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二编--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第十四章-概论(08级)2011.5.17.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编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第十四章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概论物理系物理专业2008级本科班☆2011年春季物理教学论第十四章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概论(P220)一、目的意义:⒈意义:教材分析是备好课和上好课的前提,对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十分重要。⒉教学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课题的专题分析,懂得怎样确定符合学生实践,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逐步训练,培养分析、研究教材和进行教学的能力。二、基本要求:⒈认识教材地位和特点;⒉把握教材内容深广度;⒊明确教学目的;⒋分析教材重点和教学难点;⒌研究并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具体应做到:①钻研物理课程标准或物理教学大纲,领会教材编写意图;②分析教材纵向联系(与小学自然科学和大学物理间、与前后教材之间的联系),横向联系(与日常生活、生产技术,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及进行多向分析。③从教材科学性,思想性,从教材内容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或多因素分析。三.分析的顺序:⒈先进行各大部分的总分析(如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等部分);⒉大单元分析(如运动学、动力学、流体力学、电流定律等等)与章的分析;⒊小单元分析(由一章中的几节组成)与节的分析(课题分析)。四.教材分析部分的教学要点:⒈不论课程改革和教材内容体系如何改革,物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等)是不会改的;⒉不可能对某套物理教材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只能选择其中若干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示例;⒊不同的教材类型,分析侧重点有所不同;⒋分析教材的深度、广度不受现行大纲和课本限制;⒌对物理概念、规律居高临下,作出分析;⒍对教材教法分析的内容,并非都要直接对中学生讲授,应做到:“厚积薄发”;⒎教法的确定除熟悉教材外,还应了解学生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但还没有确定的教学对象,主要根据学生一般特点来考虑,侧重知识点的分析。⒏教学方法建议,只能从原则上分析阐述课堂上应随机应用。§14.1分析教材的目的、意义一、分析教材是教学和备课的需要教材,广义地说,是指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应用的各种资料,包括诸如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习题集、实验册以及配套的音象资料等等.狭义地说,通常是指教科书.本章主要针对教科书而言.它不仅依照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提供教学内容,成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主要来源,体现了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选定教材后,它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对教学过程的安排起着知识载体、教学指导的作用.教材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编写的,而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又通过教材的内容选择、编排和表述来体现.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才能明确编写者的具体意图,进而在教学中贯彻实现,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教材中所讲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按照一定的体系来安排(详见本书第二章).通过教材分析,认识某一部分知识在整个课程和教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与其它部分的联系,这样,才便于把握教材的重点,便于设计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教材又是为学生的学习而编写的.教学过程离不开知识的传递.在没有进行教学过程之前,教科书上或教师头脑中的教学内容,都处于知识的储存状态.要使它们获得可传递的性质,就不仅要分析教材内容、结构和重点,还要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明确教学的难点和关键,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把教材结构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以期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思想、意志、情感等的教育发展过程.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弄清楚和挖掘出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和能力要求,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由上可见,进行教材分析,同时也是在酝酿教学过程的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教材分析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它是备好课的前提,是进行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二、分析教材是选择教材的需要我国的普通中、小学教材,过去基本上只有全国统一编写的一套.但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环境复杂,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一套教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适应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我国的中、小学教材将在统一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多样化.将要编写和审定不同层次、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教材,供不同地区、各类学校选用.比如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编写的物理新课程教材,全国就有“人教版”、“上科版(司南版)”、“北师大版”、“江苏版”、“广东版”等多套,还有其它的试验教材和综合理科教材.而为适应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和多种办学模式需要,已经有多种不同版本的三个系列(理、工、文)教材陆续出版.首先解决选择教材的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特点等诸方面因素来选用最合适的教材.选定了某一种教材(或按规定使用某种教材)后,在教学中也可以同时参考其他教材,以开阔视野、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本地区选择“司南版”)为此,就要对各种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和对比,弄清它们各自的编写目的、适用对象、程度份量、结构体系和特色,以便于选择和使用.总之,对教材的分析,是选择教材和备课的需要,是教师驾驭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能力的基础.进行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即使对于有经验的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分析教材的能力、重视教材的变化与更新,以便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教材建设作出贡献.§14.2分析教材的依据一、分析教材的基本依据物理教材不同于一般的物理著述:它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编写的;它的内容是从物理学知识总体系中挑选和提炼出来的;它是为学生学习而编写的,它的结构体系必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分析教材最基本的依据应是这样三个方面:教育目的与教学要求;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1.教育目的与教学要求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它的任务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和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各科教材都必须围绕这一总的教育任务,全面体现这一总的教育目标.把握这一总目标才能从总体上把握或判断教材的方向.进行教材分析时,应首先从这里着眼,分析教材在内容选择、程度要求及编写上是否符合这一总任务的要求,是如何体现总的教育目的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2.学科体系,即物理学的知识结构人类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不断加深,逐渐形成科学体系.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最基础学科,在它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两大部分的知识内容和逻辑体系,其中充满着丰富的物理思想和方法论,对其它学科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点、方法都有重要影响.中学物理教材内容,是整个物理学知识最基础的一部分.只有认识物理学科总体的结构,并在这一背景下分析中学物理教材,才能明确各部分教材内容在物理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才便于居高临下地深刻理解教材中各部分知识内容,以利于融汇贯通,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也便于从发展的观点掌握知识,以避免教学中的绝对化和片面性.3.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和认识规律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学生则是认识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作用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如果找到联系,则发生同化或顺应过程,这时,学生将知识信息纳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或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和认识规律分析教材,才能判断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否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适应,以及是如何适应的;才便于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具体安排,做出恰当的处理;才能从教育和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把握教材,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能力、方法的要求;也才能在教学中合理掌握对学生的要求,使教学过程更好地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收到更大的教学效果.二、分析教材的直接依据——“物理课程标准”(或“物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所制定的学科教学指导文件,在我国由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正是依据国家教育目标和学科教学目的要求,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认识规律而制定的,是这三方面因素有机结合的体现.它既是编写教材和指导教学的依据,也是评价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分析教材的直接依据就是各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钻研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按规定进行教学.§14.3分析教材的方法一、从教材编写意图和特点入手、贯彻始终物理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指教材的编写者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教材时的具体指导思想,即教材是编给什么人读的,教学目的要求是什么,程度和份量怎样,按什么理论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企图体现什么风格特色等等.它决定教材的总方向,并决定教材的内容选择、体系安排,甚至语言特色、图文形式.抓住了它,就是抓住了根本.由此出发分析教材,才能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对教材的分析才能全面、深入,对教材的选择才能切合需要,对教材的处理才能准确得当.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不只在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时要注意作为根本,而且在分析局部和各个章节时,也时时不可忘记,无论整体或部分,都要受总的编写意图指导.有的教师只重视教材中个别讲法如何,对教材编写意图和特点注意不够,这样,往往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由于思路不开阔,教学中容易照本宣科,使教材的优点得不到充分发挥,缺点不易弥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相结合分析教材应当按照:全书→各部分→大单元→章→小单元→节等层次,由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地进行分析.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做到胸中有全局.这就是:从教材本身说,认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安排,明确教材内部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弄清知识的源与流、因与果,也就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知识的主干和枝叶、核心和扩展,也就是明确教材的重点、关键;明确教材如何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步步深入地展开教学内容.从教材外部说,要注意教材的纵向连接,即注意初中与小学自然课的衔接,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以及高中与大学有关课程的衔接等等;还要注意物理教材及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学生学习物理需要其它学科必要的知识准备或配合,如数学工具,化学知识甚至语文和外语知识等.同时,物理课的某些内容,也为其它学科做必要的准备.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从总体上把握住教材的要求、结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中真正做到难易适度、负担合理.其次,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要求和特点.掌握了整体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再深入研究每一部分教材.而每一部分教材又都需从整体高度来认识,以整体为背景,明确各部分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作用,某一部分与其他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比如,前面为后面做准备、埋下伏笔,某一部分的知识是前面有关知识的扩展、延伸等等.这样,才能从全局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处理具体章节的知识,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铺垫恰当,繁简适度,要求合理.从总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整体和局部也是相对的,分层次的。整个中学教材是整体,初中、高中则是局部;高中教材是整体,力、热、电、光、原等各大部分则是局部;力学作为整体,各章就是局部;对一章来说也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等等.运用整体与局部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于各层次都适用.应当逐层深入,按照教材结构进行分析直到每一节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它们本身及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都弄清楚了,对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也就更深入一步了.实际上就是经过这样的分析与认识,才能形成对教材整体结构的认识.三、把对教材的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的分析结合起来我们讲过了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对知识,我们这里主要是指狭义的知识,即物理学的理论知识体系,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是物理学发展中的灵魂,物理教学效果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使学生学到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而能力和情感,是在取得知识和运用一定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又影响和制约着知识的掌握和方法的运用过程.能力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开发新知识,创造新方法的本领.可见,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学科知识,还必然伴随有方法的传输、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教育,并做到它们之间的有机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