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课中古代的土地制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二、土地私有制的表现和发展三、土地私有制下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知识结构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废井田、开阡陌)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为什么这种制度到了商周时期会遭到破坏?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生产力低下商朝西周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开始完备瓦解废除一井田制兴衰的过程阅读教材,说明为什么叫“井田”?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下》据材料一归纳井田制的内容?1.内容:(提示)分类-权利-产品分配。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收获归农夫成员。土地私有制确立——井田制实际上是贵族土地所有制1)性质:2)内容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收获归村社成员。二、井田制的性质和内容徐光启著《农政全书》中所绘的“屋三为井”示意图(经济制度经济基础)井田制(政治制度上层建筑)分封制决定适应•★本考点知识与外联系(对外拓展)思考一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等)三、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1)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2)瓦解表现:公田被抛荒,私田私有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过程1)春秋时期,公田被抛荒,私田私有2)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3)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1.井田制的瓦解(战国时期)时期原始社会商周时期封建社会土地制度形式氏族公社公有制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制各个时期土地制度形式二、土地私有制的表现和发展1.主要形式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问:承德避暑山庄属于哪一种土地所有制形式?1)占主体地位的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2)它的来源有哪些?3)你认为它不断发展后,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1)战国→汉代→宋初→明清问题1:2)来源公田转化为私田军功赏赐土地买卖3)土地兼并问题2(合作讨论):课本第8页引自《汉书·食货志》的一段史料反映的是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严重时,可能导致什么危害的发生?其根源是在哪里?土地兼并;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自由买卖国家:经济上国家财政赋税收入减少;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农民:几无立锥之地,破产,无法交纳赋税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清·陶煦《租核·推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明清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地主热衷于买田置地呢的背景是什么?1.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1.演变三、土地私有制下经营方式的变化(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1)自耕农方式2)租佃方式2.租佃制的普遍化战国汉代宋代明清时期租佃方式的演变2.租佃制的普遍化1.演变进一步发展;日益普遍,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契约,实物地租“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比较普遍租佃方式产生;2、特点:1)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2)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地主土地的经营方式材料一明末《沈氏农书》上卷称,雇工农忙之际往往“非酒食不能劝,比百年前大不同矣”。材料二乾隆四年(1739年)两江总督那苏图奏报说,“自居己屋,自备牛种,不过借业主之块土而耕之”的佃户,“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即或退佃,尽可别图。故其视业主也轻,而业主亦不能甚加凌虐”。材料三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的《大清律例》规定,农业雇工、佃农与地主“共坐共食,彼此平等相称,不为使唤服役,素无主仆名分”,在刑律上“俱以凡人科断”请思考明清时期农业雇工与佃农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尝试理解这一变化的表现和影响。变化:由原来人身依附关系强到明清时期,雇工、佃农在法律上享有与地主平等的身份,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合作探究明清以来:明清以前:地主——佃户(部曲)有强烈的依附关系,表现为农民义务繁多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依附关系减弱——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提高原因表现影响——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的稳步发展——农民生产自主权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雇佣关系的出现农民身份更加自由租佃农民与自耕农的区别背景不同:前者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后者是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以及私有土地出现的产物身份地位不同:前者是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往往靠租种土地为生;后者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前途不同:前者在明清时期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后者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土地制度的变化(纵向延伸)春秋战国中国近代中国现代•★本考点知识与外联系(对外拓展)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氏族公社公有井田制(国有)封建土地私有制中共曾实行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53-56年改造废除土地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184019492.(2012·浙江文综)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形态和土地制度)【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庄园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3.(2012·海南卷)《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解析】D。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新蚕”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这样的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本题易因表面认识而误选A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始。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公田”或“官田”北魏实行均田制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土地高度集中,封建土地制度成为桎梏租佃制练习1、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B、西周是井田制的鼎盛时期C、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D、主要耕作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2、下列能说明井田制实质的是A、井田的土地归周王所有B、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C、公田由贵族占有,收获物交给贵族D、公田由得到份地的农民耕种3、史学家认为,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D、扩大了井田制的规模4、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5、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6、东晋时期,谢安家族有“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孔灵符“家本丰,产业甚广,又于永兴立墅,周围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这些最能说明A、谢安与孔灵符贪污腐化B、东晋经济迅速发展C、东晋时期大地产制进一步发展D、贫富分化严重7、均田制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无主荒地需要开垦B、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收入C、许多流民需要安置D、保证国家兵源的需要8、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的积极作用是A、佃农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B、佃农与地主的依附关系消失C、佃农获得实际利益,积极性提高D、佃农获得产品的完全支配权9、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B、统治者“不抑兼并”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