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第一章(高洪深)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第四版高洪深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从经济方面看,可以划分为多少区域?●整体区域上看,我国经济有何特点?●每个区域的发展有何特色?●影响因素分析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2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生态省(市、区、县)江苏省: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江阴市、太仓市、宜兴市、无锡市滨湖区、锡山区、惠山区、吴江市、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高淳县、南京市江宁区、浦口区、金坛市、常州市武进区、海安县、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溧阳市上海市:闵行区浙江省:安吉县、义乌市、临安市、桐庐县、磐安县、开化县北京市:密云县、延庆县山东省: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中山市、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深圳市罗湖区四川省:双流县、成都市温江区、郫县、蒲江县安徽省:霍山县、绩溪县、宁国市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西安市曲江新区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沈北新区、沈阳市苏家屯区、于洪区、棋盘山开发区天津市:西青区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3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4国家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京津冀城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经济带中原城市圈海峡西岸经济区………..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5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6地区规划——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上海自由贸易示范区•陆家嘴金融贸易示范区•金桥出口贸易加工区•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微电子产业基地)•嘉定国际汽车城•金山上海化工区•宝山精品钢铁产业基地•临港上海船舶产业基地………………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7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8•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市城镇体系的主体,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人口控制在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600平方公里。•新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中等规模城市。规划新城11个,分别是宝山、嘉定、松江、金山、闵行、惠南、青浦、南桥、城桥及空港新城和海港新城。新城人口规模一般为20~30万人。•中心镇是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集镇,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规划朱家角、泗泾、周浦(康桥)、奉城、枫泾、堡镇、南翔及罗店等22个左右中心镇,规划人口规模一般为5~10万人。•集镇由现有建制镇根据区位、交通、资源条件等适当归并而成(现状约170个)。规划约80个左右的一般镇,人口规模一般为1~3万人。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9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10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重要问题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11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第三节新区域经济观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12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区位论研究(1)古典的区位论代表人物:杜能、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变化。他第一次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化,综合分析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13•韦伯以后的区位论学者:克里斯·泰勒、廖什生产成本最低点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并不是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而市场对生产活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的区位理论。(2)二战后区位论的发展•特点:①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②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构造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③区位决策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外,又加进了包括运输、商业、服务业、银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④区位决策不仅考虑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考虑人们居住、出行等行为的效用最大化目标。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14•做出贡献学者:以伊萨德、贝里、伯顿、D.M.史密斯、C.A.史密斯等为代表的美国学者;以巴兰德尔、加里森、哈里斯为代表的挪威、瑞典学者;以奥特伦巴、博芬特尔为代表的德国学者和以哈格特、哈米尔顿为代表的英国学者。•区域科学方向:创始人是伊萨德,主要以区域经济综合开发和组织为研究对象。(如城市规划)人文地理学的区域分析方向:美国贝里、瑞典赫格尔斯特兰、德国的巴尔特尔斯、英国哈格特等,考察区域系统的结构和内部机制,模拟和预测区域的发展过程。(雾霾天气与森林作用)发展方向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152.区域经济问题的出现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老工业区结构性的衰退现象,30年代: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承认经济运行存在大量的问题,必须运用市场机制以外的力量进行调节和干预,才能恢复经济的均衡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2年(1945—1957年)①缪尔达尔,提出了累积因果论,指出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地区之间的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地区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②赫希曼,在《经济发展》中提出类似观点,认为增长在区域之间不均衡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部分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外围地区发展。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163.新兴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原有理论(具体企业微观区位选择)的缺点:①以完全竞争的价格理论为基础,这是微观经济学的范畴;②部门最优与整体最优并不一定时时刻刻完全一致;③自由竞争下的自由放任往往会导致区际发展的不平衡;④研究方法是静态的、局部均衡的方法;⑤研究的是纯粹的经济因素,忽略了创新环境、制度变迁、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的巨大影响。•新方法: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区域问题E.M.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年)•代表著作N.W.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年)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17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1.区域:概念源于以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2.发展历程:•工业革命——20世纪初: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围绕着人类的自然地理环境展开。•空间经济学研究:从古典的单个厂商的生产组织区位研究,扩展到近代的产业区位分析,乃至发展到结构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和区域经济配置日益成为各国政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任务之一,出现了“空间经济学”、“区域科学”、“区域发展规划学”等。•20世纪70年代:苏联科学院院士H.涅克拉索夫开辟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区域经济学。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18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一、研究对象及其内涵1.传统的观点①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济学,强调经济学家长期视而不见的空间维,如诺斯(H.O.Nourse)、H.W.理查森、胡佛。②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罗列,如周起业、伊萨德。③研究对象界定为区际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如杜贝(V.Dubey)。④“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尤其强调区域经济政策,如陈栋生主编的《区域经济学》。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192.本书观点: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①强调了区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②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问题(自组织)③研究区域经济的区际联系问题④强调了该学科的政策性特征(区域差距等问题出现)二、主要研究内容1.区域结构特点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202.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传统理论:强调资本积累•经济增长要素经济总量的增长•区域发展表现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升级3.区域地域结构(或空间结构)及其组成单元新增长理论:突出知识积累的作用城市城市边缘区外围区城市是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多样化经济活动和区域经济增长重要地域,城市文明的传播者。是核心地区的腹地,而这种腹地正支撑核心的形成和发展,向城市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又是城市的主要市场。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214.区际分工与联系•区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分工的空间形式,决定区域生产专业化、区际联系的性质和规模,各个区域内部的部门比例和一国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动态变化。享受的利益不同•不同区域分工的影响:对区内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区际竞争的前景不同5.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指为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基本目标:经济增长、均衡(常用方式: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22第三节建立新区域经济观一、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1.在国际经济领域里,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兴起。2.21世纪新区域经济观的特点:①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②扩大了研究范围和层次,丰富和修正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③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④系统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研究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条件以及经济特区的类型、模式及其运作机制。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23二、拓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新区域经济观1.新区域经济观,即“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强调了区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强调了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活动的问题;•研究区域经济的自组织问题和如何组织区域经济联系;•强调该学科的政策性特征。2.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优点:①有利于内部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各成员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②有利于各成员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24③有利于使各成员国联合起来采取一致的行动,扩大和加强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外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关系。•缺点:①区域化直接利益的独享性和“对内自由,对外保护”的排他性;②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增加、扩大和发展而形成区域化组织之间的竞争,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相比,交锋更多,其结果会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2020年2月26日星期三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25关键术语区域结构区位论区域经济新区域经济观思考题1.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观点有哪几种?请分别论述。2.区域经济问题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有什么关系?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有哪些特点?4.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