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1)第一课邓稼先(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邓稼.先()元勋.()无垠.()选聘.()至死不懈.()筹.划()宰.割()彷.徨()仰.慕()鲜.为人知()开拓.()难堪.()鞠躬尽瘁.()风悲日曛.()兽铤.亡群()二: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文体特点。三:自主阅读,认真思考。1.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3.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4.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用“我们看到了一个的邓稼先”的句式说话。二、人物探究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组内讨论交流完成。】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找出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3.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词语。【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三、质疑探究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2)第一课邓稼先(第二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一、前情回顾一篇回忆性人物传记,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邓稼先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的爱国情怀。三、精读探究1.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达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2.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段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哪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3.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四、写作手法探究五、精段研读阅读第五部分,思考如下问题:1.本部分主要写什么?2.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3.文章写1982年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鲜.为人知(xiān)开拓.者(tuò)元勋.(xūn)B.鞠躬尽瘁.(cuì)难堪.(kān)选聘.(pìn)C.热泪盈眶.(kuàng)说.服(shuì)无垠.(yín)D.彷徨.(huáng)挚.友(chì)殷.红(yān)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租借宰割悲惨鲜为人知B.奠基拔尖难堪妇儒皆知C.忠厚选聘震荡真诚坦白D.摄制彷徨挚友层出不穷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仰慕:敬仰思慕。)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元勋:最高领导人。)D.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彷徨:徘徊;犹豫不决。)4.在下列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1)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的科学家——邓稼先。(2)那是中华民族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3)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的。(4)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5)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的人物。A.鲜为人知任人宰割当之无愧可歌可泣家喻户晓B.当之无愧任人宰割家喻户晓鲜为人知可歌可泣C.鲜为人知任人宰割当之无愧家喻户晓可歌可泣D.可歌可泣家喻户晓任人宰割鲜为人知当之无愧5.下列语段中横线处所填的标点,恰当的一项()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A.,,。:??——B.。,。:,?——C.。,,。;。——D.。,。:?。——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3)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一、资料助读1.关于闻一多。二、自读探究任务一:1.字音字形。衰.微()赫.然()迭.起()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潜.心贯注()慷慨..()淋漓..()气冲斗.牛()迥.乎不同()〔明确〕shuāihèdiéqièwùqiánkāngkǎilínlídǒujiǒng2.词语解释。衰微:赫然:锲而不舍:兀兀穷年:任务二: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人之处?2.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围绕这两个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三、合作探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并以组内合作的形式探究质疑:(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2)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3)重点详写的材料是什么?(4)作者是怎样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的优秀品质的?请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质疑:革命家的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的哪些精神?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4)第二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二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一、前情回顾研究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看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3.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4.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头发凌乱……饭,几乎忘记了吃……5.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6.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7.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8.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二、探究语言1.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2.学生圈点勾画,找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解决。(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3)“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5)“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6)“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7)“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三、品读表达方式1.说说本文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2.找一找,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四、写法探究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地壳.(qiào)锲.而不舍(qì)炯.炯目光(jiǒnɡ)窥.园(kūi)B.兀.兀穷年(wù)沥.尽心血(lì)小楷.(kǎi)校.补(jiào)C.潜.心贯注(qián)迥.乎不同(jiǒnɡ)慷.慨淋漓(kānɡ)弥.高(mí)D.气冲斗.牛(dǒu)臧.克家(zānɡ)赫.然(hè)宝藏.(zànɡ)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1)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3.解释下列加点字。(1)仰之弥.高()(2)锲.而不舍()(3)兀兀..穷年()(4)迥.乎不同()(5)无暇.顾及()(6)目不窥.园()4.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部分的含义。(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5.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的艰难困苦。()(3)“不动声响,无声无闻”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钻研学问,默默无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4)“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赞扬了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赞扬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言行高度统一的美德。()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5)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主备人:审核人:一、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自己不会的字词,给“读读写写”里面的字词注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组词。舀.()轻捷.()校.对()藤.躺椅()抹.杀()调羹..()绞.肉机()悠.然()喘.着()腻()摘.掉()阖.一阖眼睛()揩.()疙.瘩.()深恶.痛绝()2.了解作者以及鲁迅。3.自主阅读,认真思考。思考: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4.深入研读讨论。(1)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性格?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校.对()抹.杀()遭殃.()调羹..()喘.着()紊.乱()训斥.()混浊.()揩.()2.将下面的文字正确、规范、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明是非辨正误审美丑察善恶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广阔拥抱生活A.②①④③B.①④③②C.③②④①D.②④③①4.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二、阅读理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5.阿长来问《山海经》,体现她对“我”的,而“我”认为“”,也就从来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这次也只淡淡地回答,表现了“我”对阿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