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公司(Wal-MartStores,Inc.)(NYSE:WMT)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2011年10月9日,在重庆市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沃尔玛在渝企业以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等违法行为,重庆工商部门依法对涉案门店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倍罚款269万元,从即日起实施15天的停业整顿。2011年10月17日,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耀昌离职。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目前,沃尔玛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000家商场,下设53个品牌,员工总数21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创始人:山姆·沃尔顿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95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事实上,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至今,沃尔玛己拥有2133家沃尔玛商店,469家山姆会员商店和248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分布在美国、中国、墨西哥、加拿大、英国、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南非、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14个国家。它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如此迅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零售业的一个奇迹。发展历史1950年山姆·沃尔顿开设了第一家特价商店。1962年沃尔顿以“Wal—Mart”为名在阿肯色州拉杰斯市开办了第一家沃尔玛平价商店。1972年沃尔玛公司在纽约上市股票,其价值在以后的25年间(到1999年)翻了4900倍。1979年沃尔玛总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1985年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把沃尔顿列为全美首富。1987年在德州加伦市开设了第一家综合性百货1988年3月在密苏里州华盛顿市成立了第一家沃尔玛平价购物广场(SuperCenter)。1992年3月17日沃尔顿荣获“总统自由勋章”。1993年在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已拥有330家零售商店,其海外营业额已占总营业额的27.6%。1994年正式成立国际业务部,专门负责境外事务。1997年沃尔玛年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1999年员工总数达到114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的私有雇主。2005年11月4日对日本零售企业西友百货公司(SeiyuLtd.)实施10亿美元援助计划,增持西友股份到56.56%。原沃尔玛全球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埃德·克罗兹基于12月15日接任西友公司CEO。2006年8月28日深圳配送中心由蛇口搬迁至龙岗区坪山镇,第一期使用面积比现原配送中心的面积增加一倍。2008年10月22日,沃尔玛全球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了超过900名的官员和供应商代表,探讨全球变暖条件下的节能减排、减少包装的环保新举措。2010年11月19日,沃尔玛中国旗下品牌山姆会员商店在中国推出网上购物服务。目前山姆网上购物还处于测试阶段,上线的版本也仅限于深圳站。2012年4月,推出了一种名为“现金支付”(PaywithCash)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在线下单购买商品,然后在附近的沃尔玛实体零售店进行支付。凯马特公司是美国国内最大的打折零售商和全球最大的批发商之一。凯马特公司经营包括传统的凯马特和凯马特大卖场以及凯马特超市,在美国、波多黎各、关岛和维尔京群岛等地区的50个州提供方便的购物。现代超市型零售企业的鼻祖凯马特(Kmart)的名号在美国本土以外叫得并不响,向中国读者介绍这家公司的最简便方法只有一个:它是现代超市型零售企业的鼻祖。凯马特之于零售业,正如福特之于汽车业。综合性零售企业的行业标准一度是由凯马特创立的。世界最大的连锁超市、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世界首家使用了现代超市收款系统。衰亡的“鼻祖”这些都是凯马特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这些短句中都应该再加上三个字——“曾经是”。美国人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身边的社区里会没有一家凯马特。但是将来的某一天,也许,Kmart这几个字母将永远停留在20世纪。零售业历史上最大一宗破产案破产导火索迫使凯马特申请破产的导火索,是其食品供应商弗莱明公司(FlemingCompanies)决定暂停向其供货,因为凯马特没有结清过去一周的货款。9·11和安然案的间接牺牲者1999年,凯马特和超市供应商弗莱明公司签下了价值45亿美元的合同,指定后者为凯马特的惟一食品供应商。这份合同对弗莱明公司来说简直是好处多多:其一,弗莱明从此后1/4的收入就有了稳定来源;其二,凯马特和弗莱明每7天就结一次帐,这远远快于弗莱明通常的30天结帐的速度,同时也快于凯马特与其他供货商的结帐周期。然而对凯马特来说,这不啻于一颗定时炸弹,只要凯马特一次付不出现金,不履行这份标的额巨大的合同的责任就可以将它逼到破产。圣诞和新年假期过后,凯马特的帐簿上已经摞起了15亿美元的应付帐款,因此任何人提出的现金支付要求都会给它极大难堪。零售业咨询师沃尔特·罗伯介绍说,弗莱明是凯马特最大、最重要的供货商之一,凯马特却欠着前者7800万美元的货款,可见凯马特的处境何等艰难。可是凯马特一分钱也拿不出,除了申请破产保护,它没有别的选择。分析起来,凯马特的破产和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也有着间接的关联。首先,凯马特和保险公司签定了一种履约保证(suretybond),根据这种保证,当凯马特没有履行合约时,保险公司会代其支付工人的赔偿金以及枪支和酒类销售所欠的债务。然而,自从同样依赖这种履约保证的安然破产后,保险公司出于安全起见而抬高了履约保证的价码,要求保证方提供更多的现金担保,因此凯马特不得不掏光手中的现金去填补这个由安然掘出来的窟窿。其次,由于安然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司破产案,这使得供货商和银行家们变得史无前例的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发出去的货和贷出去的款会收不回来,因此货主们纷纷要求货一到就付款。弗莱明一看到凯马特这周没有按合同把钱打进帐就急了,在它的催逼之下,凯马特的CEO查尔斯·康纳威(CharlesConaway)和董事会主席詹姆斯·亚当森(JamesAdamson)连忙关起门来商议对策。然而迟迟没有下文的密议更是引发了其他供货商的恐慌,众人纷纷表示要向凯马特停运货品。无奈之下,康纳威和亚当森只好跑到法院去申请了破产保护。此外,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是,凯马特没有抓住圣诞和新年这个购物狂季带来的大好机会。尽管凯马特一再强调9·11事件之后美国人都捂紧了各自的腰包,由于担心随时会撞上失业的厄运而不敢花钱,但是它也没有解释自己为什么未能在2001年底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上扬之际减少亏损。事实上,我们正是需要从这里入手,才能找出凯马特未能保住百年老字号的深层次原因:它过去30年来走错了太多的路而使自己武功丧尽、内力全失。表面上看,凯马特2000年还在《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名单中排名第100位。而事实上,过去十年来,凯马特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遭受了以沃尔玛?Wal-Mart为首的一批竞争者的打压不说,自己也是昏招频出、失误连连。纵观凯马特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与弗莱明公司签定的合同并不是凯马特第一次犯迷糊。1979年,凯马特的销售额突破了10亿美元。1981年,凯马特的店铺总数超过了2000家,网点覆盖了全美50个州。这些显赫的战绩让凯马特的领导层失去了理智,凯马特进入了一个四处出击、大肆扩张的时期。然而由于战线拉得过长,每一桩收购和扩张竟纷纷变成了占用了大量资金和精力的赔钱货,凯马特又忙不迭地忍痛将其一个个割掉,其中典型者如:1984年,凯马特收购家装连锁店BuildersSquare,1997年复将其售出;1989、1990、1991年,凯马特在这三年里分别收购了PACE会员制仓储超市、拥有10家店铺的体育用品连锁超市SportsAuthority,以及办公文仪零售商OfficeMax,这三家公司均于1995年售出;1992年,凯马特进军欧洲,收购了捷克和斯洛伐克两国的13家店铺,后于1996年悉数卖掉;同年,凯马特收购了Borders图书连锁超市企业,三年后又将其售出;1994年,凯马特在墨西哥和新加坡建立了合资零售企业,后分别于1996年解散了新加坡公司,1997年卖掉了墨西哥公司;1997年,凯马特推出“大凯马特”(BigKmart)店模式,它比传统凯马特店更大、采光更好,所售商品也更多,因此指望这种新型店能够给公司的销售带来刺激;结果再一次令人失望:2001年,凯马特宣布将逐渐弃用“大凯马特”的商号,并将旗下13家大凯马特店转型为沃尔玛式的超级凯马特购物广场希尔斯·罗伯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