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屈原核心问题讨论:•作者如何通过战争场面的描写展现人的精神?2020/2/251想象的视角1.远景(包括俯视镜头和仰视镜头)2.近景3.动态捕捉镜头4.焦点镜头(特写)5.长镜头(一个连续的场景)6.蒙太奇(时空的跳跃,拼接)2020/2/25小田@车错毂兮短兵接。操吴戈兮披犀甲,《荀子·议兵》有记载:“楚人鲛革、犀凹儿以为甲,坚如金石;宛钜铁也,惨如蜂虿。”场景12020/2/254旌蔽日兮敌若云,(修辞手法:夸张、比喻)矢交坠兮士争先。流箭在双方的阵地上纷纷坠落场景2衬托手法场景32020/2/25小田@凌余阵兮躐余行,侵犯行列践踏霾两轮兮絷四马,绊住同“埋”,陷没左骖殪兮右刃伤。为兵刃所伤死援玉枹兮击鸣鼓。2020/2/257手法•敌人的强大、声势的凶猛,以反衬楚国将士的英勇无畏;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了战场的惨烈气氛,增强了全诗的悲壮色彩。2020/2/25小田@严杀尽兮弃原野。惨烈,悲壮天时怼兮威灵怒,鬼神天象怨恨场景52020/2/2510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同“返”渺茫无边遥远场景52020/2/2511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精神永不泯灭鬼中的雄杰艺术手法•艺术手法:1.通过动态过程描述同静态雕像刻画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动态的过程中,把场面渲染懂局部特写紧密结合起来,在静态刻画中,把外形描绘和精神赞美精密结合起来。(动静结合,点面结合)2.作者通过这些富有特征的描写,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凸显出爱国将领的精神世界,使这些爱国者的形象强烈地感染着读者,深深地铭刻在人们心中,给人强大的精神力量。3.通过想象的手法,展现出战士们不灭的灵魂。2020/2/25小田@屈原为何要描写这些葬身战场的英武之魂?1)历史的真相据《史记》记载:•楚怀王十七年,楚秦战于丹阳(在今河南西峡以西一带),楚军大败,大将被俘,将士被斩杀达8万,汉中郡为秦所有。楚以举国之兵力攻秦,再次大败于蓝田。•怀王二十八年,秦与齐、韩、魏联合攻楚,杀楚将唐昧,取重丘(今河南泌阳北)。•次年,楚军再次被秦大败,将军景缺阵亡,死者达2万。•再明年,秦攻取楚国8城,楚怀王被骗入秦结盟,遭到囚禁,其子顷襄王即位。•顷襄王元年(前298),秦再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攻取析(今河南西峡)等15座城池。2020/2/25小田@屈原为何要描写这些葬身战场的英武之魂?•《九歌》祭曲神祭:•《东皇太一》(天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大司命》(主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东君》(太阳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礼魂》(送神曲)•人祭:《国殇》2020/2/25小田@屈原为何要描写这些葬身战场的英武之魂?•人鬼祭祀是同列在一起的,并且都是祭自然神在前,祭人鬼在后。《九歌》以祭人鬼而终,也正合于《周礼》所言:“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汉书·郊祀志》记载谷永上书汉成帝曰:“楚怀王隆祭祀,事鬼神,欲以获福助,却秦师,而兵拙地削,身辱国危。”怀王求胜心切,祷祀神灵,求取福佑,企图借助鬼神的力量退却秦军,《九歌》很可能便是屈原在这一背景下,在楚国民间祭歌基础上创作的祭神乐歌。2020/2/25小田@为什么诗歌中没有写出作者屈原对战士亡灵的同情之情?2020/2/25小田@屈原的生平“一个家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两次流放”:大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屈原遭受第一次流放,被放逐于汉北,其《九章·抽思》中有言:“有鸟自南兮,集于汉北”。由于屈原曾怒斥子兰,子兰对他怀恨在心,结果屈原被再次流放于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三种才能”:《史记》的屈原本传曾称赞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三种才能,这三种才能也体现在他的创作上。“四种忧愤”:“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方正之不容也,邪曲之害公也”。屈原本人的精神寄托•屈原自己就是一个“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末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爱国志士,正因为屈原自已是一个从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一心只想到国家的利益、前途的人,因此《国殇》对那些牺牲了的将士才会是充满了敬意的颂扬,而不是凄凄惨惨的哀悼和悲悲切切的同情。2020/2/25小田@主题总结•通过对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的描述,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为国捐躯的精神,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悼念,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国殇》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颂爱国主义、歌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2020/2/25小田@结合本诗和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谈谈你对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看法。原文: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2020/2/25小田@胜败乃兵家常识,但求人生无悔!2020/2/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