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三年翻番计划doc-太仓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共太仓市委文件太委发[2010]1号★中共太仓市委太仓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工业经济“三年翻番”计划的意见》的通知各镇党委、政府,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新区党委和管委会,科教新城工委和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委办局,市各人民团体,各直属单位,健雄学院:现将《关于实施工业经济“三年翻番”计划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太仓市委员会太仓市人民政府2010年1月19日关于实施工业经济“三年翻番”计划的意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和优势。只有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才能有效地积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增加就业岗位和居民收入,进而为城市化的推进、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必须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强化“工业立市”的理念,通过实施“三年翻番”计划,推动工业经济规模和实力的快速提升,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落实工业经济“三年翻番”目标,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工业经济“三年翻番”的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按照发展创新型工业的要求,坚持转型升级与总量扩张、开放型经济与民营经济、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兴产业与提升传统产业“五个并举”,到2012年底,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比2009年翻一番,年均增幅在26%以上。1、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实现年产值百亿元企业零的突破,力争达到两家以上,超5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50家以上,超亿元企业200家以上。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力争到2012年,重大装备制造业产值比2009年增长100%以上,电子信息产业比2009年增长150%以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比2009年增长20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25%以上。3、产业园区更具特色:港区新建成3—4个产值百亿元以上、产业特色鲜明的“区中园”,新区新建成1—2个产值百亿元以上、产业特色鲜明的“区中园”,各镇都要建设新的特色产业园区。4、名品名牌继续突破: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5只以上,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70只以上,力争实现中国世界名牌产品零的突破。5、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再建成3—5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工程)中心,新建成2—3家具有一定层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R&D投入占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1.5%,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家。6、节能减排成效更好: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逐年下降,工业主要污染物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十一五”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之内,建成1家节能与循环经济产业园、1家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试点和示范企业累计达到50家。二、实现工业经济“三年翻番”目标的推进措施1、坚持发展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两手齐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突破发展五大新兴产业。研究分析相关产业的现有基础、发展趋势和机遇挑战,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推动,力争使五大新兴产业达到有明确发展方向、有相应发展载体、有龙头企业支撑、有产业链相互配套的目标。生物医药产业紧跟国际先进生物和医药技术发展潮流,加快自主创新特别是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构建药物生产、研发和酶产业三大基地,尽快形成新药临床前试验、酶制剂、头孢类抗生产素生产、中间体和原料药研发生产外包、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五大特色。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物联网、高性能环保型电子材料、新一代移动通讯、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大型软件开发等产业,在壮大产业规模的同时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新材料产业重点加快有机氟、高分子合成新材料、重大基础设施用特种材料等产业的发展,争取一批企业的产品挤进大型工程或装备的供应链。新能源产业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历史机遇,以提高新能源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水平、增强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坚持政策推动、项目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科技创新支撑原则,把我市的风电装备制造、太阳能光伏产业培育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重大装备产业围绕海洋工程、石化装备、汽车整车、电站设备、纺织机械等重大装备,加快项目引进和产业升级,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力争在产业规模、高附加值产品、成套和总集成能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巩固提升五大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带动,在进一步扩张产业和企业规模的同时,力争使大多数骨干企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石油化工产业重点是依托已通过区域环评且环保设施完善的化工集中区,加紧芳烃、烷基苯等项目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快中化产业园建设。纺织化纤服装产业重点引导申久、香塘等企业抓住时机,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提升加弹产业发展层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后道织布、染整等产业延伸。以雅鹿等企业为龙头,采用先进设计、制作技术与设备,推进产业国际化、企业集团化、产品名牌化。精密机械产业以舍弗勒等企业为龙头,围绕汽车、航空等相关产业的需求,引进满足高性能、高精度、高效率要求的专用精密成套设备生产线,使我市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精密机械生产基地。金属加工产业将加工和仓储、物流配送统筹发展,探索发展主要品种的交易平台和询价中心,增加产业发展的资金流。电力造纸产业重点引导华能等电力企业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加快发展单机100万千瓦以上机组,在适度增加我市电力企业总装机规模的同时,提高单位煤耗发电量。加快玖龙纸业五期项目建设,尽快打足产能,提高产品占有率和附加值。2、推进“两区”和乡镇联动发展,调整优化载体布局。加快实施工业载体发展“2+5”战略,制定各类载体的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优化开发区体制,实现两区、各镇错位互动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一是港区加快培育临江工业的集聚区。按照联合大集团、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基地的思路,加快实施浏家港3.2公里围滩工程和新太海汽渡上游1.8公里围滩工程,有序推进8平方公里先进制造业二期、2平方公里浮桥配套区、2平方公里物流园区、3平方公里新港城核心区、3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区和5平方公里重装备园区的规划建设,三年内完成“拓展30平方公里”的目标,建成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打响“园中园”品牌。加强太仓港产业岸线的调整争取,完成港区石化区区域环评的调整工作。通过功能规划和资源整合,争取由保税物流中心向保税港区拓展,实现政策叠加。加强产业政策对接,争取省级乃至国家级的产业布点,着力在沿江地区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重型装备、润滑油等5—6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园区。二是新区以发展都市型工业为主体加快三期开发。加快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完善规划方案,不断健全金融、商贸、文化、信息服务机构以及商务写字楼、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为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精心完善二期产业布局,启动三期规划建设,按照打造“高、精、尖”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东至石头塘,南至江南路,西至沿江高速公路,北至苏昆太高速公路,规划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的新区三期区域,三年内完成9平方公里启动区建设,重点发展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等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要突破发展新一代移动通讯、物联网等先进电子信息技术。三是各镇加快推进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建设。通过加强规划、制定推进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乡镇工业集聚区载体规划建设,为吸引先进制造业集聚、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打好基础,鼓励各镇工业园主动与上海、浙江等地对接,加强与先进产业基地协作配套,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力争三年内各产业园实现产值超百亿元。城厢镇把南郊工业安置区作为新的开发区,着重打造光电产业园;沙溪以台资科技创新产业园为重点,加快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上取得新突破;浏河以巨能等企业为龙头,在339省道以南区域突出打造机电产业园;璜泾镇以沪浮璜以东区域为主,结合化纤产业链两端延伸的目标,打造以雅鹿为龙头的品牌服装生产基地,进一步做响化纤加弹第一镇品牌;双凤镇以苏昆太高速以南区域为重点,加快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步伐。浮桥、陆渡两镇分别按港区、新区的统一规划,发展配套产业,加快一体化进程。3、注重招商选资和技术改造“双轮驱动”,切实增加工业投入。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关键要靠增加投入。今后三年,全市工业性项目投资要在650亿元以上。一是强化招商选资。抓住跨国公司调整生产布局时机,做好欧美等区域招商。加强与央企对接合作,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重大项目。抢抓对台直航和打造“对台自由贸易港区”机遇,重点引进新兴的电子信息、物流等产业。主攻以上海、浙江、深圳等为重点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采取有效措施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各类资源向招商倾斜,加大招商奖励力度,优化招商服务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开展定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鼓励“以外招外”、“以商招商”,提高整体招商效果。力争三年引进实施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招商引资项目投入325亿元以上。二是重抓企业技改。把现有企业技改投入放到与新上项目同等重要的位置,引导企业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引进、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提升发展优势产业。力争三年内列入十亿元以上企业培育计划的企业80%都新上技改项目。力争新上投资1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0个以上,5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技术改造项目投入325亿元以上。三是加快项目建设。紧紧抓住当前,协调组织好各类项目建设要素,引导投资者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推动中建材装备制造及太阳能太仓基地、奥特斯维太阳能光伏、惠生重工海洋工程、致君万庆新型抗生素、德威新型电缆料、益方动力发动机、新宝谊钢管等一批重点项目尽快落地建成、早日投产达效。4、实行做强骨干企业和壮大产业集群“首尾呼应”,凸现工业经济的骨干支撑。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和规模企业培育专项行动计划,对全市工业企业中规模领先、行业领军、发展势头较强的企业,引导其按照规模化经营、专业化协作的要求,尽快做大做强。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全省百强企业零的突破,5家企业进入行业前3位。一是实施科学引导。鼓励企业在做大做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适时选择进入关联行业和高成长性行业,以多元发展谋求裂变增长。引导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运用证券资金做大企业规模,其中本地企业上市3家以上。要培育一批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在国内同行处于优势地位、掌握行业发展话语权的“地标型”企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带动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实行重点支持。继续实行市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制度,增加发展要素配置,帮助进行市场开拓,将政策资源进一步向“百强企业”集中,形成“市里重抓产值十亿元以上企业、区镇重抓产值亿元以上企业”的格局。对有重大发展目标、重大带动效应的企业,可以实行“一企一策”。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开展“太仓市特别贡献企业管理者”和“太仓市管理创新示范企业”评比活动,每年评出十位优秀企业管理者和十家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实行舆论宣传、授予荣誉、服务优待,让优秀企业家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四是以大企业为龙头带动产业发展。对在本市特色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能引领整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要给予重点支持。对在本市范围内寻求配套协作、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市企业的产品作为配套的企业,市财政按其采购额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要主动走出去搞好对接,广泛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集聚一批优质项目,形成“拥有一个、引出一串、带动一片”的扩散效应。5、瞄准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两大方向,引导我市工业更好地迈向新型工业化轨道。一是加大企业创新载体建设。加强与重点大学和研究所的合作,围绕主要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技术创新,建成一批为企业提供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等一条龙服务的产学研合作载体。鼓励企业建设创新载体,对建成省级以上技术、研发、工程中心的给予奖励。二是组织实施重点创新工程。重点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80%以上。完成5个重大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培育5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积极推进行业共性、关键性、配套技术开发,深入实施专利和标准化战略,推进创新成果的加速转化。三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进一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