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鲁政发〔2008〕85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工作,始终将其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来抓,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网络不断完善,已覆盖所有城乡,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信息产业发展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年均增速30%以上,2007年实现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516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0.4%;信息技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传统产业改造成效显著,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稳步推进,社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但是,对照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要求,我省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网络与信息开发利用和资源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社会化投入比例偏低,法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发挥信息化对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规范繁荣网络文化,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科学谋划,率先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信息化强省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政府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积极贡献。(二)发展原则。1.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加强政府规划与政策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积极运用市场调节机制,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好市场对信息产业和信息化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2.因地制宜,培植特色。结合“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思路,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既有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基础优势,培植优势产业,培育信息化典型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3.自主创新,扩大开放。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力争掌握核心和关键信息技术,增强信息产业竞争力,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我省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4.以用兴业,融合发展。坚持建设与应用相结合,以信息产业发展支撑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构建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5.突出重点,加大扶持。抓住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完善财税政策,健全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化投入,加快推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10年,信息产业年均增长25%,总体规模力争达到100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8000亿元,出口280亿美元;软件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出口与服务外包10亿美元;信息传输及其他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关键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信息基础设施趋于完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基本建成,信息网络技术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2015年,我省信息产业经济总量达到25000亿元,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入融合,基本实现由信息化大省向信息化强省的转变。三、重点任务(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1.加快发展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产业。跟踪多核处理、虚拟化等技术发展趋势,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积极承接国际计算机整机和零部件加工产业转移,并加快扩大外围设备生产规模。抓住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机遇,推动新一代网络设备、基站和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2.巩固发展信息家电产业。以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融合为契机,加快提升传统家电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重点发展数字音视频等消费类产品,加快构建以平板显示为核心的数字电视产业链,推动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及PDP(等离子)显示面板及模组的自主生产,提高关键零部件的配套能力。3.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争取在CPU(中央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MCU(微控制器)、移动通信芯片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加快建设大尺寸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逐步完善半导体材料、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基础环节。4.完善发展RFID(无线射频识别)产业。加快突破RFID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造、读写器设计、软件设计、应用开发等关键技术,推动RFID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链形成。鼓励RFID技术在公共安全、物品跟踪、现代物流等领域的推广应用。5.优化发展应用电子产业。立足我省制造业优势,重点围绕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机床电子、船舶电子、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高对重大装备的配套能力,拉长工业产品制造业产业链。6.培育发展光电子、半导体照明、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发挥我省优势,加快推动碳化硅衬底材料、蓝绿光外延、大功率激光器与半导体白光照明、背光源等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积极推动硅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蓄能电池发展,大力发展薄膜半导体电池制造,形成新的产业优势。7.积极发展新型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等基础产业。加大基础技术研究和产品工艺技术开发,加快在晶体材料、磁性材料、液晶材料、电子功能陶瓷材料、纳米材料、集成电路及电路板应用材料等基础材料领域,在新型片式元器件、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光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电声器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8.努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完善节能产品标准体系,加快研发动力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露天照明节能、计算机和通信机房节能等技术,加强电子信息产品生态用能设计。推动发展环保型电子材料和电子元器件,建立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利用和污染防控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产业。(二)大力发展软件产业。1.加快发展嵌入式软件。重点围绕信息家电、计算机设备、通信与网络产品、机械制造、工业控制等机电产品领域,研发推广基于不同操作系统、多处理器的嵌入式软件产品,将其培植成为我省软件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2.大力发展应用软件。围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展应用软件,鼓励集成创新和建立产业联盟,鼓励企业间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做大做强应用软件。3.促进软件服务外包发展。着力推进软件标准化、商品化、国际化进程,鼓励企业通过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认证。积极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软件或模块定制加工、数据和技术服务等,主动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重点提升日韩、突破欧美。加快软件服务外包绿色通道、综合服务平台、人才培训平台、中外桥梁工程师人才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齐鲁软件园、服务外包城市、软件出口创新基地等软件出口园区。4.培育发展数字动漫、影视与游戏产业。支持民族原创、健康向上的动漫、影视、游戏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培育壮大一批数字娱乐企业,打造具有山东文化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支持鼓励济南、青岛、烟台及其他有条件的市发展数字动漫、影视与游戏产业,争取培育成为全国重要的产业集聚中心。5.强化基础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重点突破基础软件,积极发展基于开源代码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信息安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产品。加快建立集成电路设计法人资格和企业资格认证体系,推动科研、生产、应用、服务联合体建设,促进一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展。加快建设面向社会服务的集成电路公共设计平台、人才交流与培训平台,构筑有利于发展的支撑体系和环境,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加强国际合作,提升设计能力,壮大设计队伍。(三)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1.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业。继续发展电信和广播电视传输等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重点推进有线宽带网建设,加快普及数字广播电视业务。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传输服务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带动通信设备、信息终端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电信增值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通过技术与业务创新,积极开发面向大众和企业的增值服务业务。2.突出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业。大力发展面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公共文化领域的数字内容产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壮大网络文化产业。依托制造业优势,以数字化工业设计、数字化视觉设计等为重点,积极发展数字设计创意服务业。加强政务及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增值服务,推进商业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繁荣数字内容服务市场。3.做大做强计算机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数据中心、信息系统运维外包服务中心、信息安全外包服务中心、服务呼叫中心等,积极推动系统集成、工程监理、项目咨询、安全评测、专业培训、电子认证服务等行业发展。4.大力发展服务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重点推广信息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应用,整合交通、港口、海关、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的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形成较完善的物流信息化体系。推进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服务平台,促进电子支付业务发展。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规则、标准和地方性法规政策的研究制订工作,完善数字证书安全认证体系,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应用平台,积极推进企业、区域的电子商务应用。5.积极培育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市场。围绕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村务管理等领域,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参与,完善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入户。落实国家有关面向农村的通信服务资费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开发面向农村市场的质优价廉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品,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大力推进工业和企业信息化。1.深入推进装备类制造业信息化。加强对装备类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的信息技术再造,扩展成套设备及组合加工设备性能,加快设备升级。立足我省优势,重点选择机械、汽车、船舶、医疗器械等企业,优先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数控设备、数控加工中心、精密医疗设备、高端电子设备仪器等机电一体化产品,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赢利能力,增强装备制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加强基础类制造业信息化。围绕建材、石化、冶金、造纸、煤炭、电力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广泛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DCS(集散控制系统)、变频控制及在线检测等技术,实现企业运营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提高产品生产的自动化和精密化,有效降低基础类制造业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加快传统技术、设备、工艺、安全控制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等的集成,提高生产测量检测的准确度和信息传输的实时性,有效保证安全生产。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环保产业的应用,重点在水、空气等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噪声振动控制设备、环保监测仪器等方面提高信息技术水平。3.大力发展消费类制造业信息化。在食品医药行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