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40年代:教师是圣人50年代:教师是干部60年代:教师是牛鬼蛇神70年代:教师是臭老九80年代:教师是劳动者90年代:教师是加班的机器新世纪:教师是养家糊口的职业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标志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热爱尊重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基础一、教师是学生人格力量的榜样二、教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三、教师是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四、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五、教师是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应用者六、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一、定义“教师”一般而言,教师是受一定社会、阶级、阶层、团体(包括一个或几个家族、家庭)、个人授权委托,从事教育,特别是教学工作,以培养人为目的的专门化的教育工作者。这个定义没有强调教师必须是以之为专门职业,强调的是教师从哪里得到开展工作的授权,即教学生的外在的合法性之来源,并强调了其工作的价值指向是向善,即教学生的内在的合法性之来源。显然,这是一个并没有严格将那些不专以教学生为职业的人区别开来的不完善的定义。为了强调专业性/化,亦即与那些并不专以教学生为职业的人区别开来,我们认为,从严格而言,教师是受一定社会、阶级、阶层、团体(包括一个或几个家族、家庭)、个人授权委托,专从事教育———特别是教学工作———为职业的,以培养人为目的的专门化的教育工作者。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教师逐渐从非专业步向专业,从而成为一个社会职业,这一职业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该职业所必需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进而,发展到现在,要成为教师,除了以之为职业外,必须同时具备更多的教育教学专门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更为严格的职业伦理。教育教学专门知识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理论。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即教师具体所教学科的学科专有知识和理论。职业伦理则指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知识、热爱真理、热爱学习、甘于奉献、自觉践行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社会责任、重大国家使命和高标准道德规范。因此,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三方面缺一不可,并且应该齐头并进。由此看来,教师是一个非常高度专业化的专门职业。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二、重释“教师”教师的职责,在一般人看来,不过是教书,亦即传授知识和技能。在现实中,大多数教师确实把自己的工作定位为教书,以其谋取生活之经济所需。因而,在我国,这样的教师通常被称作教书匠。这一俗称,不但抹杀了教师的崇高职责,而且将教师的工作内容缩小为教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唐代韩愈《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广受庸俗的理解,亟需正本清源。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厘清教师的职责到底是什么。1.师道———教师的崇高使命何谓“师道”?简言之,“师道”即为师之道。广义上讲,它与现代教育学中“教师职业及其素质规定”这一称谓颇为类似。有论者认为,我国传统“师道”的内涵包括“师表、师法、师职”三大方面,分别强调“君子”与“大人”之儒雅与正气、恩威并重之尊严与权威、“传道授业解惑”与清贫乐道及诲人不倦之职责与操守。师道的首要价值是求真、向善、爱美。其中,真的起点,善是终点、美是意趣与实践。没有真,便无法辨别善恶,也就无法欣赏、追求和实践美。但是,只求真,不向善,真便会变异为恶,成为戕害人类的魔鬼。善中包含美,因此,美就是善,向善必然会欣赏、追求和实践美。亚里士多德曾对其恩师柏拉图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很经典地体现出学习和教育的求真旨趣。他虽是柏拉图的高足,但却并不墨守成规于柏拉图的体系,相反,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激烈的批评。正如黑格尔所言:“如果真有人类导师的话,就应该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这样一个人。”马克思曾说过:“我在追求真理的时候,哪怕撞到头破血流,我也不回头。”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鼻祖弗洛伊德在他的书上划了古代圣哲奥古斯丁的一句名言:“如果有怀疑,马上去求证。”这些话都透出了求真的精神和激情。正是这样的求真精神和激情,促使学生超越老师、后学超过先学、后人超过前人,不断将真探求到底。显然,一个教师如果唯书、唯上、唯师,不以真正的求真的态度追求知识、学问、科技,便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代学者李觏在《广潜书》中郑重指出教师的重要使命是传播善这一教育的终极价值。善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公平、公正、正义、正直、忠诚、诚实、慈悲、怜悯、同情、节制、勇敢、果断、信任、智慧、民主、法治、道德、伦理、友谊、和平、自由、平等、守约、尊严、德性、幸福、美好。概括而言,善即仁、义、爱。当然,除了上述这些主要内容外,在当代社会,善还包括对理想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向往、探究和实践。有学者指出,今天我们的心灵都面临着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的侵蚀,面临着被极端世俗化和物质化的危险,因此教师应该帮助人类的下一代反思和批判这种危险的生活方式,探求一种更好的、更适宜于个体生存的发展模式和社会理想。显然,脱离了善,教师就不成其为教师,会降低为教书匠,甚至伪劣教师,从而丧失了自己的职业道德特性,沦落为庸俗的以之为职业的谋生者。美是一种自然属性。万物自然即是美。美是对一定事物所具有的对称的、谐调的、给人期望追求留下想象余地或回味余地的特征的主体心理感受。和谐、对称、阳光、烂漫、磅礴、壮阔、温柔、激情、博大、健壮、浩瀚、善良、豪放、温柔、热情、悲壮、悲剧、喜剧、庄严、无邪、青春、爱情、纪律、有序、道德、伦理,都是美的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教师除了应该教会学生求真和向善,还必须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美、怎样欣赏美和如何追求美。美育不只体现于艺术类的课程,而且还体现于其它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得体的着装打扮、行为举止、言谈表情、做事态度、求真不怠、育人不倦、严履师德等,亦是很好的美育。此外,在各科课程、教学和各种社会实践中,教师不断渗透美育,使美无处不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美、欣赏美、实践美。求真、向善、爱美的师道,在我国文化传统中,核心意蕴是求道和弘道。道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它客观存在,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并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最早谈道的经典《简易道德经》曰:“简,道之根。易,经之本。道,事物之行径。经,事物之步法。无简之道则曲,无易之经则荒。简生道,道法于自然,失道无恒,循道而长。”教师求真、向善、爱美,便是追求和实践道。子曰:“人能弘道”。教师通过积极有为地弘道,让求真、向善、爱美的种子,在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成长。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论者高屋建瓴地指出,《师说》中的“道”并非指一种具体而微的专业知识,而是指对孔孟学说及其伦理精神的热爱、认同、实践和无止境的追求。“传道”并非指现代教学论意义上的知识传递,而是指传承儒家之道。就其传承的方式来说,除了常见的言传之外,还有身教,即今天所说的“为人师表”之榜样作用。“吾师道也夫”并非指学习知识,而是指学习古人那种矢志不逾实践儒家之道的精神。“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并非“知识所在的地方,就是教师所在的地方”这种明显望文生义的庸俗理解和想当然的肤浅解释,而是指“凡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人都是值得学习的教师,反之就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教师”。相应地,韩愈所倡导的“师道”,也并非如今天人们所批评的那样强调教师在教育关系中相对于学生而言的绝对权威地位,而是对教师或一切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严格要求:要敢于面对种种文化颓废、价值迷失和物欲冲击,抛开个人利害得失,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继承与发扬儒家学说和伦理精神,承担起“为往圣继绝学”的崇高历史使命。至于后世所说的“师道尊严”,也远非今人所理解的对学生而言的对教师绝对权威的强调,而是对教师是否能够实践上述师道的严格要求,是历史和社会对于教师职业所提出的基本要求。2.授业和解惑———教师的基本工作授业,即传授知识、技能和形成态度———广义的知识包括技能和态度。从严格的教师定义上而言,授业是教师的基本工作。经由授业,不但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态度,而且习得道(真、善、美),并将之内化于自身。解惑,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其明白其中的道理、规律和原理,达到问题的解决。一般来说,教师的基本工作以授业为主,解惑为辅;受教育者年龄越小,以授业为主;年龄越大,则以解惑为主。授业和解惑的对象是知识与问题。知识是人类经由社会实践产生的认识成果。它可以是经验,也可以是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提炼———理论。亦即,知识的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按其获得的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按其表征方式,可分为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总体在人类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问题一方面蕴涵着知识,另一方面需要经过对已有知识的运用,创造性地得出新知识方能解决。知识与问题的这种交融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将授业和解惑结合起来进行工作,不可偏废。在古代前期,教师将自己的经验、思考和心得———知识、技能和态度,一般通过私人和小规模集体的组织形式,直接进行口述和面授,将知识、技能、态度传递给学生,学生则从师而学而习———诵读、模仿、练习、内省。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受教育者的激增,特别是官学的产生,教师的这种授业和解惑的原初形式越发显示出其局限性。因此,授业和解惑一方面需要依靠前人的知识,比如书籍,另一方面更多地注重授业和解惑的规律,例如我国汉代出现的次相授受、英国18世纪创生的导生制、17世纪创制的班级授课制。加之造纸术和印刷术在我国的发明、对外传播、在欧洲得到改进和再传播,使以书籍为载体的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得以便利,从而加速了授业和解惑之新形式的不断出现。及至当今,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的、网络的、即时的、交互的、多向的,等等,彻底改变了授业和解惑的传统局面。3.何谓当代好教师?经由上述对师道、授业和解惑的论述,我们重新阐释了什么是决定“教师”成之为“教师”的核心要义。以师道为头脑和灵魂,以授业和解惑为躯干和四肢,“教师”便可成其为“教师”。离开了师道、授业和解惑其中的一者,便断然不可称之为教师,特别是师道对于教师的至关重要性,这也是韩愈有感而发出“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和“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的根本原因。有论者指出,如果说“授业”、“解惑”是对教师的专业要求的话,那么“传道”就是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或价值要求———任何一个时代的教师,除了要有一些专业上的态度、知识、技能或能力,都必须在道德品质或价值方向上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指明他们日常工作的根本方向和意义。显然,没有专业要求,教师就不能成为一门专门的职业,而没有道德要求或价值要求,教师及其职业也就失去了它的社会和历史属性,与一般的社会职业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上述这两个方面对教师是缺一不可的,更是不能相互代替的。也正是因之,我们说一个有着高超的教育教学专业素质但却不知道为何而教的教师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更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家。相反,一个知道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意义却缺少基本的教育教学专业素质的人也很难成为合格的教师,一名真正的教育家。而且,对于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对“师道”的深刻认识和实践,会更加激起其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专业素质的热切愿望和内在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