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有限责任公司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第一章消防安全责任制•第一节责任追究法规•第二节消防法律责任•第三节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第四节典型火灾案例分析第一节责任追究法规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通过,公布施行。对凡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下我们对涉及消防方面的条文进行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一、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二、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三、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四、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第二节消防法律责任•消防工作的方针与原则•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的消防安全职责一、消防工作的方针与原则(一)消防工作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的方针规定为“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预防为主”是指在消防工作中,要把火灾预防放在首位,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及物资保障上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发展,从根本上避免和减轻火灾的危害。•“防消结合”是预防和扑救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指把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结合起来。在积极做好预防火灾工作的同时,在人力、物力、技术上积极做好灭火的充分准备,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发现、有效补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消防工作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的原则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火灾预防方面;2、消防组织方面;3、灭火救援方面。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三、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的消防安全职责(一)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二)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三)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四)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五)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六)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七)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八)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单位,前款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第三节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引言•社会各单位要依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引言消防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责任重于泰山。为切实加强消防工作。落实责任制。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国务院同意。公安部、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提出《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意见。意见如下:意见如下:1、社会各单位要依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2、公安消防机构要依法履行消防监督和灭火责任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责任一、社会各单位要依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四条规定: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2、单位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以下统称消防法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台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3、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其他单位应当结合单位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5、单位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6、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单位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1)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2)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3)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4)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5)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6)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7)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8)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行为。7、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提出整改方案,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在火灾隐患未消除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8、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主要内容包括: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5)公众聚集场所的员工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9、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活动期间,应当通过张贴图、广播、闭路电视等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学校、幼儿园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幼儿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10、单位应当根据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器材,并组织开展消防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发生火灾后,必须立即报警,组织和引导在场人员疏散,扑救初起火灾,11、单位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警告处分。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消防责任事故罪。第四节典型火灾案例分析•北京市隆福商业大厦火灾•唐山林西百货大楼1-81•哈尔滨天潭大厦火灾1-82•深圳安贸危险品火灾1-83•深圳端溪酒店火灾1-84•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1-85第二章火灾与燃烧第一节火灾的危害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第二节燃烧与火灾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一、燃烧的必要条件1.可燃物:2.氧化剂:3.温度(引火源):二、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三、火灾的定义及分类火灾的定义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四、燃烧中的几个常用概念1.闪燃:2.阴燃:3.爆燃:4.自燃:5.闪点:四、燃烧中的几个常用概念6.燃点:7.自燃点:8.氧指数:9.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10.固体燃烧特点:五、热传播的途径和火灾蔓延的途径火灾的发生、发展就是一个火灾发展蔓延、能量传播的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量传播有以下三种途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1.热传导:2.热对流:3.热辐射:六、燃烧的特殊形式--爆炸(一)爆炸的概念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急剧增加或使两者同时急剧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1.物理爆炸:2.化学爆炸:六、燃烧的特殊形式--爆炸(二)爆炸极限爆炸极限: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六、燃烧的特殊形式--爆炸(三)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爆炸极限值受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主要有: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惰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氧含量、点火源等。六、燃烧的特殊形式--爆炸(四)粉尘爆炸的特点1.粉尘爆炸的条件:2.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3.粉尘爆炸的特点:七、燃烧产物及其毒性燃烧产物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燃烧产物包括:燃烧生成的气体、能量、可见烟等。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是指:一氧化碳、氢化氢、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第三章消防基础知识•第一节灭火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初期火灾扑救•第三节常用灭火剂和灭火器•第四节灭火器的使用和保养•第五节火场逃生与自救第一节灭火的基本原理由燃烧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其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2、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3、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4、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第二节初期火灾扑救第二节初期火灾扑救初期火灾扑救的一般原则:1、报警早,损失小“报警早,损失小”这是人们在同火灾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第二节初期火灾扑救报火警的内容:•发生火灾的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起火物;•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电话等。•火警电话号码119。2、边报警,边扑救在报警的同时要及时扑灭初起之火。在火灾的初起阶段,由于燃烧面积小,燃烧强度弱、放出的辐射热量少,是扑救的最有利时机。第二节初期火灾扑救3、先控制,后灭火在扑救可燃气体、液体火灾时,可燃气体、液体如果从容器、管道中源源不断地喷散出来,应首先切断可燃物的来源,然后争取灭火一次成功。第二节初期火灾扑救第二节初期火灾扑救4、先救人,后救物在发生火灾时,如果人员受到火灾的威胁,应贯彻执行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先教人后疏散物资。5、防中毒,防窒息在扑救有毒物品时要正确选用灭火剂,以避免产生有毒或剧毒气体,扑救时人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向,必要时要佩戴面具,以防发生中毒或窒息。第二节初期火灾扑救6、听指挥,莫惊慌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定,采取迅速正确措施扑灭初起火。此外,当由于各种因素,发生的火灾在消防队赶到后还未被扑灭时,为了卓有成效地扑救火灾,必

1 / 10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