起室内结露潮湿,影响到文物保存安全。104。博物馆照明上,虽然普遍具有光照强度、紫外线危害文物的知识,但灯具选择不当、照度过高、照明灯具热量引发展柜内昼夜温差偏大等问题,尚未引起高度重视。5。展陈设施上,有些展柜加工不精,密封性较差,不能阻止柜外污染气体的渗入。6。藏展材料上,装饰材料、包装材料、包括文物橱柜所散发的有害物质进一步恶化了博物馆室内环境,加剧了馆藏文物的损坏速度。7。虫霉问题上,由于局部潮湿、消毒不严、清洁不力、缺乏监察机制等所造成的白蚁、害虫、霉菌生长,以及不妥当的药物消毒对文物的影响,长期困饶着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治理。•文物库房面积不足、设施条件过差•大多未建立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检查制度•科研和运行经费不足•文物环境保护科研人员短缺另外:11(三)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滞后1。环境因素对馆藏文物的影响作用机理和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增效作用尚不清晰,更是少有开展适合中国馆藏文物特点的基础研究。2。现行的国家环境评价监测技术、仪器和规范,不能完全适用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需要,无法对文物保存小环境实施全面科学的监测和分析。缺乏环境监测评估机制。3。馆藏文物保存小环的调控技术、质量控制的科学研究工作更是少有开展,缺乏高效专用的馆藏文物小环境控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