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就《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答记者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就《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答记者问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8日文章来源:办公厅《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年-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在经过多轮论证和修改之后,以国发「2011」47号发布实施。这里,我们就大家关心的几个主要问题做一简要的解答。1、《规划》编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十一五”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已进入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国际环境呈现新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深远,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有所加大;全球信息网络、生物、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正在酝酿新的突破,发达国家纷纷加紧在新兴科技领域前瞻布局,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化生产方式变革不断加快,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柔性制造、虚拟制造等智能发展模式日益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挑战和压力。另一方面,国内环境呈现新特征。“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内需主导、消费驱动、惠及民生的一系列措施将较大地改善居民消费意愿,推动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市场逐步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经济体制活力也在进一步增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这些将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随着能源资源刚性需求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对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国务院总体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资委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了本《规划》。目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出台的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已经到期,全球和国内经济增长又面临下行风险,《规划》的发布实施,对于稳定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是怎样的?答:《规划》编制工作,主要经历了前期准备、初稿起草、意见征求和论证衔接4个阶段。一是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2月-8月)。从2010年2月开始,我们组织部内有关司局、部属单位、有关科研院所启动了《规划》前期准备工作,先后开展了45项重点研究课题、42项一般研究课题和11项部省合作课题研究;成立了《规划》起草组和专家顾问组,制定了《规划》编制大纲和工作方案;并向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多方面征集《规划》思路和建议,为《规划》编制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初稿起草阶段(2010年9月-10月)。2010年9月,《规划》起草组正式启动初稿编制工作。一方面,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就“十二五”面临形势、总体思路、指标体系、重点任务、实施机制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另一方面,进行了多次集中讨论和审改,确立了规划框架和基本思路。在起草组成员单位的支持与配合下,于10月初形成了《规划》(初稿)。三是意见征求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3月)。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召开了部际规划工作会议,就规划编制大纲和基本思路听取了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相关起草部门的意见。《规划》(初稿)形成后,先后在南京、南宁和北京召开了3次片区规划座谈会。2011年1月下旬,征求了起草组成员单位意见,并对《规划》文稿作了修改和完善。3月份,根据全国“两会”精神,对《规划》文本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四是衔接论证阶段(2011年4月-7月)。2011年4月初,我部组织召开第二次专家论证会,形成了专家论证意见。根据论证意见,对《规划》作了修改完善。之后,《规划》进一步送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安监总局、税务总局、统计局等30个部门进行衔接,并根据各部门反馈意见对《规划》文稿进行了修改。6月中旬,在《规划》会签过程中,我们又根据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对《规划》文稿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形成了送审稿。在2011年7月以后,《规划》进入报批审定阶段。经国务院统一,近日以国发「2011」47号文件发布实施。3、《规划》第一次将整个工业领域作为规划对象,有哪些突出特点?答: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把整个工业作为规划对象,并且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中长期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突出了主题主线。当前,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粗放型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规划》突出体现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任务,着力促进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基础上,为建设工业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二是明确了主攻方向。未来五年,我国工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于下更大力气优化产业结构。《规划》提出,要正确处理好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等的重大关系,聚焦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两化融合、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品种质量、产业基地建设等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改善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促进了融合发展。《规划》突出体现了融合发展的理念,既着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又着力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注重增强产业发展的协调性;既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又着力加快发展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更加注重促进产业的融合互动;既着力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又着力发展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和产品,更加注重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既着力提升现有国防军工企业武器装备水平,又着力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的互通、互补、互动发展,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四是强化了可实施性。为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确定了一批影响重大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专项,如实施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十二五”技术改造专项工程、工业节能降耗减排专项。同时,明确了规范市场准入、促进兼并重组、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健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提出了财税金融、扩大内需、“走出去”等若干政策取向,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4、工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答:根据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我国工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认为,转型就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制造转型、服务化转型、内需主导及消费驱动转型;升级就是全面优化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促进工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提升,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工业转型升级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必须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基础上,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工业强国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5、《规划》对“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哪些总体要求?答:《规划》提出,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坚持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正确处理好工业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重大关系,改善和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第二,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促进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第三,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广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第四,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第五,坚持把提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改造提升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第六,坚持把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内需外需均衡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推动宏观调控手段向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转变。6、《规划》提出“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要实现哪些主要目标?答:根据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第一,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第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一倍,攻克和掌握一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产业核心技术。第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高。第四,信息化和军民融合水平显著提高。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70%,大中型企业资源计划(ERP)普及率达到80%以上。军民资源开放共享程度进一步提高,军民结合产业规模显著扩大。第五,质量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工业品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品、药品等民生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第六,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工业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7、“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确定了哪些重点任务?答:《规划》共提出以下八项重点任务: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紧紧抓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个关键环节,着力支持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健全产业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二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注重把技术改造同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流程再造、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三是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支撑信息化的技术及产品,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创新信息化推进机制,全面提升工业信息化的层次和水平。四是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促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工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走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本质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