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文献综述视角作者:闫妍来源:《中国市场》2017年第16期[摘要]“十三五”时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各界人士、学者都对其进行了解读。文章从供给学派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经济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路径等几个方面对现阶段各学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析进行了梳理,厘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从科学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和政策外延做出清楚阐释,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同时更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产业结构[DOI]1013939/jcnkizgsc201716016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第一次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立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该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部分进行分析。“供给侧”是改革切入点,指针对需求而言管理的侧重点在供给上;“结构性”是改革方式,说明供给要素管理有结构性的特点;“改革”才是核心命题,内在地体现出“转型是目标、创新是手段、改革是保障”的逻辑关系。1国内外供给学派的发展贾康、苏京春(2016)系统地阐述了自19世纪初开创的供给学派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从第一轮否定之否定的“萨伊定律—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到第二轮否定之否定的“供给学派—凯恩斯主义复辟—供给管理”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现阶段“供给侧”改革绝不是萨伊定律或里根经济学的复辟或套用,次贷危机之后提出的“供给管理”及在我国刚刚起步的“新供给经济学”,绝不是不切实际的偶然,而是遵循历史的长周期和发展逻辑,实质地构成了“供给侧”学派的理性回归。车海刚(2016)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通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缓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供给匮乏、物质短缺的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从激活和释放供给侧的潜能开始的。贾康(2015)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主要是依靠供给端改革,在正确基本路线的指导下,从关于制度供给和结构调整的总“供给管理”角度,开创性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极大地释放了供给潜力。龙源期刊网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申晓佳(2016)认为需求侧三大动力已跟不上当今经济发展步伐,“三驾马车”的需求拉动模式已无法持续。也就是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需求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主要在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净出口拉动,消费需求始终不足(罗良文、梁圣蓉,2016)。徐康宁(2016)认为从表面上看,当前我国市场的基本特征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导致我国现阶段解决问题都是从刺激需求、扩大需求方面下手。但深入分析便会发现,当前的需求不足其实是有效需求的不足,严重过剩的是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缺乏的是更加人性化的优质供给。冯志峰(2016)认为我国现阶段面临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有效性不足导致产品供需错配、产业结构不协调导致资本边际效率下降、杠杆率较高、市场机制运行不畅等结构性问题。杨家宁(2016),罗良文、梁圣蓉(2016)认为经济总需求不断萎缩,供给侧要素投入结构不平衡导致经济增长粗放,结构性产能过剩,需求中的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导致经济结构失衡(李智、原锦凤,2015),中国社会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贾康(2016),申晓佳(2016)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矛盾和挑战。东中西部不均衡的能源、环境、空间压力约束和“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以及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消除二元经济从而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严峻现实挑战。刘海凌、何眉(2016)认为我国经济正减速换挡,产能过剩,投资回报递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长过快,债务风险增大,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创新能力不足。22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针对我国已经出现的各类问题,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现实而急迫的必要性。崔晓东(2016)认为加快产业新陈代谢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老化供给、缩减过剩供给,促进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的转移,推动供给结构优化;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优化供给;增强出口竞争优势,必须促进中国企业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制造向中高端的设计、研发、品牌管理迈进,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培育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邓磊、杜爽(2015)认为通过强化制度供给、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方面的增长动力可以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李智、原锦凤(2015)认为因我国长期对需求侧的拉动,其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已存在刚性,迫切需要供给侧改革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另外,结构性障碍正影响需求侧拉动力的有效延续,更加需要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化解存量桎梏,消除供求矛盾,释放经济潜力。胡鞍钢、周绍杰、任皓(2016)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助力需求侧结构调整,而且顺应了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龙源期刊网李智、原锦凤(2015)认为对于英美两国供给侧改革时普遍采用的如私有化、减税、减少公共服务、消除失业等通用性政策手段应鉴别性地使用,并在必要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还要设定供给侧改革短期、中期、长期不断深化的时序安排。廖清成、冯志峰(2016)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不断对改革路径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索,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创新驱动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在供给侧要素结构调整方面,邓磊、杜爽(2015),申晓佳(2016)认为应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本、土地与资源环境、制度与创新,调整要素投入组合结构,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新的动力。马艳玲(2016)、杨家宁(2016)认为应降低四大成本,改善资本回报;优化劳动力配置,改革户籍制度和住房制度(刘海凌、何眉,2016);加快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促进技术进步,真正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崔晓东,2016;申晓佳,2016)。廖清成、冯志峰(2016)认为应培育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企业发展;改革土地制度,健全土地市场(刘海凌、何眉,2016)。在供给侧的供给主体结构调整方面,邓磊、杜爽(2015),崔晓东(2016)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能动性,避免政府部门过度调控以及介入不当等问题,以发挥市场作用为保障,加速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贾康,2016),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冯志峰(2016)、杨家宁(2016)认为应注重制度层面简政放权,实现从政府管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变,释放市场机制的驱动力: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贾康,2016);二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三是积极防范金融风险(马艳玲,2016);四是完善现代市场机制;五是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六是强化法治保障。在供给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崔晓东(2016)认为要以化解产能过剩为抓手,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还要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基础,厚植产业发展优势。冯志峰(2016)认为应注重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企业的竞争力:以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企业家培育机制。如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战术目标与战略目标、提升供给与扩大内需、宏观调控与简政放权各个矛盾之间的关系。只有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同时发力,打出一套改革的“组合拳”,存在于我国经济中的长期结构性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参考文献:[1]车海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J].中国发展观察,2015(11):1[2]崔晓东以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6(2):22-25[3]邓磊,杜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与新挑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8-20龙源期刊网[4]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2-17[5]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7-22,195[6]贾康,苏京春“供给侧”学派溯源与规律初识[J].全球化,2016(2):30-54,132-133[7]贾康,苏京春“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J].全球化,2015(3):63-69,117,132[8]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对“供给侧”学派的评价、学理启示及立足于中国的研讨展望[J].财政研究,2014(8):2-16[9]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12-21[10]李稻葵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理论视野,2015(12):16-19[11]李智,原锦凤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供给侧改革方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2-17[12]廖清成,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与改革重点[J].求实,2016(4):54-60[13]刘海凌,何眉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看供给侧改革[J].财会研究,2016(1):65-69[14]罗良文,梁圣蓉论新常态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动力机制的优化——基于1994—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2,28-36[15]马艳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J].甘肃金融,2016(2):7-9[16]申晓佳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0):30-31[17]徐康宁供给侧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与政策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6(4):5-9[18]杨家宁供给侧改革的认知框架与动力机制[J].理论界,2016(2):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