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讲义提纲第一编秦汉文学史第一章秦文学第二章伟大的历史家、文学家司马迁和《史记》第三章汉代散文第四章汉代辞赋第五章汉代诗歌第二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第一章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第二章西晋文学第三章陶渊明第四章南北朝乐府民歌第五章南北朝诗人第六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七章《文心雕龙》和《诗品》第一编秦汉文学史秦汉文学概说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诗经·秦风》是产生于秦地的秦族诗歌。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有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上书及刻石文。两汉王朝共四百余年(前206-220)。主要的文学成就有:第一,散文成就最高。汉代散文成就最大的是历史散文。其次是政论文、说理文。第二,汉赋是汉代一种主要的文学形式。第三,诗歌高度发达。其中包括汉乐府民歌、五言古诗。第一章秦文学第一节秦地的诗歌和《吕氏春秋》秦族的兴起和尚武精神秦的祖先据《史记·秦本纪》记载,是颛顼的远代孙女女修:“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秦族的兴起与畜牧尤其是与“马”有关,可以说是一个马背上兴起的民族。秦的祖先因善畜牧和驾车而先后被赐姓。“嬴”氏的来历——大费“赵”氏的来历——造父“秦”的来历——非子秦成为诸侯国——秦襄公说明秦族素来是勇武善战的民族。《汉书·地理志》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秦地的诗歌秦人的尚武精神,在产生于秦地的《诗经·秦风》中得到充分体现。《秦风》10篇是秦民族最早的诗歌,大概是西周末至春秋时的作品。《车鄰》、《驷驖》、《小戎》叙车马、狩猎、秦襄公伐戎之事;《无衣》是一首军中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黄鸟》虽非兵戎之诗,但是古代挽歌之祖: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当然,《秦风》也有婉约之诗,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多有误解。秦始皇34年,焚书秦始皇35年坑儒侯生、卢生相与谋曰:“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秦始皇本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包括:“八览”,每览8篇文章;“六论”,每论6篇;“十二纪”是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义安排和展开的,是全书重点,每纪5篇。共160篇,10余万言。一般认为是兼容并蓄的杂家之书。该书是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往往用寓言来比喻说理,据统计有三百多则寓言故事,在中国寓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外,许多我们熟知的成语典故便出于此书:“刻舟求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因噎废食”、“掩耳盗钟”、“竭泽而渔”、“丁公凿井”、“三豕涉河”。第二节李斯的散文李斯的上书李斯的上书之文有:《议废封建》、《议刻金石》、《议烧诗书百家语》、《上书对二世》、《上书言赵高》、《狱中上书》等,其中广为传诵的是《谏逐客书》。《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名作,作于秦始皇十年:文章排比铺张,说理严密,气势奔放,有战国纵横辞说之气。而文辞修饰整齐,音节和谐流畅,有汉初散文和汉代辞赋的征象。李斯的刻石文李斯刻石文的艺术特色如下:第一,这些刻石文由三十六行或七十二行组成,其长度、用韵均有规律可循,结构严整。第二,其四字一句及词汇、修辞、风格等体制,明显与《诗经》中的《雅》、《颂》诗及秦统一前的青铜器铭文之间有承继关系。第三,刻石文是用秦统一后的文字书写的,借用了早期政治表达的宗教语言,以此表明秦帝国一统天下的权威性。刘勰说:“秦皇铭岱,文自李斯。法家辞气,体乏弘润,然疏而能壮,亦彼时之绝采也。”(《文心雕龙·封禅》)第二章伟大的历史家、文学家司马迁和《史记》家族司马迁的家族世代掌管天文、历法和历史。先祖司马错曾在秦惠王时和张仪辩论伐韩不如伐蜀。高祖司马昌——秦始皇时的主铁官。曾祖司马无泽为汉市长,这两人对司马迁写《平准书》、《货殖列传》有过影响。祖父司马喜为五大夫。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其《论六家要旨》的著名学术论文,对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学说进行了极其精辟的分析总结: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拘)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太史公自序》)童年司马迁在龙门山下度过童年,从小帮着家里耕田放牧,十岁就开始背诵古文。壮游二十岁开始远游。以今地言,跨越九省区,行程近三万里,历时约二、三年(张大可《司马迁评传》)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南游江淮——搜集韩信的传说并去看了他的墓;到浙江会稽,探访传说中的“禹穴”;至湖南考察舜帝的墓葬,随后去凭吊屈原墓;北达齐鲁都城,参观了孔子故居的车服礼器;又南下到了彭城,看了楚汉相争的战场;再到魏都大梁,掌握信陵君的史迹。写作元封元年(前110年),36岁,受父遗训。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洛阳),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史记·太史公自序》)元封三年(前108),38岁,任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搜集资料,潜心写作《太史公书》。太初元年(前104),42岁,参与编订太初历。正式开始《史记》的创作。李陵事件天汉三年(前98年),48岁,遭受宫刑。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极矣。……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少卿书》)《史记》的完成及修订38岁以前是《史记》的准备阶段。38-53岁是基本完成阶段,53-到60岁去世,是全面完成阶段。共花费16-23年。参考书目:《史记》(修订本,繁体竖排),中华书局,2013年版。《司马迁评传》,张大可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必读篇目:熟读《报任少卿书》。阅读《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祠外景(据《文物秦汉史》)司马迁墓位于今陕西省韩城市城南10公里的芝川镇南门外。元代所建。司马迁墓位于今陕西省韩城市城南10公里的芝川镇南门外。元代所建。第二节《史记》的创作宗旨(百科全书)从黄帝起笔,一直写到汉武帝时代,记载了中国三千年的历史。全书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我们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史记》的创作宗旨。《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一、究天人之际天、天命和天文鼎文的天字“象人形”:,《说文·一部》也说:“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据《尚书·尧典》记载:“(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可见,我国先民很早就通过对“天”的观测而制定历法,并产生了“天命”、“天命有德”的思想: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天人之际的“天”指“天命”,“人”指“人事”。由于“天命”决定着王朝更替,所以,预测天命便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头等大事和迫切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便要观测“天文”。“究天人之际”的含义及实质《说文》释“际”为:“壁会也”,《说文解字注》曰:两墙相合之缝也。引申之,凡两合皆曰际。际取壁之两合,犹间取门之两合也。1由此可知,“天人之际”的意思就是“天人之相合”,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1《说文解字注》十四篇下,第736页。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推究“天道”和“人道”之间的感应关系——即人间的社会变化是如何受“天命”的支配和控制的,这正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思想的实质。《史记》中的《封禅书》、《天官书》、《历书》、《日者列传》、《龟策列传》,记录了司马迁观测天象、预测天命的手段。二、通古今之变“通古今之变”,就是要探究并“贯通”古今事物和社会变化的规律。“变”是司马迁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他说:“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通观整部《史记》,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是围绕以下几个层次全方位展开的:一是历史大势之变“本纪”,反映了从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年间朝代变迁和帝王相承的大势。“年表”,以时代的变革划分段落,把他所写的中国通史划分为上古三代、春秋、战国、秦楚之际和汉代五个阶段,鲜明地表现了各个历史段落的时势发展与变迁。二是国家兴亡之变《史记》中详细记载了夏、商、周和秦、汉的兴亡,并揭示了兴亡的原因。《外戚世家》说: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姒,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在《秦始皇本纪赞》中,司马迁还引用贾谊《过秦论》总结了秦亡的原因。三是个人穷达之变司马迁在叙写这些人物的穷达之变时,重在以下两点:一是时代机遇。二是个人本身的才能和努力。三、成一家之言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要成就自己的见解、学说和思想。这是司马迁在历史学上的一个首创。其一,在学术宗旨上,司马迁不宗一家,不主一说,而是融会贯通百家,自成一家,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其二,在著述构架上,《史记》的“五体”创造与百科全书内容均是司马迁的一家之言。其三,在叙述模式上,《史记》是文、史、哲三位一体。就历史而言,为纪传体通史之祖;就文学而言,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传记文学。参考书目:《史记十五讲》,张大可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史记通论》,韩兆琦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l996年版。必读篇目:《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第三节史家之绝唱《史记》在史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著述体例和“实录”精神上。一、《史记》著述体例本纪(12):“本其事而记之”,以朝代、帝王的更替为体系,用编年的方法记录每个朝代、每个帝王的始末和兴衰。共12篇。表(10):用简明的表格形式,分年或分月排列历代帝王侯国的大事,表现历史发展的线索,是联系本纪、世家、列传的桥梁和补充。共10个表格。《三代世表》书影书(8):是八篇记载典章制度的专题论文。有《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