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链详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光伏产业链浅析目录•光伏及光伏产业链概述•光伏产业链及主要行业风险•光伏产业主要政策•光伏产业主要上市公司光伏及光伏产业链概述光伏(PVorphotovoltaic),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powersystem)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指通过各种技术和工艺环节生产出太阳能电池,并将太阳能电池经过串并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形成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再配合功率控制器等,形成光伏发电装置的产业链。技术路径类别细分优缺点应用状况光伏发电光伏电池发电晶硅优点:技术成熟、转化率高(~20%)、良品率高(95-98%)主流技术,整个市场需求90%。由于中国晶硅和电池模组生产商的激烈价格竞争,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价格不断下滑,发电经济性显著提高,成为光伏发电主流技术缺点:污染较大薄膜优点:薄膜电池用材料少、制造工艺简单、耗能少、可大面积连续生产,弱光响应性好,可以涂在建筑、玻璃表面重要技术方案,整个市场10%缺点:设备投资较高、良率较低(60%),转化率低(~13%)聚光光伏发电优点:用金属、玻璃替代半导体光伏面板,降低成本,便利散热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示范项目光伏产业概述太阳能开发潜力巨大(GW)光伏发电就地利用、建设灵活光伏产业与其他能源比较:光伏产业概述光伏产业的整个链条分为:上游的硅料、硅片环节;中游的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的应用系统环节。从产业结构来看,光伏市场呈倒金字塔型,涉及的企业数量依次大幅增加。从利润结构来看,上游的硅料生产获利最高,下游应用端的收益也非常稳定。中间端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的附加值较低。光伏产业链示意图光伏产业链介绍上游的制造业将继续沿着去产能、兼并重组的方向发展:在毛利率处于低位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无法与龙头企业相抗衡,退出竞争成必然。大者愈大。但行业整体回暖仍需时日。下游的电站建设成为新的亮点:1.欧美双反刺激我国出台政策保护自主产业。国内电站建设成消纳产能的主要途径;2.雾霾成患,改变能源结构,降低传统化石燃烧发电,增加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光伏产业链发展方向由于目前光伏发电成本整体仍高于常规能源的发电成本,因此光伏行业的终端需求仍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国家光伏产业政策的导向。光伏产业链介绍光伏产业链周期回顾光伏行业周期波动对光伏产业链的影响回顾过去近十年的光伏行业周期,可以看到2005-2012年的两轮光伏行业周期均是由欧洲市场推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先后推出FIT(Feed-intariff)补贴政策,刺激欧洲市场装机量快速增长。本轮光伏周期主要由中国、日本、美国等新兴市场推动,这三大市场在政策刺激下需求出现爆发。光伏产业链上游从产量上来看,2014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13.2万吨,同比增长57%,位居全球首位。仅保利协鑫下属的江苏中能硅业年产能就达6.5万吨。随着更大规模生产线的上马以及技术的进步,我国多晶硅的竞争优势在加强。2012-2014年间,由于多晶硅价格的滑坡,我国多晶硅企业面临了巨大的亏损。虽然目前价格回升导致行业回暖,但产能的恢复多半集中在保利协鑫、大全新能源、特变电工等少数大型企业手中。多晶硅价格从前期的低点15美元/KG的价格,逐步回升至20美元/KG,回升幅度达33%左右。光伏产业链上游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多晶硅材料反弹幅度明显,主要是由于在前期行业低谷期间,收到国内外需求不振的影响,大批中小硅料生产企业出现严重亏损,关停并转;同时,硅料生产线的复产成本较高,使得前期停产企业再难回到行业中参与竞争。目前硅料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比较高,截至2013年末,全球前四大硅料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75%,呈现出典型的强者恒强的格局。晶硅片和单晶硅片价格也有所回升,分别回升至0.90美元/片和1.14美元/片。全球主要大型硅料生产企业•GCL•Hemlock•Wacker•OCL•REC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硅片产量达到88亿片,约占全球的76%。光伏产业链上游中国硅料产品依赖进口,技术革新或带来新的投资机会2012年7月中国商务部发起了对于产自美国、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反倾销调查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调查。同年9月,商务部收到了江苏中能、江西赛维LDK、洛阳中硅和重庆大全新能源代表国内多晶硅产业提交的对于产自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调查的申请。2012年11月商务部公告称将对于原产于美国、欧盟及韩国的井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追溯征收反倾销税。根据仲裁结果中国开始对于产自美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征收53.3%-57%的反倾销税率;对于韩国企业征收2.4%-48.7的反倾销税率;对于欧盟产地的产品征收14.3%-42%的反倾销税率。进口多晶硅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的征收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对国内主流的多晶硅生产商形成了一定的保护,但是目前我国多晶硅料依然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光伏产业链上游资料来源: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2012年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8.28万吨,同比增长28.17%,2013年进口量虽然小幅回落至8.07万吨,但仍维持在高位;进入2014年后,中国多晶硅单月进口量快速攀升,截至2014年末,多晶硅进口量达10.22万吨,同比增长26.7%。多晶硅进口量的持续攀升与国内外多晶硅料生产成本的差异和产需结构的不均衡有直接关系。光伏产业链上游在生产成本方面,受到终端售价的制约以及生产工艺的革新,国内主流多晶硅生产工艺已经从热氢化全面进入冷氢化时代。经历了行业低谷后,国内未能在生产工艺跟进的热氢化多晶硅生产企业,已经全部停产或倒闭。存活下来的冷氢化生产企业也将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从热氢化阶段的28-35美元/Kg,降至18-22美元/Kg的水平。与国外主流冷氢化多晶硅生产企业相比,受到能耗成本低、折旧减少和核心技术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国外主流厂商多晶硅生产成本约为14-16美元/Kg,优于国内企业,这也是前期多晶硅价格下探至15美元/Kg时,国外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点,而国内企业普遍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显而易见,同一代技术面前,国内冷氢化多晶硅生产企业始终受制于国外企业的低成本压制。国内外多晶硅生产成本线光伏产业链上游2013年主要多晶硅产国及产量情况2013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和消耗量占比在产需结构方面,2013年全球多晶硅产量约25.5万吨,其中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为23.5万吨,占比92.16%。国内外多晶硅产量分别为8.2万吨和15.3万吨,分别占比34.89%和65.11%,主要多晶硅生产国中国、美国、德国、韩国和日本多晶硅产量分别为8.2万吨、5.5万吨、4.3万吨、4.8万吨和1.4万吨。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多晶硅产量第一的国家,但是在需求端2013年我国多晶硅消耗量约为15.7万吨,占全球多晶硅总产量的61.57%,占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总产量的66.81%。产需结构上的不均衡也是导致我国产期以来多晶硅进口量持续攀升,不能摆脱海外企业压制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来中国多晶硅产量占比的提升更多需要的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从而带来低成本的企业的出现,而非简单的高能耗热氢化企业的复产。我国多晶硅产量全球第一,但是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光伏产业链中游与国外光伏产业的发展相比,前期中国光伏产业虽然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阶段,但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衡。2012年全球光伏组件需求量为25GW,而我国光伏组件实际产能已经高达40GW。产业链产能过剩,需要依靠海外市场以消化我们绝大部分组件产能。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及占比光伏产业链中游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与组件产量(单位MW)在光伏组件产能过剩的前提下,2012年我国继续加大对光伏应用的支持力度,先后启动两批“金太阳”示范工程,发布《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等举措,当年装机容量达到4.5GW。光伏产业链中游光伏产业链中游行业风险1、产能过剩风险对于制造环节而言,如果企业对于未来需求过于乐观而大幅扩产,可能导致行业重新出现2011-2012严重影响甚至大幅亏损。2、需求下滑风险现阶段光伏行业需求仍主要受到政策驱动,如果主要终端市场补贴政策出现调整,可能会导致需求出现超预期下滑,从而使得制造环节利润下滑。3、技术革新风险光伏行业是技术变革很快的行业,目前光伏组件技术路线以晶硅、薄膜为主,未来如果出现其他更为成熟的技术路线,制造企业可能面临技术革新的风险。与光伏资源的巨大潜力相比,我国目前对太阳能的利用水平相对仍然有限。根据统计数据,2013年全国发电量约为5.35万亿度电,而其中光伏发电仅约89亿度,占比为0.17%。与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相比,光伏发电在中国的占比水平还有非常大的差距。2013年中国发电量结构各主要国家光伏发电占比(2012)光伏产业链下游2013年,一方面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一路下滑,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在标杆电价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率前景看好;另一方面,在欧美双反的压力之下,国内开始密集出台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对于地面电站并网难、补贴年限不确定以及补贴拖延等问题出台针对性政策,从而使得光伏电站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弱,刺激更多资金积极进入光伏电站领域。在此背景下,2013年中国光伏应用市场迎来爆发,根据中电联的数据,2013年全国新增并网光伏发电达11.3GW,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终端市场。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预计(能源局及可再生能源协会预计)光伏产业链下游光伏产业链下游包括建站及运营两部分BT模式主要指公司自己作为电站项目的开发商,进行项目前期开发、路条获取以及项目融资,然后通过EPC建设方(可以自己做EPC或找第三方EPC)进行项目的设计及施工建设,建设完成后开发商负责电站并网和申请国家补贴,最终将电站产品出售给运营方。BOT模式与BT模式比较类似,即开发商完成后电站项目建设后,自行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再出售电站。EPC模式即工程总包,总承包商与电站项目开放商签订工程总包合同,负责电站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不包括项目的前期开发和后期并网及销售,因此利润率也低于BT模式。光伏产业链下游项目开发融资项目建设并网运营转让EPC影响光伏电站发电收益因素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构成光伏产业链下游光伏电站之所以在2014年掀起一波建设热潮,主要是由于其投资回报率较高并且收益明确,类似于高收益的固定收益产品。其回报的明确性来源于来个方面的保证:1.在国家相关政策的保证下,上网电价、电价补贴等得以明确2.在20-25年光伏电站使用周期内,发电量稳定。在两方面的保证下,光伏电站成为类似于房地产经营,建设期一次性投入,后续通过售电和租赁实现每年稳定的现金流回报。光伏建站部分核心内容-路条及并网光伏产业链下游取得发改委(能源局)的核准和国网的并网许可最为重要。国家对新增光伏电站项目有规模指标,所以取得项目建设资质成为了稀缺资源。不少地方企业通过和当地政府的关系取得相关路条,再转手倒卖给有建设能力的企业,获取灰色利益。倒卖路条的存在,增加了正规建设企业的成本,不利于整体光伏电站的建设。10月,国家能源局连续下发3份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光伏电站投资开发秩序的通知》、《关于开展新建电源项目投资开发秩序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表明了国家能源局坚决遏制“路条”投机的巨大决心。光伏产业链下游光伏运营部分核心内容-补贴政策全国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表(单位:元/千瓦时,含税)2013年8月,发改委公布《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针对光伏地面电站项目,将全国根据太阳能资源条件及建设成本划分为三类区域,相应制定了新的标杆上网电价。光伏产业链下游光伏建站及运营部分核心内容-融资问题融资难问题是困扰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商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也是阻碍光伏电站建设大规模推广最核心的原因之一。光伏电站作为重资产项目,具有一次性投入和逐年回报的特性。根据20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