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并没有必然联系。2、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后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的、提炼和发展的口语的书面形式。3、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4、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使用。5、语系:语系是按照语言的同源关系对语言进行谱系分类,凡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属于同一语系。6、机器翻译:是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外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7、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和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8、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9、语用:语用是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10、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11、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12、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13、屈折: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14、语音对应关系: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的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的互相对应的关系。15、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的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16、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17、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18、复辅音: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19、复合构词:词根语素加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叫复合构词。20、语言迁移:学外语的人的母语叫“来源语”,所要学的外语叫“目标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这就是“语言迁移”。21、双语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具体而言是社团内的全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22、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23、词形变化: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的形式,主要包括附加、屈折、异根、零形式四种情况。24、调位:利用音节的音高差别来起辩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做调位。调位是一种非音质单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25、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是语言中通过一类形式或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如“动词+名词”具有动宾关系的意义,汉语所有的同类组合都是如此,这种意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26、语音合成:是语音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工作。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声器官的动作并发出类似的声音。如汉语的语音合成目前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27、句子:句子是词或词组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28、异化:是指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印象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29、词尾:附着在词干后的,能改变词的语法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30、声韵调分析法:是汉语传统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可以将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31、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到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的现象。32、语言转用:在民族接触和融合的过程中,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说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33、借词:又叫外来词,是指音与义都来自外语的词。34、词组:是由词和词组合的语法单位,它结构上大于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与词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