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税收功能与税收宏观经济效应(更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3章税收基本理论与税收功能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龙朝晖5.1西方税收学的发展历程5.1.1欧洲的税收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但肤浅和零散。5.1.215世纪以后,欧洲工商业初见繁荣,对税收理论的研究开始萌芽,但不系统。5.1.315—18世纪重商主义时期,洛克、斯图亚特探讨税收本质、原则和征税方法等税收学基本问题2•5.1.4起源于17世纪末重农主义时期的税收理论,•魁奈提出了有名的土地单一税理论。•5.1.5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和萨伊等建立了古典学派的税收学体系,•提倡“中性税收”。•5.1.6萨伊、穆勒等庸俗经济学家坚持自由放任的基本原则,•但把国家职能扩大到全面保护社会福利领域,强调纳税人牺牲是必要公平的。3•5.1.7马歇尔创造的剑桥学派代表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征税要求,是古典和现代税收理论的分水岭。•除解释现存税收分配关系,并没有多大的贡献。•5.1.820世纪30年代后兴起的凯恩思学派,•特别注意税收调节宏观经济的功能,认为税收是经济的重要杠杆。•5.1.920世纪60年代“滞胀”后,供给学派兴起,•主张减税,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能解决“滞胀”。4•5.2什么是税收?••5.2.1税收的交换说及其代表人物•交换说(利益说)以社会契约论和自由主义的国家观为基础。•认为国家和个人是各自独立平等的实体,国民因国家活动而得到利益并作为回报而纳税,税收体现的是国家与国民之间的一种交换关系。•其代表人物是孟德斯鸠和亚当•斯密(《国富论》),是英国古典学派的主张。5•5.2.2国家分配说及其代表人物•国家分配说主要是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角度研究税收。•生产过程是创造价值的过程,而税收就是国家参与价值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从而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即公共需要)。•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古典学派的大卫•李嘉图和马克思。6•5.2.3义务说及其代表人物•义务说以黑格尔的国家有机体说为基础,认为个人生活必须依赖于国家的生存,为维持国家生存而纳税,是每个公民当然的义务,明确提出了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其代表人物包括德国的海因里希·劳和美国的塞里格曼(《租税各论》)。7•5.2.4.社会政策说及其代表人物••社会政策说指出税收不仅是财政收入的形式,也是社会政策的一种手段。•国家通过税收纠正社会分配的不公平和贫富悬殊,实现社会稳定,提出了税收的收入分配职能,是税收政策和累进税的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1835-1917),代表作《财政学》;8•5.2.5.新利益说及其代表人物••也称为税收价格理论,其与交换说不同:•国家满足公共需要就是满足每个人共同的私人欲望,个人纳税就象为满足私人欲望而购物所支付的价款。•代表人物是维克塞尔和林达尔。9•5.2.6经济调节说及其代表人物•也称市场失灵说,由于市场失灵时不能进行资源有效配置和公平分配,而税收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凯恩斯,并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理论依据。•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105.3税收功能5.3.1税收功能定义指税收制度作为一个体系或部分,在特定经济目标指引下,基于其内在结构属性,通过自身活动与其他单位发生关系,产生一定客观后果,从而体现其在社会中特殊地位的关系。5.3.2税收功能辨析(1)税收功能体现的是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即对其他社会单位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实质性互动。11•(2)税收功能不同于税收目的道教:上清、太清、玉清;•佛教:法身、报身、化身;•中国哲学:体、相、用,分别指本体、现象和变化。•税收目的为“体”,税收制度和税法为“相”,税收功能为“用”。•也就是说税收目的是税收主体的主观意向,税收功能则是客观结果,可能与主观意愿吻合,也可能不一致,甚至负面。12•(3)税收功能体现的是一种存在状态。•但功能发挥过程中若加入人的主观意愿,则可能产生正功能、非功能甚至反功能。•(4)税收功能离不开税收的内在结构属性•税收的内在结构是从税收体系内部描述系统的整体性质,结构决定功能,功能要求又会产生结构调整的需求和动力。13•5.3.3税收功能分类•直接功能:税收对直接参与税收活动的当事人的影响;•间接功能:通过对当事人行为的影响对其他个体或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发生作用。•显性功能:税收运行结果合乎税收当局意料;•隐性功能:税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出乎当局意料或一时不可察觉。14•正功能:税收运行对整个社会运行产生积极影响;•非功能:税收运行对整个社会运行既没有积极影响,也没有消极影响。•反功能:税收运行导致社会体系内部协调、稳定局面破坏。15第七章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税收与经济增长、稳定与收入分配•6.1税收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通常用GDP或NI的增长率来表示。•6.1.1税收与经济增长一般关系•6.1.1.1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用途:Y=C+S;•收入转化为支出:Y=C+I;•可得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S=I166.1.1.2三部门经济中收入用途:Y=C+S+T;收入转化为支出:Y=C+I+G;恒等式为:S+T=I+G17•6.1.1.3减税增支与经济增长假定没有收入时消费量Ca,可支配收入Yd,边际消费倾向b,T为总额税,有:•C=Ca+bYd,Yd=Y-T••则三部门经济中:Y=Ca+b(Y-T)+I+G,•(1-b)Y=Ca-bT+I+G•得出:ΔY/ΔT=-b/(1-b)ΔY/ΔG=1/(1-b)••可见,仅考虑税收,减税可刺激经济增长;仅考虑政府支出,增支可刺激经济增长。18•6.1.1.4“平衡预算原理”:•一个较大额的T和G,T、G相等,可产生扩张效应(综合作用产生扩张效果),且NI增加额等于T和G增加额。•ΔY1/ΔT+ΔY2/ΔG=1••“平衡预算原理”应用——政府可通过适量增税并等量增加政府支出将产量提高到充分就业水平,因增税的收缩效应小于增支的扩张效应,增税的一部分被储蓄减少所吸收,其余才是总支出的减少。19•注意:•而政府支出增加若直接购买或投资,则转化为总支出的增加。但政府支出中转移支付部分不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且发达国家情况与发展中国家情况不相同。206.1.2经济增长、储蓄和资本形成发展中国家,物质资本(包括多寡和形成快慢)是经济增长的首要约束条件,经济发展的中心是迅速的资本积累。但从供给看,实际收入水平低与储蓄能力小互为因果;从需求看,购买力低与实际收入少互为因果;因此为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必须提高资本积累,且国内储蓄是投资最可靠的来源。21•6.1.2.1哈罗德-多马模式••设储蓄率s=S/Y,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率G,资本产出比率V=K/Y,也称投资系数,主要取决于生产技术要求。设V一定,资本存量增长率ΔK/K=I/K=ΔY/YG=ΔY/Y=I/K=(I/Y)*(Y/K)且设S=I,得出:G=(S/Y)*(Y/K)=s/VV一定,所以经济增长速度取决于储蓄率大小,发展中国家必须提高储蓄率。226.1.3税收与家庭储蓄税收作用动员储蓄并诱导投资,收入高(低)的家庭平均消费倾向低(高),税收通过调整税负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的分配,来影响家庭的储蓄能力。累进程度低的税使税负较少落在边际储蓄倾向高的家庭中,从而更有利于动员家庭储蓄。23注意:发展中国家以流转税作为主要税源虽然有悖于效率和公平,但对低收入者没有免征额,具有累退性,对高收入阶层有利,增强其储蓄能力。但个人消费行为是相互作用的,具有“高消费”的示范效应,因此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加大后,又会使平均储蓄率下降。24支出税的报酬率比所得税要高。设收入为y,所得税(或支出税)税率为t,储蓄的年利率为r,则征所得税时:y1=y(1-t)+y(1-t)r(1-t)=y(1-t)[1+r(1-t)]征支出税时:y2=(y+yr)(1-t)=y(1-t)(1+r)相当于所得税条件下储蓄实际报酬率r(1-t)但征支出税因缺乏精确的交易核算而操作性差,对“奢侈品”的消费支出征支出税则较可行。256.1.4税收与企业储蓄、政府储蓄企业实现利润扣除所得税后用于再投资的部分属于企业储蓄,政府储蓄来源于政府经常性收入(主要部分是税收)超过经常性支出的部分,因此政府储蓄和家庭储蓄、企业储蓄之间互为消长。有经济学家的研究认为,政府税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比家庭和企业用来纳税的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要低,税收可以动员储蓄。26注意:税收增加主要靠改革税制结构和提高税率,发达国家以直接税为主,累进程度高,弹性大于1。而发展中国家的税收收入主要依靠间接税,个税比率低,企业所得税比例税率,间接税存在定额税率,从而使当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比重无法提高,只好宣布提高税率。税率提高又会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本增加。但发展中国家若可以通过金融体系动员私人储蓄,又可抵消税率高的影响。276.1.5税收与国内投资储蓄只表明资本供给,实际形成还取决于资本需求(投资收益)。设r是税前收益率,t为所得税税率,i为市场利息率。须:r(1-t)≥i所得税增加了投资风险,亏损结转虽可承担部分投资者损失,但仅限于以后年度结转,在考虑通胀和货币时间价值,抵补价值小于实际价值。286.1.6税收与外国投资两缺口模型说明发展中国家可用外国资本弥补国内储蓄不足:C+S+T+M=Y=C+I+G+XT=G时,上式变换为:I-S=M-X国内储蓄缺口要靠进口大于出口的外汇缺口来平衡,为弥补缺口,必须有“无须付现”的外国资本流入,要吸收外资,税收是激励的手段,使外资所获税后利润最大化。29但从国际税收的角度,投资者谋求的是在东道国和居住国税后的利润最大化。居住国对东道国的已税收入可采用免税法、扣除法或抵免法。免税法和扣除法情况下,外资的最终税后利润与东道国税率的高低呈反向变化,外商是税收优惠的直接受益者。30抵免法情况下,东道国的低税政策外商并不能从中受益,这时东道国可采取与居住国相同的税率征税,同时采取补贴办法吸引外资。外资税率的选择原则是:既能弥补缺口,又能给国内带来附加价值。特殊条款还包括:加速折旧;未分配利润减税或再投资退税;免税期,但需居住国给予税收饶让抵免。315.2税收与经济稳定5.2.1市场机制与经济稳定经济的稳定,以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为主要内容,集中表现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关系,其关键在于:S=I。税收可作为调节手段。当SI时,有一部分收入没有转化为支出,会造成供过于求,商品积压,物价下跌,企业减产;货币与商品的关系则表现为较少货币追逐较多商品,货币价值上升,利息率下降。从而使投资者增加投资,消费者减少储蓄增加消费,自动调节使总供求平衡。32当SI时,总需求膨胀,物价上升,币值下降,市场利率提高。高利率使投资者减少投资,消费者增加储蓄降低需求,恢复供求平衡。虽总供求量上达到平衡,结构方面也可能存在矛盾,如消费品供求和投资品供求不平衡,市场经济发达,价格、利率可发挥作用,会把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化为储蓄,从而使供求结构平衡。但发展中国家则须采用税收政策调控,如三部门经济平衡中,当SI时,可通过GT来弥补缺口。S-I=G-T335.2.2自动稳定的税收政策指税收制度本身适应性,税收的收入弹性为正值,经济停滞,税收自动减少;经济通胀,税收自动增加抑制需求。但不同税种的情况效果不一样:个税实行累进效果好,收入减少,税收负担减轻,缓和可支配收入下降,阻止消费需求过度萎缩,利于经济复苏。经济过热则加重税收负担,抑制消费需求过度膨胀。有些国家公司所得税也实行累进,可得同样效果。34间接税一般比例税率,不具有自动稳定功能。公司所得税的自动稳定效果最为明显,但大部分国家所得税采用比例税率。发展中国家税收自动稳定功能不如发达国家。5.2.3负所得税假设对家庭所得降到某一水平以下时,政府不对这些所得征税,而是给予补贴。但设想从未付诸实施。自动稳定的税收政策只能减少而不能消除经济波动,必须配合其他宏观经济政策运用。355.2.5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总需求不足,可采取减税办法刺激需求,使国民收入以税收乘数增加。间接税减税,即扩大需求又增加供给。直接税减税则较为复杂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