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管理笔记第一章概述1.质量的定义质量是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需求的能力。2.质量的内涵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的特性组成,这些固有的特性是通过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的能力来表征。3.需求明确的需求: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或者合同等已经作出明确规定的要求,隐含的需求:虽然还无法表达出来,但是客观上却已经存在的需求。4.固有特性产品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环境性,产品的美观、耐久等。5.质量管理的思想预防为主的思想:在产品生产之前通过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对主要因素加以重点控制,防患于未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思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顾客的信任和认同,因此,时刻关注顾客的反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明确和隐含需求,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不仅仅从思想观念上重视顾客的需求,还要努力理解顾客的要求,尤其是顾客表达不出来却隐含存在的需求。持续改进的思想:是提高企业质量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企业只有建立持续改进的管理制度,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等循环活动,才能真正使企业的质量管理纳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才能逐步增强企业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才能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特性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其他:用一切以数据为依据的思想、技术与管理并重的思想、系统控制的思想、标准化管理的思想等6.质量管理学科发展的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时间:开始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内容:仅限于对产品质量的检验特点:百分之百的全检验,所提供的质量信度很高不足:在产品生产完成后进行,是一种事后行为,没有起到事前预防和控制的作用。检验费用高,不经济。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时间:第二次时间大战期间内容: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客服了质量检验阶段检验方法的局限性,通过从母体当中进行抽样检验,来预测母体的质量分布情况标志:20世纪2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并发明了控制图。优势:降低检验成本,同时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不足:用一种纯数理的方法去解决质量问题,使得人们一度将质量管理人员同统计分析人员等同起来3)现代质量管理阶段时间:20世纪60年代开始标志:A、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提出—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宝姆出版了《全面质量控制》一书B、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发展—国际标准化(ISO)是世界范围内致力于实现质量标准化的国际组织7.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1)生产管理的相关知识:准时化生产、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企业流程再造2)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项目的成本管理、项目的进度管理、项目的综合管理、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的采购管理、项目的沟通管理、项目的风险管理、项目的范围管理3)概率论和梳理统计的相关知识8.质量管理的基本术语1)分类:ISO9000系列标准中分成10类2)几个重要的术语①质量方针: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质量方针必须与组织的总方针相一致。是中长期的,有一定稳定性,应形成文件。最高管理者是指组织的最高领导层中具有指导和控制组织的权限的一个人或一组人。②质量目标:与质量有关的,所追求的或作为目的的事物。是建立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上的,通常指落实质量方针的一些具体要求。质量目标必须是可测量的,以便跟踪、检查和评价。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在组织内部相关的只能部门和各个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职责③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就是以质量体系为载体,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为实施既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开展质量改进等活动予以实现。④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在明确的质量目标的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体系,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体系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每个要素是体系的基本单元。⑥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目标。质量策划师组织各级管理者的重要职责质量策划的结果应形成文件,其表现形式可以是质量计划或其他管理文件⑦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为达到质量要求提供信任,即对产品、体系或过程的固有特性达到规定要求提供信任。外部质量保证:向顾客和第三方等方面提供信任内部质量保证:通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以及自我评定,提供证实已经达到质量要求的见证材料,向组织的管理者提供信任。⑧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效率。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活动并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效率是指得到的结果和所消耗的资源的关系第二章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和原理1.工程项目质量的含义: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征综合。2.工程项目质量内容:从使用价值和功能来看,包括1)适用性: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功能,包括物理功能、化学功能、结构功能、使用功能和外观功能2)耐久性:工程在正常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3)安全性: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结构安全度、抗震、耐火及防火能力,抗辐射、抗核污染、抗爆炸波等能力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4)可靠性:工程在规定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5)经济性:工程从规划、勘查、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等的费用6)协调性:工程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协调以及与周围已建工程相协调,已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由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等组成。4.工程建设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1)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2)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3)工程的地址勘察是为建设场地的选择和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地址资料依据工程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4)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5)工程竣工验收对质量的影响是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5.从项目管理特征看,工程项目质量包括工程实体质量和工作质量6.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4M1E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7.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A影响因素多B质量波动大C质量隐蔽性D终检的局限性8.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就是确立工程项目质量方针及实施项目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就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9.工程项目管理主体A自控主体:施工单位,设计单位B监控主体:政府、监理单位10.工程项目管理的阶段性①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通过可行性研究②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选择勘察设计单位③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一是择优选择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施工单位;二是严格监督承建商按图施工11.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①质量第一②以人为核心③预防为主④坚持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时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1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几个基本原理①PDCA循环原理P(plan)计划—明确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对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有效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按照规定的程序与权限审批执行D(do)实施—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与要求C(check)检查—第一,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实际条件是否发生变化,不执行的原因;第二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A(action)处置—分为纠偏和预防②三阶段控制原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一是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二是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状态的控制。事中控制:首先是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其次是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来自他人的监督控制。关键是增强质量意识,发挥操作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事后控制: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工程中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系统因素和偶然因素③全面质量管理TQC(TotalQualityControl)原理同时包容在质量体系标准(GB/T1900-ISO9000)中,是指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A全面质量控制,包括建设工程各参与主体的工程质量与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B全过程质量过程: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GB/T1900强调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管理原则主要的过程:项目策划与决策过程、勘察设计过程、施工采购过程、施工组织和准备过程;检测设备控制与计量过程;施工生产的检验试验过程;工程质量的评定过程;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过程;工程回访维修服务过程C全员参与控制13.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区别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目的只用于特定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范围涉及工程项目实施中所有的质量责任主体某一个建筑企业目标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某一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目标时效一次性的永久性的评价方式自我评价与诊断进行第三方认证14.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的组成1)按管理对象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工程项目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子系统工程项目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质量控制子系统2)按实施主体建设单位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施工企业(分包商)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工程监理企业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材料设备供应企业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3)按管理职能质量控制计划系统质量控制网络系统质量控制措施系统质量控制信息系统15.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建立原则分层次规划的原则;目标分解的原则;质量责任制的原则;系统有效性的原则16.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建立程序1)确定控制系统各层面组织的工程质量负责人及其管理职责,形成控制系统网络架构2)确定控制系统组织的领导关系、报告审批及信息流转程序3)制定质量控制工作制度4)部署各质量主体编制相关质量计划,并按规定程序完成质量计划的审批,形成质量控制依据5)研究并确定控制系统内部质量职能交叉衔接的界面划分和管理方式17.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1)动力机制: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核心,来源于利益机制。要保持合理的供方及分供方关系,才能形成动力机制2)约束机制:取决于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监控效力3)反馈机制:运行的状态和结果额信息反馈是进行系统控制能力评价,并为及时作出处置提供决策依据4)基本方式: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主体间,应用PDCA循环原理,同时必须注重抓好控制点的设置,加强重点控制和例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