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的概念•第二节教育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教育的本质•第四节教育的起源•第五节教育的发展第一节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词源(一)中文的“教育”词源与词义中国商代甲骨文中就有“教”和“育”两个字,而且是独立运用的两个词。•“教”的词义有以下七个:教育;教导、指导;告诉;训练;政教、教化;效仿;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人。•“育”的词义有以下四个:生育;抚养;培养、养育;生长、成长。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二)外文的“教育”词源与词义•(1)教育、教学工作;•(3)训练、教导;•(5)正规学校教育;•(7)通过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学识、学问、才能、才智等。•(9)通过学校、学院或大学等教育机构的学习而使人的智力得以发展的过程;•(11)抚养、养育。•(2)培养、教养;•(4)教育程度、教育水平;•(6)受到的教育;•(8)教育学、教授法;•(10)连接工作或研究与教学的一般领域;据现代外文的“教育”一词的用法,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11个含义:二、教育的定义(一)我国的教育定义•古代把教育定义为“修道”。基本都聚焦在道、德、善,都指向人之德性及其向善的方向的引导和教化。•近年来对于教育的定义,则倾向于注重从个体的个性发展角度界定教育概念。(二)外国的教育定义外国的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经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洗礼,与古希腊时期教育思想同源并形成巨大潮流。其重要人物有:柏拉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德国哲学家康德、约翰·杜威、德国教育学者沃尔夫冈·布列钦卡等。代表人物柏拉图一、教育的结构(一)教育活动的结构宏观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教育的结构与功能微观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1.教育者及其施教活动五大特点•(1)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2)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3)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4)教育者是受教育者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5)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学习者2.受教育者及其学习活动五大特点•(1)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首先是一个求知者•(2)受教育者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3)受教育者是一个缺乏技能的个体•(4)受教育者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个体•(5)受教育者具有能动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创造性3.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以下意义:(1)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2)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3)教育内容包含教育目标。精神手段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者的教法受教育者的学法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实践的方法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4.教育手段(1)物质手段: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和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2)精神手段(二)教育系统的结构1.教育系统从整体上区分为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非学校教育主要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2.教育系统从性质上区分为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1)制度化教育:主要是受学校教育制度规范的教育。(2)非制度化教育:指学校教育之外的广义上的教育。学校教育也称正规教,非制度化教育也称非正规教育。3.教育系统从构成上分为教育形态、教育阶段、教育形式和教育类别(1)教育形态从教育的存在形态上看不外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种基本形态。(2)教育阶段教育系统按纵向可以分成学前教育阶段、初等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3)教育形式教育形式构成包括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和业余制学校。(4)教育类别1、基础教育体系5、教师教育体系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6、特殊教育体系3、高等教育体系7、民族教育体系4、继续教育体系8、党政干部教育体系二、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从结构上分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正功能和负功能、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一)教育的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1、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即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职能。教育的本体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1)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的进程——人的培养;(2)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社会遗传;(3)经验和人才的选择——科学筛选。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即教育通过自身职能的正常履行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功效。先履行职能,进而才能产生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具体地说,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人口功能、科技功能、文化功能等。(二)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从教育的作用方向上所进行的功能区分。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愿望相反的客观效果,是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产生的阻碍作用或消极影响。(三)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上分类,教育功能可以区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指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教育的隐性功能是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第三节教育的本质一、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及其主要观点(一)教育是上层建筑(二)教育是生产力(三)双重属性说(四)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五)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六)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二、教育的本质(一)培养人划分了教育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二)培养人确证了教育的存在特性(三)培养人是教育的主体活动第四节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论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的理论有三,即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生物起源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虽然是以对动物的观察并考虑了人的生物属性作为科学依据,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这种观点过于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及其动物本能,因而抹杀了人和动物的区别。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勒图尔诺(CharlsLetourneau,1831--1902)和英国的沛西·能(ThomasPercyNunn,1870--1944)。二、心理起源论美国教育家孟禄(PaulMonroe,1869—1947)为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认为“原始社会的教育方法从头至尾都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三、劳动起源论苏联一些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提出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其认为人类的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第五节教育的发展文明时代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一、原始教育的特征二、古代教育的特征三、现代教育的特征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原始教育的特征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2.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3.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4.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原始的二、古代教育的特征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两个社会的教育在性质和特点上大体一致。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有了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3.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容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5.学校教育盛行呆读死记与体罚6.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7.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三、现代教育的特征综观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3.普及教育和公共义务教育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4.教育实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5.工业社会教育模式的建成与改革6.教育功能得到多方面认识并期待得到全面释放7.教育改革朝向建设终身学习社会8.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