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论西方法律经济学中的效率与公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西方法律经济学中的效率与公平姓名:李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学理论指导教师:张正德20070408论西方法律经济学中的效率与公平作者:李莹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韩绍飞关于法律经济学的思考——从公平思想角度探析2007经济分析法学又称为法律经济学,是6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兴起的西方法学思潮之一。法律经济学使法学的研究手段拓宽到经济领域,使法学研究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公平正义的权衡、选择,从而为法学理念的重新定位开辟了一条法学与经济结合的新径。效益被看作是法律的基本价值,法律的效益价值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是法学研究理论领域和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经济学对法律进行规范分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效率是一个公认的价值,表明一种行为比另一种更有效当然是制定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传统的法学观念与此相差甚远。正是由于法律经济学与传统法学的分野,直接导致一系列由传统道德背景下所构造的法律概念在法律经济学的视角中发生变化、甚至冲突。其中典型的就是法律经济学倡导的“资源有效的配置”只能保证社会财富总量最大化,并不蕴含财富分配是公平的。由此法律经济学内在“效率至上”思想很容易就导致了法律公平性的缺失,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展开了对法律经济学思想的一些思考。2.期刊论文王佳慧.刘玉红.刘玉锋新效益观在经济法中的体现--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法上的公平与效率-工业技术经济2005,24(9)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一直是经济法学界研究和讨论的主题,寻找一个支点,使两者在经济法的理论和实践中达到平衡是学者们孜孜以求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无法作出简单的价值评价,解决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取舍时公平优先或者效率优先的问题,而应是在具体的制度建构上把握经济法的特性,找到公平与效率最佳结合的落脚点.在本文中,笔者引入法律经济学的观点,力求在确定一个新标准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3.期刊论文林道海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论评析-南京社会科学2003,(3)法律经济学的主要方法论特征是将经济学、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法学研究.它一方面可以使法律制度的效率得到较大的改善,另一方面则具有唯效率是图的片面性,后者集中地体现在作为其主要理论框架的科斯定理上.充分发挥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论优势并克服其局限性,一条重要的出路就在于实现法律分析之自由哲学维度与经济学维度的视界融合,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4.学位论文周志华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研究—法律经济学的角度2005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以后,我国交通事故归责原则以无过错责任取代过错责任,这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反响,引发了关于效率和公平的讨论。本文回顾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前后的立法概况,并运用法律经济学的方法,以道路交通事故的不同归责原则给行人和司机所造成的激励为切入点,寻找一种能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的归责原则。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具有相对过失抗辩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下,司机和行人均被引导着实施最佳水平的注意,在这种制度下,“适当水平的注意”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严格占优的策略,另外,由于“注意的内容”和“纠纷解决成本”等问题,无过错责任原则明显在经济上优于过错责任原则。同时,公平作为衡量法律是否合理的另一标准,无过错责任原则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能有效地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都优于以前的过错责任原则。尽管如此,我们的交通事故归责原则还存在有待于完善的地方。本文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可行性建议和措施。5.学位论文韦晋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理论分析2007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作为对专利权的重要限制,一直是各国专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专利权人滥用垄断权、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手段。在TRIPS协议签订以后,因为TRIPS协议第31条的规定阻碍许多发展中国家处理艾滋病危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在此背景下强制许可制度日益成为国际论坛(如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在专利法实务还是理论研究方面专利强制许可制度都是一个易引起争议而又难以为人理解的规则。我国《专利法》虽然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有明确的规定,但至今没有一起专利强制许可的实施例,这使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几乎沦为一项摆设。近年来,国内外对专利强制许可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水平,不过其分析对象主要是TRIPS协议,分析方法多借助于实例研究,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本身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因此本文尝试从法历史学、法哲学、法律经济学以及人权等多角度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第一部分是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历史分析,研究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探讨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产生的前提,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基本精神等。第一小节简要地回顾了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起源,论证了从征收权到排他权是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产生的一般前提;第二小节追溯了近代专利法立法思想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即“人格价值观”和“商业价值观”并讨论了其对专利强制许可立法的不同影响与共同点;第三小节论述了利益平衡精神是贯穿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精神,是强制许可制度的立法动因;第四小节结合前三小节的分析与理论框架,回顾和思考了中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历史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没有经历“法律的斗争”是中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在现实中难以实施的历史原因之一。第二部分是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法哲学分析,主要从法律价值的角度探寻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正当性,赋予这一规则以法哲学的意义。第一小节从总体上论证了公平正义是强制许可制度的法律价值,具体而言专利强制许可体现了对专利产品权益分配的公平正义观;第二、三、四、五小节分别从公平(在技术成果分配中的一种矫正的公平),平等(并非单个主体的平等,而是整体上人权发展权的平等),公益(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对专利权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协调功能即公益性),合理(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合乎真理和理性)四个方面论述了强制许可制度的公平正义性。第三部分是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人权理论分析。第一小节结合实际分析了专利强制许可在解决公共健康危机中的巨大作用;第二小节从理论与实际两方面分析了专利权与人权“本是同根生”,却又“相煎何太急”的矛盾现状;第三小节指出专利权与人权的冲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冲突(专利权与人权,贸易与人权),贸易与人权的冲突是专利强制许可在国际条约中受到争议的根源,它的解决有待于WTO规则对人权和贸易的协调。第四部分是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第一小节从总体上概述了在法律经济学的视野下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进行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方法;第二小节从明晰产权与降低交易成本两个角度分析了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构建理由;第三小节是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规则的分析,本节运用法律经济学以及经济法的一些理论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作为一种规则在运行中对经济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分析。第四小节以加拿大专利强制许可的案例为例分析了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作用,通过对加拿大专利强制许可案例的重新解读指出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不一定会伤害革新。6.会议论文关安平公平量化与生态和谐──生态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的多维考察2007生态科学是一门以多学科为视角共同研究生态现象的新兴综合性学问。显然,诸如生物学、环境科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均可以从不同角度以生态为研究对象,但它们如果单学科研究此对象都无法完成对生态这一复杂系统的多维考察。由此便产生了多学科协同一致研究同一复杂现象的新学科。本文不能胜任对生态问题的全面考察,只想以法律经济学为基石,即从公平量化的来源和方法的独特角度来试析上述生态学的核心问题。7.学位论文宫为所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研究2006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日趋完善,公司并购重组、资产出售、股权交换等重大交易行为日益频繁,建立和完善少数股东的法律保护机制已经刻不容缓。保护少数股东权益,进而完善资本市场投资环境成为公司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源于美国法,是其普通法上的一致同意原则被制定法上得多数决原则所取代的利益衡平产物,其通过赋予少数股东以公平价格退出公司的权利,对保护少数股东权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护少数股东权益,大陆法系之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相继引入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我国新公司也引入这一制度,以期对弱势少数股东提供充分保护。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对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完善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有所裨益。本文包括导言、正文两个部分,正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的立法背景和历史演变,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是从公司的契约本质和商业应急需要中发展起来的,多数决原则取代一致同意原则遵循了美国普通法上的契约路径。其次,分析了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的法律性质,突出了其形成权法律性质。第二章从法理、历史、法律经济学角度论述了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的理论基础,通过基础理论分析论证了其在公司法上的必要性,为第三章的比较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论述了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的适用范围,适用事由,行使程序以及公平价格的评价标准,分析了各国相关制度规定的共性,以期为我国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的立法完善提供制度参考。第四章对市场例外条款、排他性法则、股份收买请求权与债权人利益保护关系等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的争议问题进行研究,明确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与相关法律权利的关系,以利于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的具体司法适用。第五章,立足于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的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检讨了我国法上的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异议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的具体立法建议。8.期刊论文程恩富.管文杰.CHENGEn-fu.GUANWen-jie律师保密义务的经济学探析--海派经济学的法学观点-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6)本文属于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试图以经济学方法探讨律师保密义务在确保公正的前提下可能出现的效率问题,从而分析这项制度安排的合理性.文章通过对两者涉及的各相关主体进行以成本-收益分析为核心的行为分析,发现流行的律师保密义务理论和措施无法在较低的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支出水平上实现司法收益的最大化,即这项制度导致了司法资源配置的低效率.9.学位论文吴晟晟当代中国司法监督的法经济学分析2007法律经济学作为当代法学最新的理论、思潮和流派,实现了范式革命,实现了方法论的突破和创新。美国法官、法律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波斯纳认为,“法律的经济理论是关于现存法律的最有希望的实证理论”。在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模式下,政府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功能,社会也需要追求法律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不符合效益原则的制度应进行修改、补充或重新设计,以便选择合理的法律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法律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实证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效益为核心,研究和揭示了法律所具有的内在的经济机制、经济逻辑,认为法律的宗旨是以效益原则来配置社会资源,促使之最大化、最佳化。可以说,这种法律经济分析的视野、方法、角度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于法律的认识,促进了法学理论的发展与更新。本文立足于法律经济学的立场、角度、方法,探索司法监督的法理,研究司法监督内在的经济品性与经济意蕴。依据法律经济学原理,司法监督制度作为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与其他法律制度一样,也具有内在的经济机制和经济逻辑。司法监督具有市场性、稀缺性、成本性、效益性等经济属性,体现出一定的经济价值取向,形成和展示了一定的经济功能和经济意义。在当代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以法律经济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建构和完善理性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的司法监督机制,改进、转换和形成富有人本精神、理性精神、公平精神、效率精神的司法理念,推动和促进与时代相适应的富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法律文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