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目的和任务1.1规划目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当今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能否合理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土地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用地需求,进一步策应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村布局规划,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改善农村面貌,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的发展,结合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制定本规划,以期为开发区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顺应新农村建设对村庄布局调整的需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就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用途分区的基础上,按照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采取科学的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对一定规划用途分区内的农村居民点、农村工矿废弃地的整理(复垦),并通过合理规划,相应增加一定数量城镇建设用地的一种做法。本规划的目的正是通过高层面上的综合设计,统筹实施居民点归并、基础设施配套、农田综合整治和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为挂钩年度实施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和保障。1.2规划任务本规划在开发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对城乡建设、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深入分析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基础条件、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规划的主要任务有:(1)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确定规划期间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目标和方针;(2)根据项目区划分原则,合理划定和安排挂钩项目区;(3)根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规划目标测算预期投资成本,提出资金筹措计划;(4)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可行性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5)积极探索规划实施的行政、经济和技术措施。2.1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58号);(6)《关于基本农田保护中有关问题的整改意见》(国土资发[2004]223号);(7)《关于开展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基础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28号);(8)《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10)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234号);(11)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12)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13)《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14)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5]101号);(15)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技术要点》(苏国土资发[2002]66号);(16)《关于认真做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2]138号);(17)《关于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6]231号);(18)《关于下达2007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周转指标控制规模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7]194号);(19)《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20)《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21)《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村布局规划(2005-2020年)》。2.2规划期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要求,严格管理,规划以2006年为基期年,规划期限为2007-2009年。区域概况3.1自然社会经济概况1、自然概况开发区地处江海平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9℃,平均地表温度17.6℃,年平均降水量1066.8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341.9毫米,年平均气压1016毫巴,年平均日照2144小时。与同纬度的季风气候区相比,这里光照充足,光、热、温、水协调,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新开镇位于开发区西北部,是开发区政治、经济中心,地处长江东岸,从北到东到南分别与南通市崇川区、开发区小海镇、竹行镇、南通农场接壤。小海镇位于开发区北部,东、北部与通州市交界,西、南分别与新开镇、竹行镇接壤,土地总面积27.04平方公里。竹行镇位于开发区中部,北与小海镇交界,南与南通农场相邻,西与新开镇接壤,东与通州市毗邻,土地总面积25.45平方公里。南通农场(包括良种场)是南通市对外开放的南大门,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的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西南两面临江,北与开发区竹行镇交界,东与南通市海门市接壤,总面积49.77平方公里。农场地处长江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条田方整,耕性好,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历年来是南通市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2、社会经济概况近年来,开发区依托其区位优势,积极融资,以建成上海一小时经济圈产业高地为目标,在巩固提高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全力促进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电子信息、海洋船舶装备、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集群发展,加快构建基地型产业发展新格局。开发区下辖三个镇和一个场,全区总人口13.50万人,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5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82:85.66:16.52,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70.61亿元,财政总收入19.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61元。3.2相关规划说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以确保2010年9.7万亩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为目标,进行全区城乡建设的规模控制。总体规划对城乡建设、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以切实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优化集镇、村庄和基本农田布局为目标,形成城市和农村相协调、居民点和农田相衬托的新格局。根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南通市城乡建设以“面向上海,整合沿江综合优势,做大做优沿江沿海产业链”为发展战略,以总体平衡、局部变化和延续性为原则。城市规划中对镇村布局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以市域经济发展为中心,加快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镇的集聚,通过城镇拓展与集聚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在农村集中居住,鼓励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进城、镇居住;村庄布局以规模大、区位好的现有村庄进行整治、集聚为主,以新建村庄为辅;规划撤并的村庄不考虑新建或改建,纳入所并入村庄或镇区进行规划建设。在《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的指导下,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结合开发区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编制完成《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村布局规划(2005-2020年)》。镇村布局规划对村庄布局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1)在建设用地不增加的情况下,积极推进旧村的改造和整治,合理延续原有村庄的空间;(2)妥善处理新旧村的建设关系,积极推进旧村的改造和整治,合理延续原有村庄的空间同时,有序建设新村;(3)注重和城镇的有机衔接,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村庄改造采取整治空心村、村庄整修、整体拆旧建新、建设农民社区等不同的模式,引导农民在规划区修建各具特色的住宅,形成不同风格的村落;(4)减少二次拆迁实现“人口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进开发区城市化进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4.1潜力分析4.1.1潜力分析1、现状结构开发区农村建设用地包括农村居民点和农村工矿用地。根据200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开发区农村建设用地在小海镇和竹行镇分布较多,其中主要为农村居民点,各镇(场)农村建设用地分布情况如下表:表4-1开发区农村建设用地分布情况表单位:公顷镇(场)农村居民点农村工矿用地面积百分比面积百分比新开镇279.278318.0397.235026.13小海镇481.138831.07131.060735.22竹行镇359.827823.2392.546224.87南通农场428.528427.6751.278113.78合计1548.7733100372.12001002、整理前景和存在问题根据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摸底结果,开发区存量建设用地绝大部分为农村居民点,农村工矿用地废弃现象较少,利用程度良好。农村居民点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散、平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开发区普遍存在此现象;②人均占地严重超标,“空心村”现象普遍,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其中,以小海镇农村居民点布局为典型;③重用轻养,分散经营,耕地质量下降,限制了耕地潜力的进一步提高,以竹行镇为典型;④农村居民点多数以服务于耕作为主,利用率不高,布局散乱,土地利用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其中以南通农场最为典型。综上所述,开发区农村居民点存在空闲用地和闲置土地多、废旧房屋多的现象,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农村居民点整理前景较好,因此,本文仅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理论潜力)4.1.2理论潜力1、测算方法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有多种方法,本文采用定额指标测算法,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国标),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测算,测算公式如下:式中,Q代表整理潜力,P代表现状农村人口,代表现状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A标为国家标准。根据《村镇规划标准》规定,农村人均农村建设用地标准如下:(.....)2、测算结果根据开发区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开发区农村居民点面积1548.7733公顷,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172.28平方米,高于国家限高标准。根据开发区土地现状资料和人口分布情况,根据以上方法可测算出开发区各镇(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具体结果见表4-3:表4-3开发区各镇(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结果表.......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就土地利用现状来说,开发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总潜力为409.2640公顷,主要分布于南通农场和小海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现实潜力)根据开发区各镇(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发区通过中心村改造,对村庄、宅基地、道路及闲置、废弃工矿用地等进行复垦整理,在1997-2010年期间,共可增加耕地面积417.8199公顷。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部分镇(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析结果如下:表4-4开发区部分镇(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表(现行规划).....................................开发区在《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和各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于2005年编制完成各镇(场)的镇村布局规划,该规划以“保护、利用、改造、发展”为原则,村庄布局按照“利于生产、方便生活、适度集中、近大远小”的要求,考虑农业现代化,结合地形地貌和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村庄集聚规模;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户在村庄集中居住,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户积极引导向镇区集中,推进城市化进程;按照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经济配套规模以及村庄布局规划要求进行公共设施布局和市政设施配套。规划在开发区布置农民集居区11个,分别是:新开镇、中心街办2个,小海镇4个,竹行镇2个,南通农场2个。按照《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村布局规划(2005-2020年)》的潜力分析结果,开发区镇村布局可节约村庄用地面积情况如下:表4-5开发区镇村布局节约用地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