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Theory在美国买一台打印机,原价是80美元。商家给消费者两个选择,A、当场打折,折扣率是5%,也就是说80美元的打印机可以用76美元购得;B、邮购返券,现在以80美元购买打印机,只要在购买后3个月内将相关凭证寄回给公司,就可以得到25%的折扣,也就是可以得到20美元的现金返还,这20美元会以支票的形式寄回给消费者,这样相当于花60美元买了这个打印机。想一想,如果你有这样两个选择,你会选哪种折扣方式呢?研究人员分别问丈夫和妻子做了百分之多少的家务,调价结果统计,丈夫和妻子平均认为自己做的家务百分比之和为130%。68%的民事诉讼律师都认为自己代理的一方会赢得诉讼。斯文森(Svenson)在1981年的一个研究里发现,如果要就自己的驾驶技术做一个评价,90%的人都说自己的驾驶技术要在平均水平以上,很少有人说自己比平均水平要差。过度自信理论是二十世纪末提出的行为金融学理论。“过度自信”一词源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大量的认知心理学的文献认为,人是过度自信的,尤其对其自身知识的准确性过度自信。人们系统性地低估某类信息并高估自身信息。关于过度自信,DeBondt和Thaler在对行为金融的微观基础进行总结的时候曾经说过:“在心理学领域有关个人判断的研究成果中,最强的结论就是人们是过度自信的。”过度自信理论简述过度自信的表现形式一是,人们估值的置信区间太小。例如,人们认为,置信区间包含真实值的概率有98%,而事实上置信区间包含真实值的概率只有60%左右,即人们估值的置信区间太小了。二是,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很不准确。例如,人们估计某一事件完全可能发生,而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只有80%;人们确信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却有20%。为此,人们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经常走向极端,过高地或过低地估计那些他们认为应该发生或不应该发生事件的可能性。过度自信的表现形式在行为金融学研究领域,过度自信投资者有两种表现:一是,投资者高估了私人信息产生的信号的准确性,即错误地认为,私人信息产生的信号比公共信息产生的信号更准确;二是,投资者高估了自身对证券价值的估价能力,而低估了估价过程中预测误差的方差。通常人们通过观察自身行为的结果来了解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自我归因偏差(self-attributionbias),即人们在回顾过去时,相比那些与失败有关的信息,人们更容易回忆起与成功有关的信息,并且会高估自己的成功。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说,由于存在归因偏差,人们会高估某些信息而低估另一些信息,从而加重了过度自信心理。过度自信的实证研究1、Barber和Odean(2002)研究分析了199~1995年间由电话委托转向网上委托的607个投资者行为特征以及投资收益率。他们发现,这些投资者在转向网上委托之前,他们的投资都获得了较好的收益,且偏好市场风险高的小盘成长股。这些投资者在转向网上交易之后,买卖就较为频繁,交易更富投机性,而所获的投资收益率则较低。当然,其中的理性投资者不会如此,只有过度自信投资者才会出现过度交易的倾向。他们认为,过度自信投资者在网上交易时,容易产生几种认知偏差,从而导致他们的过度自信:一是这些投资者将此前的良好投资收益(网上委托前的交易)归功于自已的投资能力(而不是运气),因而会过度自信;二是这些投资者在网上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投资数据,这些数据会引致他们的知识幻觉,从而增强了过度自信;三是这些投资者在网上通常可以自己掌握股票的投资组合情况,且可利用鼠标轻松下单,这会导致他们产生控制幻觉,从而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度。心理账户MentalAccounting【案例1】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对在外打工的农村夫妇花4块钱买了两张彩票,没想到竟中了500万元大奖。他们兴奋之余,将其中的100多万分别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多的达十儿万,少的也有好几万;如果这500万不是意外之财,而是辛苦打I:所得,他们会这么随便赠与别人吗?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不管钱是如何得来的,500万就是500万,不会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意外之财会使人产生不同往常甚至不可思议的行为呢?【案例2】做煤炭生意的张老板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家产过千万,他的孩子学习跟不上班。找到我给他介绍一个好家教,我告诉他家教要15元/小时的报酬,他觉得太贵了。那晚他为了跟我见面,以便好谈找家教之事,他叫了几个朋友,在北湖市场对面的帝都大酒店豪华订了晚餐。喝了三瓶五粮液,一桌海鲜,一顿晚餐下来花费将近3000元。饭后,他的几个朋友和他围在一起搓起了麻将,不到半小时,他就输掉了500多。我当时乃至今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请家教15元/小时他感到太贵?而吃一餐饭、打一次牌数千元数百元的花费就连眼都不眨一下?!【案例3】王先生非常中意商场的一件羊毛衫,价钱为1250元,他不舍得买,觉得太奢侈了;月底的时候他妻子买下羊毛衫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他非常开心。尽管王先生的钱和他的妻子的钱都是这个家庭的钱。为什么同样的钱以不同的理由(项目)开支心理感觉不同?诸如上述此类的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这些例子都充分表明:人们在自己的心理里有本帐,对于自己的开支哪些该花费,哪些不值得花费?等等,都会因人而异,都会打上自己的主观情绪色彩和价值判断,甚至出现非理性行为。心理学家们将心理这本帐称作“心理帐户”。丹尼尔·卡尼曼认为: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心理账户理论简述心理账户的实证研究一月效应一月效应是从统计学角度分析股市走势的一种惯常现象,指一月份的回报率往往是“正数”。最初出现一月效应的国家是美国,然后其他国家的学者也陆续发现一月效应存在其他股市之中。“一月效应”虽然也许是所有季节性股市型态中最出名的一种,但它仍然常常被误读。例如,许多投资者认为,一月效应指的是股市作为一个整体在每年头一个月出现的非正常强势,但事实并非如此。针对这种现象的研究显示,每年这个时候显露出不同寻常季节型态只是:小型股往往超越大型股的表现。因此,一月效应并非指大市,实际上是指小型股的相对强劲而言。还有,就小型股来说,其相对强势的实际开始时间是上年12月中旬,到当年1月中旬基本上就结束了。也许正因为一月效应如此被误读,才使得它一如既往地那么有效。通常,一种超越市场的策略,会随着企图利用它获利的投资者数量的增多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