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中西传统节日文化比较研究申请者:肖仪颜系(院)专业:南岳学院外语系联系电话:15211464331申请日期:2010-5-5项目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青团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委员会制二○○九年三月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中西传统节日文化比较研究项目类别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研究期限5月–9月申请经费400元项目负责人姓名肖仪颜专业外语系所属系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外语系主要合作人员姓名系(院)及专业段文霞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外语系唐玲玲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外语系刘志芳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外语系指导老师姓名工作单位及称谓李萃衡阳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内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常常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的储存与记忆有着很多方式,诸如仪式、文字、影像、音声、雕塑、仪式等,节日也是一种文化的记忆方式。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中西方节日映射出不同的文化传统。本项目通过对中西方节日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者差异和相通之处,探析中西文化的交融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解。具体内容为:1、西方传统节日对中国的涵化2、中国传统节日的继承与消解3、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二、立论依据(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1、研究意义:节日、仪式都是文化记忆和储存的方式,如端午节让人忆起屈原,重阳节怀念先祖,倡导尊老美德,很多传统的习俗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保存,在华夏儿女中世代流传,然而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在中国特别是年轻人中日渐盛行,中国的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等有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印记的节日渐被冷落。本研究充实民俗研究和文化传播研究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同时在中国的文化传承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现状:与“节日”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研究方面。较多的学者关注了传统节日的传承的问题,如廖明君的《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艺术2009/02)、苑利《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黄涛《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程蔷《民俗节日的继承和演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等。张晓华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吴桃的《试谈民俗节日文化与社会价值——以彝族年文化遗产为个案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2)以彝族年为个案将节日与民俗文化结合起来探讨,耿卫忠的《西方传统节日与文化》则从文化角度专门对西方的传统节日进行研究。王心洁《中美传统节日之比较》对中美传统节日进行了对比分析。夏循祥的《论传统节日的衰落:从时空设置的角度》(西北民族研究2009/03)对传统节日的衰落进行研究。参考文献:[1]张晓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2]赵大进:《重新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效应》,《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4[3]王心洁:《中美传统节日之比较》,《东南亚研究》2005年02期[4]耿卫忠:《西方传统节日与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5]廖明君:《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艺术》2009/02)、[6]苑利:《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7]黄涛:《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8]程蔷:《民俗节日的继承和演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9]吴桃:《试谈民俗节日文化与社会价值——以彝族年文化遗产为个案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2[10]夏循祥:《论传统节日的衰落:从时空设置的角度》,《西北民族研究》2009/03研究方案:(1)确定要研究的几个节日:①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②关于传统节日的史书记载;③与外国类似节日民俗作比较外。(2)研究阶段①小组成员利用暑假到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搜集有关资料;②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加以选择,分类整理;③撰写研究报告,内容要涵盖多方面。研究目标:中国的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传统节日的习俗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美国)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学生对这些节日了解很多,却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很少。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我们组织了这次课题的研究。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亲近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对中美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综合活动,感受节日魅力。通过对本次课题的研究,希望能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热爱和认同感,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研究内容:(1)阅读有关中美节日的文学作品借鉴古代神话传说,积累与节日有关的知识。(2)了解与节日相关的历史名人很多的节日与一定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这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比如屈原之于端午节、耶稣之于复活节等,了解这些历史名人,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熏陶自己的品格。⑶了解中美节日的民俗风情。通过课内的学习和课外的调查了解一些重大的节日的由来和民间习俗。关键问题:1、相关资料总结2、文献考察的相关计划拟定。3、寻找相关外教进行咨询的计划制定。研究方法:1、资料查找法;2、资料汇总,选择,分类整理法;3、专家访问法;可行性分析:1、我们作为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的大一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创意、合作团队去完成。我们的热情、兴趣以及此选题的切合实际性,较易把握;2、作为外语系的学生,有利于掌握中美两者间的文化并进行对比;特色及创新之处:新颖的研究课题,针对当今学生亦步亦趋的追潮流过西方节日而忽视本国节日的现象,研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美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关系,让学生更深层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和民族精神。通过将中美传统节日文化的对突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预期进展和研究成果:2010年5月-6月中旬:收集与本项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料;2010年6月中旬-8月:进行资料汇总、整理与分析;2010年8月中旬-9月:撰写初稿并进行修改,确定最后论文。创作过程中的问题1、暑假期间,小组成员各自在家,联系在一起很困难。2、没有明确从哪些方面中将中西方的传统节日进行对比。3、对比之后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指导老师意见(一)指导老师意见(二)所在系意见(公章)负责人:年月日团委审核意见(公章)负责人:年月日学院专家评审委员会意见(公章)负责人:年月日中西传统节日文化比较研究现在,当我们被问到“你是否知道西方节日?你过西方节日吗?”相信大部分人都能立即说出一二,尤其是年轻人。这是因为,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兴起了过洋节的习惯,而且非常盛行。可为什么西方节日在中国会受到如此的欢迎呢?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外交事业的发展,中国早已不局限在自己国内发展,更多的是需要将脚步迈向全世界,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通信技术也使得全世界更像一个”地球村“。在这种情况下,中外交流活动则越来越多。就因为这样,中外文化交流势不可挡,而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交流融合理所当然。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外文化交流对各行各界来说都很重要。首先,国家需要发展,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可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亲切。试想,当你对一个人的家乡如此了解,甚至是非常关心,他又怎么会刻意疏远你呢?而国家之间也需要这种了解。其次,对于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影响。作为商人,可能会同外企打交道,而了解外国文化则可能成为一种商业武器,而又有许多商人就是因为西方文化对中国所造成的影响,才找寻到获得更多利润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金钱来享受生活,于是庆祝节日就成了一个很好的享受方式。因为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本身特点不同,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以饮食做为主要特点,而西方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主要以娱乐为主。对于新的东西,我们更多的是好奇。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在新鲜的西方节日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了。并且对当今国人来说,温饱已不是生活的主要目标,娱乐成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而以娱乐为主要特点的西方节日迎合了中国人民的心理,也是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寻找休闲的最好理由。于是就有了西方传统文化对中国的涵化。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我们有在新年钟声响起后鞭炮与红联中迎来的春节;有在思雨霏霏中寄托哀思的清明节;有怀念杰出先哲的端午节;有爱意弥漫的七夕情人节。同样在西方传统节日中与之有同样文化意义相对应的节日。有庆耶稣新生,迎新年之际的复活节;也有怀先祖之恩的万圣节;有爱侣依偎的情人节。现特将部分中西方典型传统节日在起源、发展、节日习俗以及传承方式的对比如下,以便分析中西传统文化渗透的关联所在,找出西方节日何以盛行而本国传统节日备受冷落的原因,也希望借此强化大学生的人文涵养。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VS圣诞节Christmas(12月25日)1、春节释义: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起源: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演变: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习俗: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2、圣诞节Christmas起源:圣诞节与耶稣的出生有关。耶稣是因著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派遣使者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当马利亚快要临盘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都必须到伯利恒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住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于是马利亚在马槽上生下耶稣。演变: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便开始流行起来了。习俗:世界各地的孩子们都继承了悬挂圣诞袜的传统。有些国家的孩子则有其它类似的风俗,如在法国,孩子们将鞋子放在壁炉旁等等。二、东方七夕节(阴历7月初7)VS西方情人节(公历2月14日)1、东方七夕节起源:传说则是源自牛郎和织女的动人传说,织女因为爱上牛郎而私自下凡与之成亲,并育有一子一女,但是违反了天条,触怒了王母,捉拿织女返回天庭,牛郎披上了牛皮带上一双儿女追赶其后,王母于情急之下在牛郎面前用金钗划出了一道银河,不许他们再见,夫妻俩隔河对望,以泪洗面,感动了无数喜鹊,搭成了鹊桥,才使夫妻俩得以相见,而王母也终于心软,允许他们两人于每年的七月初七相会,而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总会下一场小雨,传说是牛郎和织女的眼泪。古时的女子也会在这一天到月老庙中烧香祈福,希望能得到幸福,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