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宗教概述本节主要讲述:一、宗教的产生与发展二、宗教的现状三、我国的宗教信仰情况与宗教政策一、宗教的产生与发展1.宗教的含义中国文化认为:有一个创始人、有崇拜对象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一定的祭祀仪式为“教”;西方文化的宗教religion是从拉丁词“re”和“legere”演变来的,意思是“再”和“聚集”,就是一群人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发展到有同一信仰,同一信念,为了这一信仰而到了不畏生死的地步。2.宗教的产生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1)原始宗教(2)神学宗教3.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一种群体社会行为,是人们的一种神秘化的信仰和精神寄托。它包括指导思想,组织结构,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宗教是思想意识形态问题,是一种唯心的颠倒的世界观。是对客观世界虚幻的、歪曲的、折射的反映。宗教是用虚无飘渺的彼岸世界给现实中绝望的人民以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上帝和未来。4、宗教的定义宗教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文化现象,是支配人们的自然力量,社会力量以超自然、超人间的形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的反映,也是相信、崇拜这种特殊意识形态的社会实体。5、宗教的形成A、宗教观念的演化灵魂观念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当原始人在大自然面前感到自身的渺小时,就将自然现象如风、日月、火山、大地等视为神灵,顶礼膜拜,祈求他们为人类消灾降幅,这就是最初的宗教信仰——自然崇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湖海、动植物、火与石、土地等都是崇拜的对象。从中国古籍记载来看,最为流行的是对太阳、土地的崇拜。如《山海经》有,曦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十个太阳)。十日住在晒谷,他们并非同时出现,而是一日方至,一日方出。即一个出来,另一个落下来。这里的帝俊是部落联盟的首领,该部族把太阳当作神来崇拜,幻想出“羲和生十日”的血缘关系。《淮南子》里又有天上十日并出,祸及人类,于是有弈射十日的传说,后又有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天狗吃日月等传说。这些神话都间接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太阳的普遍崇拜心理。2006年4月在黑龙江出现的四日同辉现象对于土地崇拜更为普遍,即祭地。《礼记》里有祭地活动的记载即瘗埋,即把供物直接埋入地下,直接向土地礼拜,后来这种崇拜超出了土地自身,进而变成了崇拜人格化的土地神(土地公),实际上转化为崇拜支配土地的一种权威力量,当然祭祀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即社稷的出现。社稷通常成为国家的代称,祭祀土地神后来成为历代帝王的重要礼仪活动,而且,社稷的内容、规模、仪式都有记载,对后世影响很大,即使在土地崇拜衰落下去后,人们还是常举行社稷活动。汉唐以后,社神的地位有所下降,祭祀地也不限于一地,即全国各地出现的社坛,社坛后演变为各种土地庙。天坛祈年殿北京的天坛是帝王祭天祈谷的地方,四周范围达六公里。坛内的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坛等建筑工程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图腾崇拜图腾是印第安语toten的音译,译为他的亲族,他是原始氏族时期产生的一种宗教信仰,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因此人们通常把母系氏族社会称为图腾社会。原始人认为,每个民族都有与某种动植物乃至无生物有着亲族关系,此物即被该氏族视作保护者或象征,即图腾,该氏族往往以该图腾命名,一旦确定某种动植物为本氏族的图腾,就不能吃它的肉,也不能杀死它,图腾有使氏族成员更加亲密团结的意义。图腾崇拜的主要特征:A.不能杀害;B.是氏族的象征和标志;C.同一图腾的人不能通婚;D.图腾名称后来演变为姓氏,今天不少姓氏如熊、牛、马、羊等就是由图腾名称演变而来的;彝族图腾壁挂E.中国古代的图腾形象最早是模拟的动植物自身的形象,如蛇、虎、熊等,后来是半人半兽的形象,传说中的炎帝是人首牛身,女娲是人首蛇身,最后图腾进一步神化,形成了龙风等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性图腾形象。生肖与图腾崇拜龙是中国的图腾,他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中国人们的神秘力量就潜在这龙的存在中。它拥有地球许多不同生物的特征:驯鹿的角,鱼的皮鳞,狮子的口,老鹰的爪,麟的尾巴,恐龙的背骨,豹的鼻毛,鱿鱼的须,山羊的胡子,老虎的牙齿。龙的图腾,以一个非常完整、完美、美丽和强力的形像,出现在人们面前。他体现了一个龙人格、集体的人格。祖先崇拜在原始氏族社会里,祖先崇拜往往是对于一个氏族共同的祖先崇拜,家庭制度确立以后,除了同族的祖先崇拜以外,又产生了家庭的祖先崇拜。祖先崇拜的目的是为了祈求死去的祖先灵魂的保佑,让子孙安康平安,但是并非所有的祖先都被崇拜,而只有那些生前强有力者或是首领英雄等才被尊奉为部族和家庭的保护神,受到崇拜。鬼魂崇拜鬼魂崇拜的主要形式是对鬼进行祭祀活动,这种活动在人死后所进行的丧葬过程中尤为突出。同天葬、水葬一样,悬棺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形式。葬址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离水面数十至数百米的天然或人工开凿的洞穴中,有些则是直接放在悬空的木桩上面。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悬棺遗迹十余处。经过碳14测定,白岩和观音岩保存完好的两具船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随葬的龟形木盘是具有商周青铜文化特征的遗物。武夷山风光——悬棺B、宗教的产生:公元前6世纪,印度人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标志宗教进入了成熟时期。6、宗教的现状(1)、世界宗教的概况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世界上有宗教信仰的人占总人口的60%。亚洲:佛教欧美:基督教阿拉伯地区:伊斯兰教(2)、中国宗教的概况中国四大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国宗教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宗教:没有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占统治地位。毛主席在延安时与警卫员李银桥出去散步。毛主席说:“我们去看看庙好吗?”李银桥说:“有什么看头,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懂吗?那是名胜古迹,是历史文化遗产。”(《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范文澜先生,“文革”初期他告诉周建人先生说:“我正在补课,读佛书。佛教传到中国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和中国文化关系密切,不懂佛教,就不懂中国文化史。”(赵朴初《在中国宗教学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二、宗教与宗教文化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与其他文化有密切联系,产生了:宗教哲学、宗教文学、宗教音乐、美术、雕塑、建筑艺术等;作为一个旅游工作者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首先要了解她的宗教。三、宗教与旅游1、宗教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天下名山僧占多”表现的就是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2、宗教旅游时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朝圣、祭祖、拜孔庙、朝妈祖等;3、宗教文化为旅游业建设两个文明服务四、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2、国家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不受外国势力支配4、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