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与法规本章重点:社会政策的目标及功能社会工作在社会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作用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妇女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劳动就业政策法规失业保险的相关规定工商保险政策法规劳动争议政策法规医疗保障政策法规知识点1:社会政策的目标及功能1.社会政策的目标(1)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提高社会生活质量;(2)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3)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与社会进步。2.社会政策的功能功能分类具体内容社会功能(1)收入再分配功能;(2)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功能;(3)社会控制功能;经济功能(1)人力资本投资功能;(2)调节经济运行功能;(3)激励劳动积极性功能。政治功能(1)社会管理功能;(2)调节各群体利益矛盾的功能;(3)增强执政党执政基础和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知识点2:社会工作在社会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作用1.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系(1)现代社会政策和专业社会工作都是对工业化社会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所作出的反应,其起源具有相同的背景;(2)在发展初期,二者的目标也相同。社会政策以国家干预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下层民众的需要,而社会工作则以民间行动的方式去达到类似的目的;(3)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逐渐成为一个过程和一套制度的两个不同方面。2.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在当代社会中的关系区别联系具体行动内容和方式不同:(1)社会政策由政府调动资源,为民众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医疗、就业、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的服务;(2)社会工作则是由基层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的具体服务,包括救助、照料、辅导、维权和增能等。(1)有共同的目标。都以满足民众的基本需要,以解决社会问题和维护社会公平为目标;(2)有共同的原则。都以社会公平和社会关照为原则;(3)二者同属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4)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3.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作用(1)倡导者: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角色。(2)实施者:社会工作者把社会政策转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把具体的社会服务提供给社会政策对象。知识点3: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1.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重要考点,要细看)(1)获得家庭赡养的权利(2)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3)获得社会服务的权利(4)获得社会优待的权利(5)获得宜居环境的权利(6)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2.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方式保障方式具体内容政府部门保护(行政保护)(1)当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老年人或其代理人有要求有关部门处理的权利(2)对不履行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职责的部门或者组织,其上级主管部门要对其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3)如果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致使老年人合法权益收到损害,其所在组织或者上级机关要责令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司法保护当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除有要求有关部门处理的权利外,还有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社会组织保护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均应按照各自职责,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知识点4:妇女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1.妇女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重要考点,细看)文化教育权劳动与社会保障权财产权人身权婚姻家庭权政治权2.妇女合法权益的保障方式方式内容主管部门保护各级主管部门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负有责任,妇女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害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司法保护在妇女权益受到损害时,除了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协助之外,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妇女组织、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保护妇女组织、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负有责任知识点5: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1.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受教育权生存权2.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方式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1)家庭保护监护与抚养关爱与引导教育培养民主尊重(2)学校保护实施素质教育;关爱与尊重;开展成长教育;确保健康与安全;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实施专门教育。(3)社会保护(共15项)制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受教育权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产品预防网瘾提供安全的消费和娱乐产品净化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实施特殊的劳动保护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与生命安全为特殊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社会救助加强卫生保健与预防疾病支持鼓励发展幼儿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与名誉权为完成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未成年人提供职业教育(4)司法保护及时审理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对司法活动中的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在继承与离婚案件中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依法强化父母或监护人的监护与抚养责任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审理适应未成年身心发展特点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3.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细看,新增)4.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与安置(重点看孤儿安置)知识点6: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及保障方式1.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重要考点,细看)教育权劳动就业文化生活权社会保障权环境友好权康复权2.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方法(1)加强立法,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法律、法规体系。(2)加强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制宣传工作。(3)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和视察,用法律手段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4)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知识点7: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1.结婚的规定结婚的规定具体描述结婚的必备条件(1)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目前的规定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同时提倡晚婚晚育。结婚的禁止条件(1)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结婚登记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婚姻无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的。2.家庭关系的规定(细看)夫妻关系•夫妻的人身关系•夫妻财产关系•夫妻相互扶养的权利和义务亲子关系•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祖孙、兄弟姐妹关系3.离婚的规定(1)离婚的方式——协议离婚、诉讼离婚(2)离婚的条件(5条,细看)(3)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细看)(4)离婚后夫妻财产的处理(细看)4.救助措施的规定救助类型救助措施家庭暴力与虐待的救助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对被遗弃的家庭成员的救助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相关费用的判决知识点8: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法规掌握内容具体规定详细描述对象资格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配偶;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内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是指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低保金申请申请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单独提出申请:(1)困难家庭中丧失劳动能力且单独立户的成年重度残疾人;(2)脱离家庭、在宗教场所居住三年以上(含三年)的生活困难的宗教教职人员。审批略发放略2.医疗救助政策法规掌握内容具体规定详细描述救助对象城市医疗救助对象(1)城市低保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2)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农村医疗救助对象(1)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2)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救助形式城市医疗救助形式救助对象在扣除各项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及社会互助帮困等后,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金额的医疗费用或特殊病种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量的补助。对于特别困难的人员,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农村医疗救助形式(1)开展“新农合”的地区,资助医疗救助对象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2)尚未开展“新农合”的地区,对因患大病个人负担费用难以承担,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给予适当医疗救助。(3)国家规定的特种传染病救治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3.教育救助2项内容需掌握具体规定对象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的未成年人;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教育救助的对象。目标(1)对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和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基本实现普通中小学免费教育;(2)对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家庭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高中教育阶段要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补助。4.住房救助国家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给予住房救助。住房救助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实施。5.司法救助掌握司法救助的范围(12条,细看)6.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法规掌握内容具体规定救助对象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具体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低保或农村五保,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上述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救助形式在县级以上城市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提供临时性救助。救助内容(1)提供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的食物(2)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3)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4)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5)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6)救助为受助人员提供的住处,应当按性别分室住宿,女性受助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7)救助站应当保障受助者在站内的人身安全和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维护站内秩序。知识点9:劳动就业政策法规1.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劳动就业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规定工作时间的规定工作保障的规定(1)劳动就业的规定相关规定具体内容提出了国家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责任(1)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2)国家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3)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提出了劳动用工基本要求(1)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2)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3)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军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