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瓷器(陶器与瓷器的区别)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可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最早出现于商代中晚期,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陶器与瓷器的区别:烧造原料不同:陶粘土;瓷瓷石,高岭土烧结温度不同:陶800~1000℃;瓷:≧1200℃吸水率不同:陶吸水;瓷不吸水透光率不同:陶透光;瓷不透光2、陶器的制作工艺:选料、淘洗、羼(chan)和、成型①选料:制陶的陶土要经过一定的选择。采用的是红土、黑土和沉积土等可塑性较强的泥土。这些粘土中含有铁的化合物,起助溶作用,较低陶器的烧制温度,在不同的烧制条件下,使陶器呈现各种颜色②淘洗:原料选定后,还需进行加工,淘洗土中杂质并加以粉碎,使陶土颗粒更为匀细。③羼和在烧制过程中,为了防止高温而出现开裂或变形的情况,人们在粘土中加入由砂粒、石灰粒、草灰、稻草末和碎陶末等组成的羼和料,来改进陶土的成型性能,增强器物的急变型和耐热性。④成型:手制、泥条盘筑、轮制、模制3、陶器成型的技法:手制、泥条盘筑、轮制、模制4、羼和料:在烧制过程中,为了防止高温而出现开裂或变形的情况,人们在粘土中加入由砂粒、石灰粒、草灰、稻草末和碎陶末等组成的羼和料,来改进陶土的成型性能,增强器物的急变型和耐热性。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大都含有羼和料,特别是炊器,羼和料含量高达30%左右。羼和料的使用,提高了陶器制品的成品率,在制陶工艺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5、轮制:仰韶文化的中晚期(距今约5000),制陶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轮制法,这种方法制作的陶器,器形非常规整。到龙山文化早期(距今约4000年),轮制法已经普遍使用。6、陶器的装饰技法:①拍印,用刻以各种纹饰的拍模,在已经成型的器物上拍打出纹样。②压印,用印花的工具或自然物在坯体上拍打出纹饰。③刻划,用尖利的工具在器物表面刻出装饰花纹。④镂空,将陶坯镂通出方形、圆形、菱形等几何图案,这是新时期时代常用的一种装饰,,多用于装饰豆、高足杯等圈足器物。⑤5.彩绘,彩绘有两种,一种是将颜料绘画在已经晾干的陶坯上,后入窑烧造,花纹附在器物上不易脱落,这就是彩陶,彩陶盛行于新时期时代(中期),另一种是在陶器烧成后,在器物表面绘画各种纹饰,其色彩容易脱落,人们称这种陶器为彩绘陶,主要流行于战国之后。⑥堆塑,印出或塑出立体状的纹饰贴于陶坯之上。⑦彩釉装饰,始于商周,盛于隋唐。7、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时1924年在甘肃临洮马家窑发现的一种文化遗址。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000余年,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的东北部,以洮河和湟水的中下游为中心。马家窑文化的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多以泥条盘筑法制成,烧造温度在1000度左右,器物种类有钵、瓮、豆、瓶、盂、杯、壶等。器形特殊的有敛口深腹双耳罐、束腰罐、盆形双耳豆等。在装饰方面多见彩陶,马厂类型的彩陶某些器物加涂红色陶衣,早期纹饰以很宽的黑边紫红条带构成,晚期纹饰以红色或黑色条带构成,常见纹饰有大圆圈纹、菱形纹、变形蛙纹、波浪纹、人形纹等。马家窑文化的分期: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场8、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最显著的装饰特点是出现镂空。多用于豆和高柄杯。9、龙山文化:黑陶为主,其中以“蛋壳黑陶”最为精美,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精心淘洗,以轮制法制成,器壁往往有细密的旋纹,胎壁厚仅1毫米左右,最薄的地方近0.2到0.3毫米。器形仅见高柄杯一种。10、殷商白陶:白陶是指器物的表面及胎质呈白色的陶器,其原料与灰陶和红陶不同,而与制造瓷器的瓷土和高岭土基本相同。商代的白陶质地纯净,细腻洁白,制作工艺采用手制和轮制。烧造温度在1000度左右,胎质坚硬。常见的器物有壶、鬶、盉、爵、豆钵等饮食器和酒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用具。从装饰上看,商代的白陶皆有花纹装饰,技法有刻画和印花(刻纹白陶),多为凸雕,与同时期的青铜花纹基本一致。以细致的底纹和粗状的浮纹相结合,浮纹多以饕餮纹、夔纹、或蝉纹等为主,底纹多为勾连纹、云雷纹等几何纹,纹饰布局疏密得当。刻纹白陶仅见于商代。11、印纹硬陶与瓷器的起源印纹硬陶是商周时代起源于江南地区的一种陶器品种,在西周特别兴盛,其胎质较一般陶器坚硬,烧造温度在1200度左右,与原始瓷器较为接近。由于原料含铁量较高,胎质和器物的表里多呈现紫褐色、红褐色、灰褐色、黄褐色。印纹硬陶基本都使用泥条盘筑法制作,纹饰多采用拍印而成。商周的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器的器形和纹饰及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在浙江一些窑址中,发现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在同一个窑中烧造,说明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12、建筑用陶:(陶排水、空心砖、板瓦和筒瓦、瓦当)陶排水管是我国最早的建筑陶器,龙山文化遗址中就有发现,水管呈直筒状,一段稍细、一段较粗,轮制或泥条盘筑制成。商周时期还出现一种T字形水管,作纵横改道使用。空心砖出现在战国晚期,呈长方形石条状,内部空心。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建筑用的板瓦和筒瓦。瓦当是筒瓦的头,是在筒瓦的窄端处加上圆形或半圆形的头。13、陶俑:始于春秋,秦兵马俑、西汉人物仕女俑、东汉说唱俑东汉时期,陶俑在表现题材上有了重大变化,描写贵族生活的陶俑已经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题材。14、楚灭越战争的影响:战国时期,本应为原始瓷器发展过程中实现飞跃的阶段,公元前334年,楚国出兵消灭了越国。在这场战争中,越国的平民和工匠被大肆屠杀,经济文化遭到严重的破坏,越国都城周围的陶瓷作坊也难以幸免。15、最早出现的成熟瓷器是青瓷,它是从原始青瓷发展演变而来的。完成这一演变过程是在东汉晚期。16、越窑为中国瓷窑之母,越窑的发展;“越窑”之名最早出现于唐代,因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厂分布于上虞,余姚,绍兴一代,唐代属于越州,故名越窑。越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特别是东汉晚期以来,上虞等地率先烧出成熟的青瓷,从此这一带瓷业生产蓬勃发展。三国时期的越窑瓷器,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以淡青为主,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牢固,极少流釉和剥釉。常见的纹饰有弦纹、水波纹、铺首等,到了晚期出现斜方格纹,常见的器物有碗、碟、盆、罐、壶、虎子等。西晋越窑迅速发展,瓷窑激增,产品数量也显著提高,胎体比以前较厚,胎色较深,胎釉结合良好,无脱釉现象。常见的器型有盘口壶、鸡头壶、扁壶、尊、罐、盆、洗、盒、灯、砚、水盂、熏炉、虎子等,西晋越窑常见的纹饰有铺首、弦纹、斜方格纹、联珠纹和忍冬纹、飞禽走兽组成的花纹带,以及龙头、虎首等装饰.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的生产出现了普及化的趋势。瓷器的造型趋于简朴,装饰大大减少,以大众风格为主。东晋时期的纹饰依然以弦纹为主,东晋晚期出现莲瓣纹,并迅速盛行。褐色点彩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南朝的越窑,仍沿袭以前的制瓷工艺,多数胎质致密,通体施青釉,少数胎质较松,釉色青黄或黄色,并有剥釉现象。三国至南朝的早期越窑,在制瓷工艺上以较东汉晚期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除了轮制之外,还采用了拍、印、镂雕、堆贴和模制等手法。因而能制作方壶、扁壶、谷仓等不同成型手法的瓷器。器物的种类更为繁多,茶具、酒具、餐具、文具、灯具、容器、盥洗器、卫生用瓷等,应有尽有。瓷制品已经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超过其他材质制品的优越品质,赢得了广大使用者的喜爱。17、婺州窑:婺州窑在今浙江中部的金华地区。婺州唐代时隶越州。唐朝人陆羽《茶经》有“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的记载,因此以往人们都认为婺州窑始于唐代。三国时期的婺州窑青瓷,胎普遍呈浅灰色,断面比较粗糙,瓷土处理不细,而且没有完全烧结。釉层厚薄不均,常常凝结成芝麻点状,一般成淡青色,也有青灰和青中泛黄的,裂纹密布,在胎釉结合不紧密和釉面开裂处,往往有奶黄色的结晶体析出,这是婺州窑特有的一种现象。从西晋晚期开始,窑工们创造了胎上施以白色化妆土的方法,既掩盖了胎土的深色,又使其光滑整洁,从而使釉色显得柔和美观。婺州窑的器型和种类和越窑大体相似,但不如越窑丰富。三国两晋时期的常见日用器有盘口壶、罐、盆、碗、碟、虎子、唾壶及笔筒、水盂等。此外也生产猪圈、鸡笼、谷仓、水井等。18、化妆土:化妆土是将比较纯净,含铁量低的瓷土,加工成洁白细腻,呈白色或奶白色,施于坯体表面的一种装饰层。使用化妆土可以使得胎体表面光滑平整,釉层柔和滋润;可以覆盖胎体各种不良呈色,为利用劣质原料生产瓷器创造了条件。19、瓷罂:瓷罂是唐代常见的一种产品。其形状与六朝、初唐的习惯上呈盘口壶或盘口瓶相似。五十年以来,先后发现几件腹部刻铭自名的器物。浙江出土一件盘口壶,上刻“元和十肆年一日造此罂,价直一千文。”20、匣钵:窑具之一。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使用匣钵烧制陶瓷器,不仅可提高装烧量、制品不致粘结、提高成品率,而且匣钵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可保证陶瓷质量。匣钵的形状,依器物形状而异。瓷器放在匣钵内叠装成匣钵柱烧成,胎体受到保护,不再重叠,不易损坏,以制造精细瓷器创造的条件。所以晚唐时期越窑瓷器胎体细薄,釉面光滑,圈足外撇,印盒、粉盒等精致的小件瓷器大量出现,质量显著提高。21、隋代的瓷器(承袭魏晋南北朝瓷器的发展,开启唐代“南青北白”的序幕。)隋代的白瓷在北方的瓷业有了新的发展。隋代墓葬中又相继发现白瓷,而且胎釉较北齐进步。隋代青瓷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造型而有所变化,创制了许多新的器型。“鸡头壶”、“盘口壶”。四系罐、四系瓶隋代陶瓷的装饰工艺陶瓷的装饰工艺,印花是隋瓷常用的一种装饰工艺,准确的称谓是模印。它是用瓷质的印模在台上压印出凹凸的暗花,然后施釉,入窑烧制,显出釉下的花纹:花朵纹、草叶纹、几何纹、莲瓣纹、卷叶纹、波浪纹22秘色瓷:五代—越窑瓷器在五代时被称为“秘色瓷”。这称呼的由来根据宋人的解释为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命令越窑烧造供奉之器,庶民不得使用,故称“秘色瓷”。作为“贡品”的秘色瓷,代表了当时越窑青瓷的最高水平。始于唐、盛于五代,终于北宋时期。23陆羽《茶经》评各地瓷器“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宜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24、长沙窑:长沙窑又名铜官窑,位于今湖南望城县铜官镇。创烧于中唐,盛于晚唐,衰于五代。长沙窑前期以烧造碗、盘、壶、罐、盂等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规格较为划一。后期生活用具品种增加,还兼烧笔洗、砚台、镇纸之类的文化用品,以及马、牛、羊、猪、狗、狮、象、鸡、鸭、鸽等各种瓷塑。长沙窑在装饰艺术上有特殊的成就。其釉下彩绘和印模贴花最具特色。长沙窑的釉下彩绘装饰,先在素胎表面涂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绘各色图案,再罩以一层淡黄色或青黄色的透明釉,烧成后图画显得清晰、明亮。釉下彩中绿、红、蓝色以氧化铜作着色剂,褐色则以铁为着色剂。长沙窑釉下彩绘瓷的题材十分丰富,有人物、花卉、禽鱼、走兽及抽象的几何纹样等,笔法简练生动,有写意画的神韵。长沙窑还经常在瓷器上书写诗歌、警语作为装饰,可以考见唐代诗歌广泛普及的情况和社会文化心理。25、刑窑:白瓷自北朝晚期出现,历隋至唐发展成熟。邢窑白瓷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文献记载,邢窑在河北省的内丘县,邢窑白瓷作为当地特产向唐朝廷进贡。邢窑白瓷的质量很好,胎坚硬,致密,扣之发出金石之声成熟青花的发展铺垫:长沙窑——磁州窑——吉州窑——景德镇青白瓷——青花瓷26、绞胎瓷器:绞胎瓷器是唐代陶瓷业中的新工艺,唐代以前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