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一)教情分析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注重了孩子的倾听能力和课堂积极参与这两个方面。通过及时评价,发放听讲小明星、回答问题小明星喜报等方式促进学生良好听讲习惯和课堂互动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保证。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初见成效,但实施不够细致。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落实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加以关注,综合提高孩子各方面的学习能力,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现在共有41个孩子,女生比男生多,在管理方面比较顺手。多数孩子学习习惯良好,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是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表现在思考方面缺乏主动性,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比较欠缺,思维不够灵活,题目一变化说法就被难住了。针对这种情况,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另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入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分化明显。有的孩子开始掉队,王美婷和王美媛这两个孩子的表现越来越不理想,很难达到合格。所以三下的学习任重而道远,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学习轨道。二、教材分析:1、选取现实并具有时代特点的事物为素材,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社会。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反映社会且学生熟悉的事物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熟悉生活、认识社会,体验数学学习的现实性、挑战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本教材改变了“小步子”的编制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如“三位数乘三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在知识安排上,将乘除法德口算、估算、笔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又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适时编入了四则混合运算,使计算得到了进一步应用于巩固。另外,教材还将因数和倍数的内容作为“拓展平台”按排在除法单元之后,这样既分散了学习的难点,也有利于借助计算理解知识。3、通过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体现知识的生成性。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如在“平行于相交”的学习中,教材呈现的是”我跟爸爸学设计“的情境,教材没有直接呈现概念,而是由”怎样画设计图“的问题引入,使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展开想象,先认识线段,又通过线段认识直线、射线。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倡导多样化的教与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积极倡导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努力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如“大数知多少”,教材呈现的是学生交流调查生活中用到大数的情境,这样的形式提示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学习资源开展教学。再如“长大我也去航天”,教材只提供了活动的形式,所需数据等内容都要来源于学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合适的活动,由学生收集数据,参与统计过程,自主学习知识。这样的编写思路,真正实践了教学资源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理念。5、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随着知识的加深,教材也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通过一些提示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如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中,对于商的位置,教材没有过细地指导,而是通过问题“商写在什么位置上”进行点拨,给学生留出探究空间。又如,在对商不变性质的学习中,通过问题“这是一个规律么”引导学生在经历“猜想—举例—发现”的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1、结合具体情境,能认、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2、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进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及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式题;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计,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1、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了解平面上两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2、结合生活经验,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组合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放物体。概率与统计:1、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实践活动:1、加深对乘除法等知识的理解。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数学思考1、经历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大数的过程,能用大数表示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况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除两、三位数计算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结合具体情境,在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思考。4、在探索平行与相交的过程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想象和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5、通过实验,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解决问题: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策略师多样的。2、能综合运用平行与相交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3、在探索、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自己思考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的经验。情感与态度: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2、能初步用数和形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作用。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活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措施1、加强教材解读,把握好核心知识点和知识生长点,提高针对性。2、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继续规范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流程,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5、做好特殊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通过各种评价方式减少两极分化,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和理性精神,适时渗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6、优化作业设计,以一起作业网为抓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