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选读系列资料20《定风波》学案※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体会苏轼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2.理解“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的特点。【学习重点】分析景物特点,捕捉作者寄寓在其中的情感【课前预习】1、朗读感知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作者简介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苏轼为人宽大如海。苏轼是苏洵的次子,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并非完全不同意,还是有部分认可的,前期反对,后期深入民间,了解到新法的好处,转而赞成新法的好的方面。),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二品),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六岁。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年—1066年)、弟弟苏辙(1039年—1112年)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也有学者认为是蔡京)并称“宋四家。3、本词相关唐诗宋词选读系列资料20乌台诗案的莫须有罪名,让苏轼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当时情景,苏轼正任湖州太守,心地阴暗的皇甫遵奉朝廷御史台之命捉拿他,时人记载“拉一太守,如驱犬鸡”,苏轼被一路刑押一路示众至京城,我们可以想象,对于名满天下的知识分子的他是怎样的侮辱!入狱一百多天,其时因为审理一刑事案件被诬陷的大臣苏颂的牢房在隔壁,他形容当时所听“谣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所幸后来一些正直之士的良知纷纷苏醒,为苏轼上书求情。其弟子由再四上书“宁愿自己遭贬以免哥哥牢狱之苦”,神宗一直对苏轼存怜才之心,但迫于身边小人制造的舆论压力,将其释放后仍贬至黄州,不准参与政事。初到黄州的日子,白天不敢出门,只有在晚上阑珊起床。在溶溶月色中散步,当地居民总见他站在花下发呆,喃喃自语,看其萧瑟憔悴,无人忍心打扰。当时黄州地处异常偏僻,生活枯寂无味,信息闭塞与世隔绝,无一好友敢与其通信来往,惟恐遭受牵连。就这样一直不言不语几个月。终于他开始审视这片土地,所幸它虽偏僻却有几处寺院,住持不乏高僧。他开始研究佛学,他“焚香默坐,深自省察”(《黄州安国寺记》)每每沉浸在“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的无与伦比的心灵愉悦。这阶段的静坐与思索,让苏轼达到“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境界,其间,苏轼也很快和这里的人民打成一片,正如他自己说“上至皇帝老儿,下至路边乞丐,他都能相与言欢”,很快他身边又尾随一大群朋友。苏轼一直想买一处田地,在朝廷起用无望的情况下,以做长久安身计,据一朋友的推荐,这日在几位朋友的陪同下前去位于黄州东南三十里处的沙湖相田。去时艳阳暖照,和风徐徐,他们高谈阔论,不期归来逢雨,遂做《定风波》【词作鉴赏】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唐诗宋词选读系列资料20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互动课堂一、知识积累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一蓑.(suō)烟雨料峭.(qiào)春风2、根据课文内容补出下列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徐行:慢慢走料峭:形容早春微寒的样子潇洒处:寒风冷雨吹打树林的声音4、翻译以下诗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即使一生顶笠披蓑出没于烟雨之中,也任凭它去。5、填空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词派,开创一代豪放词风。二、理解鉴赏1、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从上片中的哪些具体词语可以看出作者遇雨时的心境?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答:“莫听、何妨、轻胜、谁怕、任”。表现出作者闲适、轻松、自如、旷达的心境。2、谈谈你对“回首向来宵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的理解,分析这一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答:“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我们看到的是作者醒醉皆无、喜悲皆无、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感受的是作者面对人生风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三、拓展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1)请简要说说这首词的上片与下片所写的内容。答: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下片写作者对故园、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2)有人说,这首词是围绕着“超然”二字写的,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答:同意。上片写景是为了下片抒情。在下片中,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自我排遣,就是“超然”的一种表现。“诗酒趁年华”则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抓唐诗宋词选读系列资料20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这种超然境界,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的具体体现。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方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答: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片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答: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情。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①,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荤确坡头路②,自爱铿然杖声。①此诗为苏轼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费州居住与之所。②荤确:山多大石貌。(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答: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贴画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激的精神境界。(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答:“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掸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丝绸形成鲜明对比,联系注释中对苏轼当时处境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