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教育)教学设计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顺利实施和组织行为学(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特依据本课程教学目标和本课程特点制定如下方案。一、课程基本说明:组织行为学(教育)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专业必修课程。3学分、54学时。教育组织行为学是研究教育组织中人的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对该学科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的介绍,致力于使学生了解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及教育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为其管理活动提供心理依据和新的视角,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该课程重点阐述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文字教材通过“XX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含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题研究)”等内容的设计强化了学校组织管理中的实践知识。本课程作为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其配套课程有: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专科)教学计划中,管理概论、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也可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鉴于本科教学计划下的心理学类必修课程只设两门——教育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教育),因此,我们在编写《组织行为学(教育)学习指导》时,强化了一部分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以帮助不少可能在专科阶段没有修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对于专科阶段已经修学过《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可能会更省力。二、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本课程内容不仅包括了一般的组织行为学涉及到的“人性假设、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激励、组织行为、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等内容,而且强化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具体而言,本课程在对基础教材《组织行为学》(孙成志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进行选择性使用之外,在新编的《组织行为学(教育)学习指导》中增加了“人性假设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教师管理中的知觉效应、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教师的需要及其管理、教师的心理挫折及其管理、教师的人际关系、教师工作群体-教研组的建设、学校领导者应具备的个性品质、权变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学校组织的基本问题、学校组织的设计、学校组织中的工作压力、学校组织的文化建设、学校组织的内部、外部环境、学校组织冲突、学校组织行为的合理化、学校组织变革”等内容。本课程内容的具体教学要求,大家可详见文字教材上的学习目标。在目标中,可分为如下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应用。了解:指对各章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要“知道是什么”,有较清楚的记忆,能够较准确的描述;理解:指对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有较系统的领会与认识,“知道为什么”,对有关问题能进行准确的阐释;应用:指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并能结合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运用这些知识、理论,解释、分析和论述问题。三、课程的教学媒体说明根据组织行为学(教育)课程的性质、特点,本课程所选择的主要媒体为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其编制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学生应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文字教材,同时充分利用录像教材和各种助学资源,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本课各章的知识结构、内容重点和学习方法。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教材,是在教和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依据,是学习的尺度和标准。本课程的基础教材为《组织行为学》,孙成志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新编教材为《组织行为学(教育)学习指导》(以下简称《学习指导》),何立婴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约15万字,《学习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组织行为学(教育)”课程的教育视角。两本文字教材相辅相成,是教和学的主要依据。《学习指导》共7章,约15万字,分为章、节、目三个层次。书前设序、前言、使用说明、教学安排,每章结构为:(1)内容提要:框定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2)学习目标:按教学大纲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并适当为学生提示本章的重难点内容。(3)XX原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补充组织行为学原理在学校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应用。(4)研究与探索:适当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题研究的形式启发学生对学校管理领域中组织行为相关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体会如何针对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并给学生提供参阅文献或书籍名录。(5)思考与练习:学生练习的题型与今后的考核相结合,题型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单选)、概念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六种。此外,大家在使用文字教材时注意,本教材在“学习目标”和“思考与练习”中将《学习指导》中新补充的内容一律以阴影标出,未加阴影的内容即为基础教材内容。2.录像教材(13学时):录像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助学媒体。录像教材(13学时)分为两部分,与文字教材相结合,旨在为学生各章的重点学习提供指导:解释各章中重点、难点知识,介绍学习方法,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为学生提示进一步学习的资料,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对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的主题,还可采用访谈、专家分析、学生讨论等表现手法。录像教材根据主题灵活设置“内容提要、重点内容分析、学习方法、思考与练习/案例分析”等内容。通过录像教材的学习,可进一步加深、巩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认识;引发学生对实践领域的关注、分析、思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自主选择使用。序号教学内容录像内容录像学时1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组织行为学概述有关人性的假设12第二章个体行为个体心理、教师个性、知觉效应与管理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理论23第三章激励激励理论、激励的方法和策略24第四章群体行为群体规范、群体决策的方法25第五章领导行为领导理论及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26第六章组织行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学校、学校组织的设计27第七章组织变革与发展学校组织的发展和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2四、本课程教学安排建议1.学习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合理使用两本教材。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按要求,科学使用两本教材。先明确课程学习目标,再阅读基础教材。在把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阅读《学习指导》中的补充内容,然后,在研究与探索中精练所学知识,分析相应的案例。同时注意学习的自测和反馈,结合学习进度及时做一些练习,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力争在两本教材的合理使用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加强本课程的应用性教学。为了突出本课程的应用性,《学习指导》书专门设立了研究与探索,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题研究。案例分析是结合本章的主要理论或知识点提供学校管理实例,并进行了适当的分析、说明,为学生理解、消化一些理论要点,提供帮助。小组讨论,依据本章所介绍的理论和知识,作者提出一些问题请同学们进行分析和讨论。问题研究,针对学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划定范围或提供材料,大家可在辅导教师的帮助下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办法。(3)认真作好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是本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本人能够监控学习过程,及时了解学习情况,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保证学习质量。形成性考核由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作业手册:本课程拟编制作业手册一本,设三套题,第一套题含一、二、三章内容,第二套题含四、五章内容,第三套题含六、七章内容。试题设计完全按照期末考试的题型,覆盖了学习指导上的“思考与练习、研究与探索”等内容,附有答题要求的简要说明。三次小组讨论:学生可就所提供的论题记录自己的论点和论据、小组成员的论点及论据,可以总结此次讨论的心得体会。2.本课程学习模式建议(1)自主学习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文字教材,要清楚文字教材的结构、思路和学习方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各种学习材料,认真作好学习笔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和自学能力的辅导时,应要求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文字教材,对文字教材应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学习,善于动脑筋,分析与概括教材的要点、重点,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要做到联系实际学会应用。(2)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必要补充,这一学习形式决不可少。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必须参加小组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当地公共管理的一些实际情况制定小组讨论题目。鼓励学生已各种形式提出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发言和交流的机会。通过研讨活跃学习气氛、扩展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果。(3)利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为减轻学习难度,一定要充分利用录像教材、辅导练习册、网络辅导等助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在认真分析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开展问题讨论,并进行案例教学。(4)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利用中央电大提供的网络环境和一切现代化手段(如信函、电话答疑、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电子信箱、IP课件等)进行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自学能力。根据以上的主要学习模式,我们可以个体为单位将每阶段的学习进程作如下描述:五、教学过程的组织、监督与管理有条件的地方电大应该组织教师进行面授,可面授8-10次。“XX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部分,可主要由教师讲授;“研究与探索”部分,可由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此外,老师可适当给学生提供每章末“参考资料”中所列的资料,借以开阔学生视野。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及时要求学生完成三次形成性作业和三次小组讨论表。在批改形成性作业时,注重学生的答题质量;在评价学生的小组讨论表时,尤其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意识的考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录像教材和文字教材的配套使用。接近期末复习阶段时,注意收看第十三讲录像和直播课堂。同时可以结合网上辅导文本,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深化。六、本课程实践教学方案由于组织行为学(教育)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故而我们强调在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多围绕组织行为学基本原理在教育管理领域中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文字教材《组织行为学(教育)学习指导》(何立婴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03年11版)中每章后都设有研究与探索栏目。该栏目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题研究等小栏目。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课后的7个案例(包括网上辅导资料中的“案例库”),进行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对此案例在课堂上或者在线进行小组研讨和分析,并作为学习考勤的依据,或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案例分析)的一部分。建议教师围绕课后和形成性考核册中的“小组讨论”栏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可以是在线的,也可以是面对面的讨论),形成性作业册上的小组讨论完成后按照形成性考核册的计分原则给予学生成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师范部《组织行为学》(教育)课程组2003年10月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