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生命教育指导纲要(2014-2018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要求,全面推进我市生命教育工作,提高幼儿园、中小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不断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结合我市教育实际,制定本纲要。一、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意义(一)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是促进广大师生健康成长、素质提升及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旨在帮助师生珍视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二)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学前幼儿、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时期,对生命的体悟逐渐深刻。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其生活方式及生命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会遇到各种困扰和挑战,需要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意义,完善人格,健康成长。二是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市学校(含幼儿园)在尝试探索生命教育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此基础上需有机整合校内外资源,从组织、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和系统构架,以生命教育理念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三是优化家庭教育的需要。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优化教养态度和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到家庭教育生活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2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生命质量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实施生命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促进石家庄教育科学发展,为建设幸福石家庄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二、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开展生命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构建科学的生命教育体系,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二)实施生命教育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实际工作的同时加强课题研究、实践研究、行动研究,以科研为引领,逐渐规范生命教育的重点、内容、途径、方法、教材等。二是坚持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的原则。实施生命教育要面向全体师生,以发展和预防为主、对生命危机进行保护性科学干预为辅,三者有机结合、齐抓共管。三是坚持知识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进行科学系统的知识培养,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普及生命教育知识、增强生活体验与提升生命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四是坚持开放性和地方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开放的眼界和心态吸纳国内外生命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同时立足本土的教育历史、文化等现状,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生命教育内涵与外延。五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学校要立足本校历史传统、校情学情和原有经验,在保持稳定、继承优良前提下,应教育改革要求而发展,应生命教育3实践需求而创新,做出实效,形成特色。六是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机构等各自不同的教育作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体系。七是坚持试点先行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依托生命教育先行单位构建生命教育试点校、指导中心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同步开展、区域推进。三、生命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一)实施生命教育的目标立足于广大师生生命个体与团体的需求,致力打造以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特色的石家庄生命教育模式,实现以下教育目标:一是优化生存状态。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自护与救助技能,懂得卫生保健知识,认识生与死,树立科学的生存观;在安全、信任、自由的成长环境中,体验生命的珍贵。二是提升生活质量。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实践能力,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倡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互为生命支撑,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体验爱与被爱。三是实现生命价值。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进行生涯规划,拥有健康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生命潜能,为家庭、集体和社会作出贡献,体验需要与被需要以及实现价值过程中的幸福和高峰状态,从而树立积极的生命观。四是维护生态和谐。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与可贵,敬畏生命,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界所有生物生存与健康的权利,体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培树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将其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中,营造全员参与、全程跟进、全方位实施生命教育的氛围。4二是整体规划和构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生命教育的管理制度、内容序列、评价体系等,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生命教育理论架构。三是探索实施生命教育的方法、策略、途径、载体等,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建生命教育新模式,推出新举措。四是提升教师和家长实施生命教育的意识、理念和操作能力,积极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提升其职业价值感和幸福感,促进自我生命觉醒,自觉将生命教育理念运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五是探索生命教育的石家庄模式,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突出实践性特点,深化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效。四、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生命教育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做到循序渐进,相互衔接。(一)学前阶段生命教育主要内容认识常见的安全警示标志,初步形成安全意识;认识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懂得自我保护;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喜欢参加游戏活动,动作协调、灵活;尊重父母与长辈,乐意与人合作与分享,学会倾听和表达,守规矩,懂礼貌;逐渐培养阅读兴趣,能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了解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懂得珍惜和节俭,有初步的环保意识。(二)小学阶段生命教育主要内容认识常见自然灾害,了解家居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常见传染病等常识,懂得如何防止侵犯,掌握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培养良好兴趣爱好;培养真诚友好的交往品质,学会尊重与体谅,以礼待人,与同学、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初步认识个人与集体、家庭的关系,建立集体荣誉感与家庭责任感,懂得感恩;初步了解劳动的价值,积极面对失败与困难,学会劳逸结合;认识自我的独特性,喜欢自己,了解性生理卫生5与生命孕育知识,建立并维持良好异性同伴关系;认识生命的独特性,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爱护周围环境,爱惜资源。(三)初中阶段生命教育主要内容了解常见的安全事故和生活中安全隐患的应急处理方法,掌握逃生自救和救护他人的措施;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认识毒品、艾滋病等的危害,拒绝陋习,崇尚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理性对待外界评价,悦纳自我;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积极与老师、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时间管理和情绪调控的基本方法,辩证认识和积极对待挫折与压力;初步理解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培养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认识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尊重和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了解生态危机,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四)高中阶段生命教育主要内容具备发现、辨别和预防生活中安全隐患的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求救、自救、互救技能,树立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意识;认识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逐步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负责的观念;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人际关系状况,妥善处理人际矛盾与冲突,强化沟通能力和利他行为,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知识,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进一步提高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认识个人在集体、家庭和社会中的权利与义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自觉履行公民责任;树立生态伦理观,理解人与自然、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自觉在生活中善待自然、优化环境、珍爱所有生命。五、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在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的建设与使用、专题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师资队伍的培训与考核等基础上,从生命的高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实施启动达标校、示范校创建工作,找到新的增长点和深化点。6(二)将生命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者及所有教职工都应全面了解并践行生命教育,将关爱生命的思想与情怀融入日常行为,在班级建设和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情感、个性、品德、能力等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亲子、家校关系,从而满足学生的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三)打造凸显关爱生命的学校文化。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打造各具特色的生命教育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景观、规章制度、文体活动等教育功能,形成充满生命关怀的教育生态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激发追求并实现生命价值的内在动力。(四)创新生命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建立生命教育实践基地,并根据基地特点研发特色课程,做到有教案、有效果、有评估,此外要积极探索研学旅游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生命、在体悟中内化品质,不断提升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知。(五)开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通过生命教育专题课、选修课等,使学生对生命知识有全面系统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此外要不断探索不同学段教法,幼儿园和小学提倡以游戏和活动为主,重在营造关怀、尊重的氛围,初中以自主参与活动为主,重在认识调整和品质内化,高中以研究性学习为主,重在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六)开展生命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和卫计委、体育局、公安局、禁毒委等相关部门和专业学术团体的合作,将生命教育与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等有机整合,通过班团队会、兴趣小组、社团、广播、节日仪式等途径,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育情境中感悟生命。(七)构建家校共施的教育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途径开设专题课程,普及生命教育基本知识和理念,帮助家长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优化教子观念和方法,指导和推进家庭实施生命教育,从而形成家校联盟,为学生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环境。7六、生命教育的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市、县(市)区、学校三级管理和指导生命教育的组织网络、专家委员会,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生命教育长效机制,学校要建立校长负责制,设有专兼职教师,加强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积极探索生命教育评价制度,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和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对开展生命教育情况进行实绩考评和评估,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督导和发展功能。(二)加强经费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师资培训、课题研究、教材研发和普及推广等方面给予经费保障。(三)加强师资建设,开展分层、分级、分梯队的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有关生命教育基本知识、必备能力的基础培训;对心理辅导教师加强生命科学和教育的培训;对班主任加强人文关怀和家庭教育的培训;对生命教育课程教师进行系统的生命理论和教法的培训。(四)加强对教师的生命关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实施“幸福园丁工程”,为教师释放压力、维护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五)加强资源整合。多方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生命教育资源,加强软件建设,研发网络课程、教学课件、音像制品、图文书刊等;加强与文化、卫生、医疗、体育等部门联合,选建生命教育基地;加强国际化合作与校际间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理念。(六)加强科学研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逐步健全市、区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