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LOGO隐私LOGO•所谓隐私,是指人们不愿意告诉他人或者不愿意公开的个人私事或个人生活状况。如:家庭、财产、婚恋等。1.隐私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LOGO•在英语中,隐私一词是“privacy”,含义是独处、秘密,与汉语的意思基本相同。但似乎汉语的“隐私”一词强调了隐私的主观色彩,而英文的“privacy”一词更注重隐私的客观性,这一点体现了感性的东方文明与理性的西方文明的差异。LOGO•西方国家隐私涉及的范围很广:•家庭、财产、婚恋、朋友、经历、收入等个人状况。•还包括,年龄、住址、身体状况独处或单独活动。•隐私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因为它个人、家庭或群体的心理需要的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精神上的需要有时人们需要静养或独处,使自处于清静无为的状态。•隐私受到人们的重视,还因为它是个人、家庭或群体的社会需求的反映。•隐私可以保护个人自主,免受他人的控制和支配。•比如:人们忌谈个人的年龄或疾病,是为了在社会群体中保持一种健康、年轻、完美的形象。•忌谈财产或收入,是为了保护自己,有利于个人的生存和竞争。•隐私被视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而受到法律的保护。•隐私对于个人、家庭或群体来说所起的心里作用和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它维护人么正常的心理状态,保护人么的自主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它既有利于个人也有益于群体,因此也能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LOGO2、隐私权不是绝对的•不能将隐私权绝对化,在界定它的基本定义时应该有一个前提,即“对社会并无妨碍和危害”。•虽然疾病属于个人隐私,假如人们患的是严重的传染病,如艾滋病之类,人们也得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不能危及他人。这时就不能不顾及社会的利益而只谈保护隐私权了。•由此看出,当个人隐私与社会大众的利益发生矛盾时,法律保护的首先是大众的利益,其次才是个人隐私权。•隐私这一概念产生与西方国家,在那里隐私作为人权的一部分,特别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法律的保护。但在那里各级政府官员,在某些事情上对他们服务的大众来说却没有隐私权。•隐私观念带有明显得文化特征。•不同的社会或文化类型有不同的隐私观、不同的隐私类别、不同的重视程度。隐私的文化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不少问题,为了减少摩擦,消除障碍,人们有必要了解不同的隐私观念和对隐私的处置办法。LOGO3、隐私权和中国传统文化相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似乎没有“隐私权”这个概念。显然它是近年来由西方引入的。1979年修订的《辞海》没有“隐私”这一条目。直到1988年我国才以司法解释的形式首次对隐私权做了初步的法律规定。•虽然中国文化“隐私权”的观念不清楚,这不等于说中国人没有隐私可言。•古人言:“大人莫打脸,骂人莫揭短。”怕揭短就是有些事情不愿意让人知道。•中国人对个人或他人的一些隐私是既不敏感也不顾忌的。•西方人,尤其是女性对自己的年龄一般守口如瓶,而中国人在交往中问年龄则是家常便饭。西方人在一般交往中很少透露自己的财产或收入情况,而中国人张口就问人家每月挣多少钱,甚至问人家有无积蓄或存款。•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无视自己的隐私,也不尊重他人的隐私,究其原因是和中国传统的儒学教化有关的。•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喜欢标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事无不可与人言”。清朝文人张潮甚至说:“言妻子难言之情,乃为密友”。•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隐私观念的影响一直继续着,在一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甚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十年文革中,“斗私批修”、批判“牛鬼蛇神和走资派”。斗来斗去的结果是中国人的隐私意识淡薄到了极点。•西方观念的传入有助于中国人隐私意识的提高、中国隐私权的保护、中国隐私权法的制订。•但是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人的隐私观点总会带着明显的中华文化的烙印。西方人认为是隐私的事,中国人未必接受。对于西方法律所认定的隐私权范围,不少人觉得过于宽泛,甚至离奇的让人不可思议。•西方隐私意识较强,西方对隐私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受到法律有力的保护,但也有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情况,而法律却表现的无能为力。如:•基督教徒可以向牧师忏悔虽然名义上处于自愿但他需要把自己不符合基督教教义的思想和行为全部讲给牧师以求的上帝的宽恕。•小结:•隐私体现了社会文化和语境对使用语言的制约和影响,也体现了不同民族对交际方式的要求。在当今越来越广的文化交流中,我们应当加强对西方隐私观的认识,加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从而使交流更加顺畅。参考文献•《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国际礼仪与交际礼节》•《中国风俗概观》•《西方禁忌大观》LOGO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