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培训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海绵城市目录CONTENS1现状问题2政策背景3政策支持一、海绵城市研究背景二、海绵城市1基本概念2基本内涵3发展历程4主要技术三、建设原则与实施措施1建设原则2实施措施快速城市化,使水资源日趋紧张、枯竭不精明的增长策略,损耗自然资源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滞后的设施维护工作,影响城市安全利益驱动,污染造成自然生境的毁灭性损害为什么,水不再温顺?水与城市的关系,决定了可持续的未来发展,今天,我们必须反思近年来,我国北京、深圳、武汉、杭州、南昌和延安等多个城市频繁出现城市内涝,对城镇居民生活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以2013年为例,县级以上受灾城市数量达到234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35.4%),较2011年激增了72%,城市受灾人口超过5000万(伤亡774人),经济损失3146亿元,海南省经济损失超过当年GDP的2%,规模、经济损失程度和人员死伤均呈现显著上升的态势。伴随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以城市排水(雨水)和内涝为代表的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35.40%64.60%00县级以上城市受灾数量达到234座2013年受灾城市统计62%38%0039%61%00农林牧渔工业交通运输水利基建62%城市发生过内涝39%城市内涝灾害超过3次53%47%0%0%79%21%0%0%53%城市目前没有达到国家防洪标准79%非农业人口达15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不达标2007年全国重点防洪城市达标情况,为不达标城市一、海绵城市背景根据住建部对全国351个城市2008-2010年间排涝能力调查1、现状问题--水多※据建设部2010年对349个城市内涝情况调研的情况,2008-2010年共有289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占调查城市数的80%。※发生范围广、积水深度大、积水时间长。下水道井盖出现“趵突泉”车主纷纷“弃车”离开低洼地带装载机搭载市民通过积水坑市民一起抢险被困在积水中的汽车大雨中两名环卫工人在清理下水管道行人通过内涝的马路一、海绵城市背景1、现状问题--水多近些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人们首先声讨的是城市排水系统。一、海绵城市背景现状问题—水多1、现状问题--水多※据WHO:全球每年有10亿人在遭受缺水的困扰。※有报告认为,21世纪的水资源将和20世纪的石油一样重要。※在685个城市中,约有400个城市面临水资源的问题,其中缺水严重的有108座,这些城市的缺水量约为70亿立方米/年一、海绵城市背景1、现状问题--水少※据WHO:全球每年有10亿人在遭受缺水的困扰※发生范围广、积水深度大、积水时间长。一、海绵城市背景1、现状问题--水脏※据全国水质采样的结果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情况不容乐观。※全国主要的河流水域域水环境或多或少的受到污染。2014年全国七大流域和浙闽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水质情况全国地下水硬质程度分布示意图一、海绵城市背景1、现状问题--水脏2、政策背景2014年4月,习近平在关于保障水安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根据资源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资源;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公示根据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8号)和《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财办建〔2015〕4号),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于近期组织了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评审工作。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水利部规划计划司2015年4月2日一、海绵城市背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一、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二、试点城市由省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联合申报。试点城市应将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试点城市年径流总量目标控制率应达到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试点城市按三年滚动预算要求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另行印发。三、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选择试点城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将对申报城市进行资格审核。通过资格审核的城市,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将组织城市公开答辩,由专家进行现场评审,现场公布评审结果。四、对试点城市工作开展绩效评价。财政部、住房建设部、水利部定期组织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罚。评价结果好的,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基数10%给予奖励;评价结果差的,扣回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具体绩效评价另行制订。五、各地财政、住房建设、水利部门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谋划,组织有关城市做好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研究制定配套政策。3、政策支持一、海绵城市背景二、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让城市回归自然我国总体上是一个缺水国家,北方城市一般来说都存在干旱缺水问题,有的城市水资源更为缺乏,雨水成为了宝贵自然资源。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高度重视绿地的雨水利用问题的研究,正在编制海绵型城市有关技术导则。一段时间以来全国都在喊建设“下凹式绿地”,究竟如何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正确的理念和提法非常重要。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左侧代表强降雨时,雨水进入储水层,避免内涝灾害;右侧代表炎热天气时储存的水供应城市绿化,同时水汽蒸发降低城市气温。“海绵”表层下方,土壤、水、空气同时存在,所以地下生态系统得以发展。1.基本概念二、海绵城市2012.04.262013.12.122014.12.312015.04.022015.07.102015.10.16海绵城市概念被首次提出习主席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公布海绵城市考核办法出台国务院部署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中央政策支持海绵城市试点1.发展历程二、海绵城市2.基本内涵二、海绵城市通过科学合理划定城市的蓝线、绿线等开发边界和保护区域,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1)解决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谐2.基本内涵二、海绵城市对传统粗放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城市绿地、水体、湿地等,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的技术手段,使其水文循环特征和生态功能逐步得以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城市生态空间,促进城市生态多样性提升。(2)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保护原有河流水系、生态体系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对被破坏生态恢复与修复对传统粗放建设破坏的生态给予恢复保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促进城市生态多样性提升推广河长制、治理水污染推行底影响开发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系生态环境的破坏保留足够生态用地,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积存净化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防洪渠生态修复底影响开发方式2.基本内涵二、海绵城市(3)转变排水防涝思路自然地面:10%—20%不透水地面,35%—50%不透水地面,75%—100%不透水地面传统模式“快排”与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对比”传统的市政模式认为,雨水排得越多、越快、越通畅越好,海绵城市遵循“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把雨水的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使用和排水密切结合。具体技术方面,有很多成熟的工艺手段,可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及其空间布局来实现。2.基本内涵二、海绵城市(4)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实现开发前后的径流量总量和峰值流量保持不变,在渗透、调节、储存等诸方面的作用下,径流峰值的出现时间也可能基本保持不变。水文特征的稳定可以通过对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来实现。径流总量不变:主要通过渗透、存储等方式来实现峰值流量不变:渗透、调节等源头消减、过量控制、末端措施峰现时间不变:滞留、调蓄等自然积存:削峰调蓄、控制径流自然渗透:恢复生态、自然循环自然净化:减少污染、改善水质自然渗透雨水自然净化雨水自然积存雨水减缓雨水流速3.基本原理二、海绵城市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1.透水铺装2.下凹式绿地3.生物滞留设施4.渗透塘5.湿塘6.雨水湿地7.植被缓冲带8.初期雨水弃流设施4.主要技术二、海绵城市三、如何建设海绵城市“渗”:能把更多的雨水渗透到城市的地下储存起来;“滞”:不能让雨水很快的流走,也是要把它更多的留在城市里;“蓄”:就是采取多种措施蓄水,城市有水才有灵气;“净”:把水净化,跟污水处理一样,雨水也需要处理;“用”:有水了就要合理利用;“排”:将多余的雨水通过地下管网排出城市。1、海绵城市设计原则•六项基本原则(1)生态优化:生态理念、生态系统、生态构成和生态结果。(2)经济合理:全面分析建设成本(造价、工期、场地)、运行费用、能耗等投资的投入产出比,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3)技术可行:技术应用合理,设施选择得当,运行可靠,使用安全。(4)过程可控:项目建设、运行全程科学可控。(5)场地适宜:场地生态条件与项目雨水生态系统相容,互利共生。(6)社会得益:系统应对社会有益并有相应的人文贡献。2、规划原则(1)保护自然水体、湿地、洼地、自然径流通道、泛洪区等水敏感区,结合上述用地进行布局统筹。(2)因地制宜,优先消纳,不能消纳雨水径流时再进行溢流排放。消纳雨水应以入渗为主,适当采用储存回用设施。优先采用下凹绿地、水体等地表生态设施控制径流雨水。(3)合理确定排水分区和排水出路,延长径流路径,以延缓洪峰。(4)控制地下工程设施建设,保护绿地土壤结构,保护地下水回补渠道。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三、海绵城市建设1.建设原则(1)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措施一“渗”——源头减少径流、净化初雨污染(2)透水铺装透水铺装是指具有透气、彩石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也可称排水混凝土。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三、海绵城市建设2.实施措施(3)生态草沟生态草沟又叫植被浅沟或者生物沟,雨水径流通过植草阻拦,逐步缓慢下渗,最终用于补充绿地的土壤含水量,实现降雨径流的全部吸收净化,同时减少绿地浇灌用水;达到削减降雨径流、延缓洪峰的目的。草沟/生态滤水带滞留池/过滤系统措施二“滞”——延缓雨水峰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