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概述学习要点•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其人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山东邹县)人。幼年家境贫寒。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自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成为孔子之后又一儒学大师,后世尊之为“亚圣”。为推行其“仁政”与“王道”学说,孟子曾先后游说过齐威王、宋王偃、滕文公、梁惠王、齐宣王等,并一度为齐客卿,但一直求得重用。晚年回到邹,专心授徒和著述。《孟子》其书•作者:孟子弟子(杂有再传弟子)•内容:与弟子、时人互答,共七篇(梁惠王~尽心)命名:取首句为名(与《论语》、《诗经》同),以及孟子弟子:公孙丑、万章。•历史地位二程、朱熹《四书集注》南宋光宗《十三经》明、清:科举必考《孟子》书影孟子的思想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韩非子•根据《史记》和《韩非子》的说法,孔子死后,儒家确实有了分化。但由于文献的缺乏,不能对他们进行认识。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竹简中有一部分是儒家文献,填补了孔孟之间儒家的空白。一性善论1.人禽之辨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孟子所讲的不是人与动物的相同之处,即渴饮饥食等生理上的反应;而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即人之为人的本性。2.四端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3.与告子的辩论性善与性无善恶•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上)二.尽心说1.尽心、知性、知天•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心是人之“大体”,所以尽心能够知性;此乃“天之所于我者”,故尽心、知性,则能知天。2.求放心•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是说,求知识、才能没有别的途径,而只要把他放弃(散失)掉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行了。3.养气(1).养心•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2).存夜气•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告子》上)(3).浩然之气•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扩充自己的善端,可以塞于天地之间,这样就达到了“大丈夫”的境界三.仁政1.恒产与恒心•他主张用他自己设想的“仁政”措施,通过“井田制”的形式来推行封建制度。•孟子还把他这种通过正经界,“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同上)的主张,称之为“制民之产”,意思是要分配给农民固定的土地,使他们“死徙无出乡”(同上)。他认为:“无恒产者无恒心”。(《滕文公上》)2.王政•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公孙丑》上)孟子主张实行王政,反对霸政。他认为霸政是以力服人,不能使人心服口服;而仁政是以德服人,能使人“中心悦而诚服”。3.民为贵•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尽心》下)孟子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为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够得到天下。人类真的如孟子所说的“性本善”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