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舌管囊肿定义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囊肿是指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退化不全、不消失而在颈部遗留形成的先天性囊肿。病因:甲状舌管导管退化不全。胚胎发育:在胚胎第4周末甲状腺原基开始在原始咽底正中处向颈下方生长,在颈前发育成甲状舌管,此管上止于舌盲孔,向下发育成甲状腺。到胚胎第6周,此管开始萎缩退化。囊肿形成:如果第10周后导管内上皮细胞未退化消失而成为残留管状组织,则可在颈前部正中甲状腺下降途径(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正中线)的任何部位形成甲状舌管囊肿。发病率:占颈部先天性病变70%,仅次于淋巴结病变,占原发颈部肿块的40%。年龄:50%病例20岁前发病。部位:颈正中线多见,中线旁少见(甲状舌管囊肿的管道呈树枝状分布,导致囊肿偏离中心生长所致);80%位于舌骨和舌骨下,20%位于舌骨上,位于口底罕见。最常见的诱因:感染,抗炎治疗后可以复发。临床表现:无痛性肿块,逐渐增大。特征性表现为肿块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生长方式:向上生长,伴有舌突出。大小:0.5~6cm,多数为1.5~3cm。病理基础与CT表现的关系甲状舌骨囊肿多有完整的包膜,囊壁为纤维组织包绕而形成,囊壁较薄,囊内壁可衬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等上皮细胞,上皮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合并感染者可有炎性细胞,囊壁可毛糙增厚。因甲状舌管为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的走行路径,所以囊壁内可有甲状腺组织。CT上壁内可以见到甲状腺组织的特征性高密度影。囊内容物多为粘液样或胶冻样物质,其内含有蛋白质和/或胆固醇等。如果囊内容物含蛋白质少或含有胆固醇则密度较低。当囊内容物所含蛋白质多或合并感染时则密度增高而成等密度。病理基础与CT表现的关系影像学特征—CT典型部位:位于舌盲孔与甲状腺之间,以舌骨以下平面最多;典型征象:颈前皮下圆形、椭圆形液体密度病灶,壁薄而均匀,合并感染则毛糙;形成瘘时形态多不规则;增强扫描:囊内容物及囊壁一般无强化,合并感染时囊壁则常呈环状明显强化;间接征象:在甲状软骨水平,中央型(颈正中线)者常有两侧软骨前端间距加大,偏心型则软骨受压移位明显;壁结节:多表现为自囊壁向腔内的丘状突起,宽基底,增强时多有强化。位于舌盲孔与甲状腺之间的颈前部的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囊性信号影,呈长T1长T2信号。若合并感染或出血时因囊内含高蛋白质内容物可呈等或短T1及稍长或长T2信号。增强扫描示囊内容物及囊壁强化均不明显,合并感染时囊壁则常有明显强化。影像学特征—MRI中心型甲状舌管囊肿囊肿位于颈部中线,病变紧邻甲状软骨内侧中部,囊壁薄,囊内容物密度均匀术后病理证实为单纯性囊肿偏心型甲状舌管囊肿囊肿位于颈部中线偏左侧,病变紧邻甲状软骨左外侧,囊壁薄,囊内容物密度均匀术后病理证实为单纯性囊肿不规则型甲状舌管囊肿囊肿位于颈部中线,跨甲状软骨前后,形态不规则,囊壁稍增厚,囊内容物密度稍增高,病变与甲状软骨关系密切,喉部轻度受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合并感染鉴别诊断异位甲状腺舌下囊肿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腮裂囊肿异位甲状腺与甲状舌管囊肿均为甲状腺先天异常,二者在胚胎发育上密切相关。异位甲状腺常位于舌根部,呈瘤状突起,表面紫蓝色,质地柔软,边界清楚。根据颈部正常位置有无甲状腺组织,分为:副甲状腺(颈部正常位置有甲状腺组织,其他部位有甲状腺组织)迷走甲状腺(全部甲状腺组织异位而在颈部正常位置上无甲状腺组织)异位甲状腺CT表现舌根部类圆形稍高密度团块,边界清楚,位置可深,也可浅。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如有正常甲状腺存在,则密度与其一致。如果错误将其切除,将会导致终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严重后果。如怀疑为异位甲状腺,需进一步行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助诊,并鉴别是迷走甲状腺还是副甲状腺,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女,28岁。颈部CT增强扫描重建冠状面及矢状面示舌根中线区类圆形、明显强化的结节影,边界清楚舌下囊肿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因舌下腺或小唾液腺管阻塞,或腺体损伤后粘液外漏所形成的粘液性囊肿。CT表现为均匀低密度单房病灶,单纯舌下囊肿多偏于一侧,但也可越过中线突入对侧。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常表现为颏下肿物,也可位于胸骨上凹处。囊肿包膜较厚,无波动感,有揉面感常与皮肤粘连,不随吞咽和伸舌活动。穿刺可以抽出皮脂样物质。前者囊内含有角化物和复层上皮,CT值多为水样密度,也可为负值。后者囊内可含有皮脂腺、毛发、毛囊等皮肤结构,CT值常为负值,病理囊壁见角质上皮、坏死鳞状上皮紊乱分布,并有纤维化,囊内容物为皮脂样物质。腮裂囊肿多位于颈动脉三角区,肿物多偏离中线,与舌骨无关主要与偏于一侧的甲状舌管囊肿鉴别,前者通常位于颌下间隙与颈动脉间隙之间,并可将胸锁乳突肌向后方或后外侧推移,根据其部位基本可鉴别。穿刺物含皮肤附件及胆固醇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