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人:公安县斗湖堤小学卢良红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第五课《太阳系》。教学内容1、本课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宇宙》这一单元主要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太阳系》一课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建立太阳系模型。此活动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对建立有关宇宙的概念十分有益。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科学知识目标:能给食物分类。•过程与方法:•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3、教学重、难点第一课时的重点通过交流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收集资料存在一定的困难。我把收集整理资料的活动改为师生间的交流,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和讲解能让学生系统的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由于建立太阳系立体模型的难度太大,我让学生以互动的形式摆出太阳系各个星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太阳系模型,规避了数据的处理,这样既可以降低难度,又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为下节课建立立体模型打下基础。2、教学安排本课安排两课时。此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安排:活动一,太阳系知识交流;活动二,建平面模型。第二课时是自主建模。由于太阳系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很遥远、很抽象,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深入浅出的较为系统的了解太阳系的知识,从而能三维想象太阳系的构建。学生通过平面建模活动中感知、领悟一些太阳系的建构,为后续的立体建模打下基础。1、收集资料,信息交流;2、自主探究,初步感知;3、引导反思,合作交流。教师准备:1、课件2、八大行星数据表学生准备:1、卡纸太阳: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行星:自身不发光,围绕恒星转动的天体。公转周期最长的是:海王星公转周期最短的是:金星自转周期最长的是:金星自转周期最短的是:木星彗星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卫星流星八大行星矮行星月球小行星小天体活动:建一个太阳系模型任务:两人一组,摆出太阳系平面模型。你还需要了解什么?你打算用什么来制作模型?资料:请阅读课本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