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联系学过的课文,能说出文章结构的组成部分及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关键。2、培养作文结构连贯,过渡自然的写作能力。3、巧妙构思,学会列写作提纲。二、梳理知识分析《岳阳楼记》,列出这篇文章的结构提纲。思考:1、文章的结构主要指哪些内容?2、合理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应该注意什么?1、文章的结构主要指各部分内容的组织、配合,包括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等。2、合理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应注意:(1)开头和结尾应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精心设计。(2)在行文中要注意段落、内容之间的过渡照应。(3)在写作前应先编列写作提纲,或打个“腹稿”,精心安排各部分内容,从而组成比较严密的整体。三、感知结构古人曾经归纳过好文章结构的标准,即凤头、猪肚、豹尾。那这六个字怎么理解呢?凤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鸟的头一样美丽动人,寥寥数语而显现作者的才情功力,使人眼睛一亮,饶有兴趣的往下读。猪肚:文章的中间部分要像猪肚子一样饱满充实,内容非常详实,给人以欲罢不能的感觉。豹尾: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尾一样刚劲有力,具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作用。(一)、凤头和豹尾常见的开头方法:•1、开篇点题法•或开门见山,落笔入题,•或以提问入手,引起读者思考;•或概括总体,介绍内容;•2、形象导入法(导入主题)•或抒情起笔,渲染气氛;•或描绘环境,交代背景;•或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或回忆联想,引起下文;•或借用诗词,作为叙事的开端等常见的结尾方法:•总结全文,揭示主题;•首尾呼应,画龙点睛;•抒发情怀,动人心弦;•意在言外,发人深思;•戛然而止,干净利落等。(二)、猪肚安排层次常用的方法:•1、并列式•2、递进式•3、连贯式•4、总分式了解过渡“过渡”强调的是“前后连贯,气脉相承,通篇浑然一体”,作用是使文章言之有序。常见的过渡方式1、词语过渡。一般采用关联副词作为段落、层次及句子之间的过渡。常见的关联副词有:因为、所以、不过、但是、可是、然而、诚然、固然、因而、因此、只要、尽管、况且、正是、应该说、之所以、可以这样说、上述表明、由此可知、综上所述、正因为如此等等。2、设置悬念过渡。在段与段之间设置悬念,形成大悬念套小悬念的连环结构,也是文章过渡的一种好方式。3、设问过渡。由一层意思转换为另一层意思,这时,用一两句设问,激起读者到下文去寻找答案。文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过渡呢?⑴内容转换时需要过渡。如,写记叙文,地点转换、时间转换或事件转换时,往往需要过渡;⑵表达方式、表现方法变动时需要过渡。如,由记叙转为议论,或由议论转为叙述,由描写转为抒情,或由抒情转描写时需要过渡。四、实践练习(一)编写写作提纲1.审清题意,确定中心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3.明确中心,安排顺序4.突出中心,详略得当作文提纲的一般格式:包括题目、中心、段落安排、注明详略四部分。提纲写作要求1、作文提纲要简明、具体。2、作文提纲要体现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3、作文提纲要有一定的顺序。a.可以按时间顺序编写(早、中、晚)b.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编写(开始、经过、结果)c.也可以按人物活动过程编写(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d.还可以按照空间方位的变化编写(家里、学校、公园等)提纲举例:《背影》提纲:(一)、开篇点题。“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略)(二)、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时的情景。(1)家中惨淡境况。(略)(2)办完祖母丧事,与父亲同行。(略)(3)父亲决定送我。(略)(4)父亲招呼我坐上车。(略)(5)父亲穿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详)(三)、别后对父亲的思念。照应开头(略)(二)实践演练曾经有一个北极考察队在北极考察。队长贝德给队员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大家在记录考察日志外,每天每个人还要写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由于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不得不在黑暗、寒冷和孤寂的极夜中停留一段时间,队员们发现,黑暗和寒冷还可以忍受,只是那份孤寂压得每个人都要发疯了。这时队长贝德宣布:“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的日记,请大家依次朗读!”人们安静下来,只有朗读者在声情并茂地讲述阳光下的故事。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看到了成群的企鹅奔跑的身姿,看到了北极熊从水中爬上冰块,看到了阳光下美好的一切,心完全被美丽的憧憬和回忆占领了。根据所学,以“希望”为话题,构思一篇记叙文,要求合理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列出提纲。五、写作1.一位美国摄影记者曾经录制了猎人猎杀貂的过程。夜幕降临,猎人穿上厚厚的棉衣出发,到貂经常出没的地方躺下,假装快要冻死的样子。貂生性慈悲,看到有人卧在雪地里,就从暖暖的洞穴里跑出来,用自己的身体温暖那个佯装冻死的猎人。于是,猎貂者十分轻易地就抓到了貂。•2.你能想象吗?冬天本是枯水季节,但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却仍保持着历史上罕见的高水位,沿湖群众不得不用沙袋堆起2米多高的防洪堤。其实,何止是博斯腾湖水位上涨,艾丁湖、艾比湖的湖面也在急速扩大。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就在全球荒漠化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一贯被人们视为干旱少雨的新疆竟慢慢“湿润”起来。专家指出,气候湿润缘于退耕还林和气候转型。•以上两段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两个画面,揭示了人类对待自然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了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