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对策-张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2卷第8期2013年08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INGEOGRAPHYVol.32,No.8Aug.,2013收稿日期:2013-02;修订日期:2013-06.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2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01)。作者简介:张蔷(1960-),女,北京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等研究。E-mail:zhangq@igsnrr.ac.cn1227-1236页1引言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科技与资金密度度较高、投入—产出效益亦较高的高端产业,并具有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高增长、高附加值、强辐射、广就业等特点,因而它不仅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拉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并成为近年文化地理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李学鑫,2010)。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文化创意产业凭借独特的产业价值链、快速的成长方式,以及广泛的产业渗透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其发展规模和影响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走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前列的英、美等西方各国,近年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其整体经济出现停滞和衰退,文化创意产业却逆势上扬。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虽发展相对滞后,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态。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继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后,十八大报告又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胡锦涛,2012)。本文拟在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和布局特点进行归纳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加速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利于促进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以此为突破口,通过实践与理论总结,不断丰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推动其学科体系建设。2文化创意产业认识过程与内涵界定目前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认识存在一定分歧,其中使用最多的概念是“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用多个概念指称同一产业的情况,一方面是这些概念的来源不同,另一方面是对这一产业定义的角度不同。这些概念的交替使用,反映了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的认识过程。2.1政府层面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与政策导向改革开放之前,文化部门基本上是事业单位,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对策张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正日益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三产业的支柱,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研究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城市产业升级转型、推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基本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宏观层面及城市层面揭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特点和模式。结果表明,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已成为大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和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初步形成了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及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外围、邻近高科技园和远郊县(区)四大空间布局模式。未来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将其培育成为城市经济的支柱;将创意人才培养作为发展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首要智力支撑;继续加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集群化的空间发展格局;制定优惠政策,设立发展基金,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推动建立国际文化创意城市联盟,加速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步伐。关键词: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发展对策;中国doi:10.11820/dlkxjz.2013.08.006地理科学进展32卷8期“文化”主要是公益性事业。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政府逐渐认识到,文化除了意识形态属性之外,还有商品属性和产业功能。因此,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明确区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概念,并提出,要推动文化事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2004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分为两类:“文化服务业”和“文化相关产业”。文化服务业包括核心层(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和外围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相关产业则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一分类,一方面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当时政府层面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囿于传统的文化产业,尽管在发展政策上已经明确文化产业的市场导向,但“文化创意”的概念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后来,随着“创意产业”概念在国内外的广泛传播,国内开始逐渐接受这一概念。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次使用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首次使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明确的阐释,即“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07;陈汉欣,2008)。这个定义突出了“文化创意”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文化创意不同于其他文化产品的交易方式,明确了文化产业的“行业集群”特征。这表明政府层面已经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内涵和产业特征有了更为明确和深入的认识。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这一振兴规划从政策导向上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在整个文化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产业链的上游,要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强调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关联性特征。2012年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纲要”明确区分了“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明确了“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即文化产业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而新兴文化产业指的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政策导向上,强调在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纵观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演进过程,大致经历了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再到文化创意产业的3个发展阶段(陈莎莉等,2011),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发展内涵和产业类型,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产业政策导向越来越清晰。2.2国内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界定与探讨随着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的不断发展,国内学者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许多思考和探索。虽然观点各异,但归结起来,大致有3类:第一类观点认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大致相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等同于创意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内涵界定的角度不同,但外延相似(金元浦,2010)。第二类观点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不再简单地局限于传统文化产业,它是适应新的产业形态而出现的创新概念;创意产业不同于制造业等汗水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要靠创意阶层,靠创意群体的高文化、高技术、高管理,特别是创意阶层中最富创造性的高端创意人才(张晓军,2006)。第三类观点认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两个不同的产业。北京在产业分类上采取了“A+B”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所谓“A”指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所谓“B”包括两类产业,即设计策划和软件、网络、计算机服务等新媒体技术。上海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两类:由广电影视及新闻出版部门归口管理的“文化产业”以及由经济信息部门归口管理的“创意产业”。显然,这两个产业有诸多不同。因此,有学者指出,“文化产业”是通过市场机制和运作,将文化制品及文化服务,转换为商品与服务,实现货币化的产业,文化内容要素起核心或主导作用;“创意产业”则指创意要素起核心或主导作用的产业(高红岩,2010)。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122832卷8期张蔷: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对策业这些概念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表明三者的外延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不同之处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多样性。总结国内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作出如下定义: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产业为基础,以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为创意对象,以创意策划为核心,采用设计、策划和软件、网络、计算机服务等新媒体技术,通过产品的制造和营销,以及衍生产品的开发而形成的产业链,将文化制品及文化服务转换为商品与服务的价值链,并最终实现价值链的扩散与增值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贯穿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中国产业结构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新型产业类型。3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自党的十六大和“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以来,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无论在产业发展规模上,还是在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仍存在体制、机制、管理、人才、资金等阻碍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3.1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国民的消费结构开始发生改变,即日常消费从以物质消费为主转向以文化休闲消费为主,极大地刺激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2004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3440亿元,占同年全国GDP的比重为2.15%;2010年其增加值已达到11052亿元,占全国GDP比重增至2.75%,年平均增速为23.28%,高于同期全国GDP平均增速近5个百分点。在世界经济危机时期(2007-2010),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平均增速仍达24.19%,高于同期GDP增速近一倍(马仁锋等,2012)。在文化创意产业集中的特大和超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例如在全国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城市中,2007-2010年其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在40%以上的有1个(成都),在30%~40%之间的城市有广州、上海、长沙3个,20%~30%的有苏州、南京,10%~20%的有北京、杭州和深圳(表1)。3.2文化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其总量规模稳步提升,而且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高科技企业为主的产业主体,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格局。2011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347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5%,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叶郎,2012)。在各类新兴文化业态中,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网游和数字印刷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增长速度超过50%。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全年票房总额的53.61%;新闻出版产业全年总产出超过1.5万亿元,新建国家级新闻出版产业基地5个;互联网和移动网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国产网络游戏备案585款,同比增长超过200%。与此同时,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业态不断兴起,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以及与网络媒体相关的微电影、手机远线、云电视等新兴模式不断涌现,并正表12007-2010年全国十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重与平均增速Tab.1ProportioninGDPandannualgrowthrateof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yinthetop10citiesinChinaduring2007-2010城市名称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南京长沙重庆苏州成都200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