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物理教师的备课,进修和科研(1)(P201第十章)物理专业2010级本科班☆2013年春季物理教学论第十三章物理教师的备课,进修和科研(P201第十章)教学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根据前述各章的有关各项教学原则、方法和经验,经过周密的思考,认真进行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认真备课,一丝不苟地上好课,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是每一位中学物理教师的职责和基本功.§13。1物理教师的备课(P201)备课指教师在上课前的全部准备工作。要完成教学任务,须做大量准备工作,备课关键环节,备课包括学年、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通常所说备课指教师最经常的工作。一般讲,备课包括两个层次的工作.第一是统观全局,从“宏观”上考虑制定学期(或学年)的教学工作计划;第二是深入章节,从“微观”上考虑制定课时(或单元)教学计划方案(即教案).备课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备课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基础与保证.因为物理教师要全面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物理知识,开发中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能力,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每一节课的教学去实现,因此只有备好课,完成每节课的预定目标,总的教学任务的实现才有可靠的保证.正像打仗一样,军事上最忌打无准备之仗,教学中也绝不允许上无准备的课,或者准备不充分的课.其次,搞好备课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从前面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要想发挥主导作用,关键是如何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制定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并且通过课堂教学、课后指导,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等环节付诸实施.这都需要通过认真地备课来实现.再者,备好课也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具体讲,备课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学习“课标”,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编写教案.教师备课方面: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具体确定教学方法,简称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三备)。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知识、备实验、备习题等);备学生(分析研究学生);备教法(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知识是基础,学生是对象,方法是桥梁,三备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作为新教师,更应该根据中学物理课程中知识、对象与方法的特点认真做好备课工作.物理教师备课流程图,即备课的程序如图13—1所示.13—1一.备教材备教材并不只是通晓教材内容(当然这是也是必要的),而应在通晓基础上进行对教材的分析和钻研。教学过程存在多种复杂的矛盾过程,因而备课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备课时不能教一课,备一课,这样将使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木,不利于对学生的整体培养,因此应当做到:⒈首先统观全局,在学习物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浏览全书,了解教材在编写上如何体现“课标”精神和课程理念,对全书有一个总体认识;⒉从全局到局部,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的内在联系上认识某一课题在单元或一章中所处的地位,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不基本实验,基本方法等;领会教材的系统性和思想性,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整体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注重创新教育。注意:⑴统观全局,了解整个系统轮廓,和前后教材之间联系,这样才能做到前后呼应,避免脱节和重复。⑵不仅重视基本知识,更应重视基本方法和教学过程,重视科学精神培养和创新精神教育。⑶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发挥物理实验在探究教学中的作用设计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索的实验。开展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实验应能准确展示所研究的物理现象,力求鲜明生动,富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其次应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特点,掌握分析和排除误差的方法。⒊具体分析,确定某一课题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和这一课题所要采用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设计。⒋组织安排教学过程,具体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应用。⒌研究在教学中如何体现物理课程教学理论。新教师缺乏经验,不善从不同角度剖析教材,对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认识不足,认为教材浅、少,而不适当加深、拓宽内容,使学生接受不了。除教材知识内容,实验内容,还应对课本上例题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还应博览群书,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居高临下地剖析教材和掌握教材。注意:不能以“教参”(教学参考书或参考资料)代教材。二.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主人,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和引导人,教学的成败与是否得法,就在看教学的内容、方法、形式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备学生,即调查了解学生的情况,需了解的方面有许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尤其是准备知识掌握情况和所具有的学习能力;〈智力因素〉⒉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认识和学习情绪,心理障碍等品质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态度,学物理的想法,养成的学习习惯,如何对待学习中的困难,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及个性上的明显差异等等。初中生思想活跃,情绪不稳,好奇好动。高中生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有比较明显的学习目的性。(参见教材P202)教师只有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启发式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与思维规律进行认真的分析(前面第五章已详细论述,不再重复).这是备课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是在高一新生,上课前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一是学生的来源以及原来所在中学的师资及实验条件如何;二是原来学习物理知识的水平如何,与物理密切相关的数学、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如何;三是了解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况如何,例如班级的学习风气、纪律情况,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与习惯、兴趣爱好、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家庭情况等;四是了解男女生的比例,以及个性差异.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才能为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奠定可靠的基础.了解学生可以通过摸底测验,问卷调查,个别谈心,与班主任、原任课教师交谈,必要的家访等多种形式进行.三.备方法备教学方法,即①如何看待教学活动;②如何看待学生应当综合考虑,进行课堂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指导和引导,让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任何方法都是可取的。同一个问题可有不同提法和不同解法,同一个实验可有不同进行方式。物理新课程改革要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科学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进行科学评估,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养成即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13.2制定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做任何工作都应该有计划性,教学工作也是如此.为了防止教学工作的盲目性,使教学工作高效率地顺利进行,教师接受了教学任务后,应该先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分析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订教学工作计划.一、学习物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关于物理课程标准(或物理教学大纲)已在前面有过阐述,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说,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大纲)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通读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大纲)的字词语句,重要的是着重在领会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大纲)的意图,在了解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各项要求的内涵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体会到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大纲)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只有认真学习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大纲),才能正确地去贯彻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大纲).二、分析与钻研教材分析与钻研教材是对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备课的首要任务,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教师钻研教材要经过“通读—精读”两步.1.通读教材是基础通读的目的是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体系与结构,也就是教材章节的安排顺序,各章节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的选择与阐述方式,以及物理学方法等.为精读及进一步细致分析教材写好教案打下基础.有关教材的内容、结构、体系问题,还可参阅本书第二章.2.精读教材是关键教师在精读教材中应反复推敲,深入考虑以下问题:(1)教材各章节中讲述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2)教材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理论,哪些不够透彻;(3)教师准备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估计学生问题,学生学习的障碍是什么;(4)怎样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5)教学中需要作哪些演示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什么(6)每个插图、图表的物理意义及作用;(7)如何处理例题和习题;(8)如何掌握前后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9)教材中联系生活、联系生产的内容等等.特别要强调的是,精读时还要熟悉实验.因为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实验可以为学生学习物理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总结规律.要注意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特有的手段,必须充分利用,努力发挥它的作用.教师备课时必须认真准备、反复实验,达到操作纯熟,效果明显的程度.而且要保证实验的成功,防止发生意外的故障,以致束手无策,影响教学效果.一些易损易坏器件还要准备好备件.对于要通过测定数据总结定量关系的实验更要事先准备好,以免误差太大,造成学生的不信任.另外,何时做实验,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如何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等,都要事先充分考虑好.还要演算习题: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把教材中的所有习题全做一遍,了解每一个习题的作用(巩固概念应用规律解决问题、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难易程度,以便有目的地布置作业.习题可做成习题本或习题卡片.其上可做一些记录,如一题多解的方法,学生易于出现的错误等等.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为了真正掌握教材所涉及的知识,教师还要阅读参考书。有人把教师应该掌握的知识与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比作“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也就是教师的知识容量要大大超过教材,而且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充实与更新.如果教师只限于阅读教材是不够的,还应该适当阅读一些参考资料或其他类型教材,以扩大知识面,吸收更有效的教学经验,而且可以及时选择深浅适当的知识以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三、了解学生教师只有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启发式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与思维规律进行认真的分析,这是备课中的重要环节。高一上课前还要从以下方面了解学生:一是,学生的来源以及原来所在初中的师资及实验条件;二是,原学习物理水平如何,数学、化学等其它学科基础如何;三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况如何,班风、纪律,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方法与习惯、兴趣爱好、克服困难毅力等四是,了解男女生的比例,个性差异等.这样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才能为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奠定可靠的基础.了解学生可通过测验,问卷,谈心,与原班主任、原任课教师交谈,家访等多种形式进行.四、教学工作计划在前述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对一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安排,一般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确定学年(或学期)总的教学目的要求:根据物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学年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内容包括:(1)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2)应培养学生哪几方面的能力;(3)通过哪些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安排教学进度:根据物理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规定的总时数,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对全年(或学期)的教学进度作大致的安排,提出各章或各单元课时数的分配.同时要留出复习、考试及一定的机动时数.3.各种实验的安排: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边讲边实验,课外小实验的内容、次数、时间都要事先考虑,适当安排.4.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