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流行病学简介一、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两个基本含义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包括传染病、非传染病、与疾病和健康相关的各种事件从分布出发,研究流行因素及病因进而研究疾病防制与健康促进的策略与措施,同时评价这些对策与措施的效果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1.特点:(1)未实施人为干预措施;(2)未设立严格对照组。2.分类:时间和目的不同(1)描述性研究:疾病或健康状况及各种因素的分布特征,为形成病因假设提供依据;(2)分析性研究:已有病因线索或假设的前提下,为检验假设而进行的研究。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二)实验法:对象是人群1.特点:(1)实施人为干预措施;(2)人为控制条件,设立严格对照组。2.分类:(1)社区试验(2)现场试验(3)临床试验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三)理论和方法研究1.理论研究:用数学公式或模型归纳或预测流行的规律性,称之;其包括预防的策略研究,医学伦理的研究、基层防病形式和任务的理论研究等。2.方法学研究:目的、对象与内容不同,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着手一项具体研究之前,需将使用的技术加以完善,发展收集资料的技术、改进疾病分类等。三、流行病学的主要观点群体观点概率论观点对比的观点疾病病因的多因论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科学评估的观点三、流行病学的主要观点群体观点:最大特点是从群体角度研究事件的发生与分布规律-发现患者个体的同时,还应研究产生患者的相应人群的特征及其他个体是否会发生相同的疾病或伤害三、流行病学的主要观点概率论观点:分布描述不满足于绝对数和百分数,应计算疾病发生和存在的频率,各种率的数据是对有关概率参数的近似估计,也就是概率论观点所讲的平均危险度。用以往的发病资料,依据概率论观点可以预测或判定某人群发生某病的危险性有多大三、流行病学的主要观点对比的观点:对照组是分析的灵魂,是流行病学方法的核心,在各类流行病学研究中都离不开对比的观点。在对患者进行调查时,对非患者也要进行调查,比较他们之间差别,才能找出影响疾病发生的流行因素。三、流行病学的主要观点疾病病因的多因论观点:疾病发生是宿主(内因)和环境因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物性环境)和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转变,更应重视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病因的作用。三、流行病学的主要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研究对象是面向广大群众,并着眼于整个人群的疾病预防,通过在人群中开展一级预防为主的三级预防措施,达到保障人群健康的目的。三、流行病学的主要观点科学评估的观点:-对各种疾病、伤害及健康问题研究中获得结果的方法学进行科学评估,不轻信,不盲从;-还需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现行医疗保健制度及其策略、规划与实施等问题进行评估。四、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研究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与病因研究疾病预防与疾病监测评价疾病诊疗措施并指导临床工作研究疾病自然史指导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四、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研究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疾病表现形式:个体表现和群体表现,如全国死因大规模调查,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对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提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同时研究有关健康问题,如长寿现象、计划生育、围产保健、精神卫生、伤害(车祸、自杀等)、生存质量、生活方式(吸毒、吸烟、饮酒、不洁性行为等)、离婚等等四、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与病因-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知识,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探讨疾病流行医学和病因。四、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研究疾病预防与疾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是开展防病工作的基础,它有助于我们从实际出发制订切实有效疾病预防对策和措施。-疾病监测:长期对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连续观察,收集疾病频率与基本卫生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将信息迅速反馈到各部门,为制订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系统的数据,使之更加有效和完善。-两者相辅相成、密切结合的。如应用某项措施后,发病率是否下降或者健康状况是否改善,均需进行监测,包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四、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评价疾病诊疗措施并指导临床工作-应用流行病知识,提高诊断、鉴别诊断水平-判断某些症状、体征有无诊断价值-判断药物疗效及安全性和副作用-选择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四、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研究疾病自然史即疾病的临床和亚临床发展过程及转归-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设计治疗或预防效果试验及报告结果时可以提高科学性和准确性,还可以直接指导预防措施的制订;如了解乙肝肝炎垂直传播,就可以通过接种肝炎疫苗保护新生儿四、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指导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带头学科,重要作用-卫生行政和保健工作-监测、评价初级卫生保健的进展;-未来趋势的评估和卫生挑战的预测流行病对世界卫生问题先敲响警钟,并帮助决策者制订解决问题的对策。四、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是医学学科发展中起带头作用的学科之一-病因探讨中起前哨及验证的作用-疾病监测及其效果评价、卫生保健规划与疾病防制中起着重大作用,从而促进整个医学科学的发展第二节疾病分布疾病分布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征,简称为“三间分布”,即人间、空间和时间分布。研究意义•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和基础;•研究疾病流行规律和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疾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的重要依据。一、流行病学常用测量指标(一)疾病频率的测量(二)死亡频率的测量(三)残疾失能的测量一、流行病学常用测量指标发病率=某人群某时期内某病新病例数该人群同期暴露人口数×k(一)疾病频率的测量1.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K(比例基数)=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发病率应用及注意事项①用于描述疾病分布、测量危险度(计算RR值等)以探讨发病的危险因素及评价防制措施效果②分子是一定时期(一般指年)内的新发病人次数,若在观察期间某人多次发病,则应多次计为新发病例数。发病时间很难判定时,可以用初次诊断时间作为发病时间③应注意疾病的诊断标准变化、漏报率和随访率对发病率的影响④发病率的高低受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等因素的影响,可按上述特征分别计算发病率,此称为发病专率。在对不同地区发病率进行比较时,应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构成的影响,进行率的标准化⑤理论上只有存在发病风险的人群才作为发病率计算的分母,分母中的人口数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用该人群某时期内的平均人口数代替一、流行病学常用测量指标(一)疾病频率的测量2.罹患率(attackrate):小范围人群短时期内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罹患率=观察期间内的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k(比例基数)=100%,1000‰罹患率时一般以日、周、旬、月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罹患率应用及注意事项①罹患率的性质和发病率一样,也是反映人群新病例数的出现频率。与发病率最主要的区别是观察范围小、时间短,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概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或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情景中描述疾病流行强度与探讨病因。②应用时应注意分子、分母的准确性,注明观察时间长短。一、流行病学常用测量指标(一)疾病频率的测量3.患病率(prevalencerate):某特定时期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病患者(包括新病例和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K(比例基数)=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某人群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k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某人群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患病率应用及注意事项①患病率一般用于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但对于急性病和病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也不能用于病因的验证性研究。②分子是一定时期内的新、旧病例数。③时点患病率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时期患病率的时间范围较长,通常超过1个月,但不能超过1年。④在对不同地区患病率进行比较时,应考虑年龄、性别等构成的影响,进行率的标准化。⑤在发病率、病程均稳定的情况下,患病率等于发病率乘以病程。一、流行病学常用测量指标(一)疾病频率的测量4.感染率(infectiousrate):某时期内所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所占的比例。感染率=检查发现阳性数受检总人数×100%感染率应用及注意事项①感染率的性质与患病率相似,病原学或血清学方法检测感染者;②评价某些传染病,特别是具有较多隐性感染和病原携带的疾病的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的效果,预测某病的流行趋势。一、流行病学常用测量指标(二)死亡频率的测量1.死亡率,也称粗死亡率(crudedeathrate)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以年为时间单位)内某人群中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死亡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总死亡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K(比例基数)=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死亡率应用及注意事项①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反映一个人群的实际死亡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作为制订卫生保健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②死亡率也可按病种、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等分别计算,称为死亡专率(SpecificMortalityRate)。对于病死率高的疾病,可以用死亡专率代替发病率。③死亡率计算时分母必须是与分子对应的人口。④比较不同地区死亡率时因人口构成不同,需要对死亡率进行标准化。经过标准化的死亡率称为调整死亡率(AdjustedMortalityRate)或标化死亡率。供相互比较用,不能反映实际死亡水平。一、流行病学常用测量指标(二)死亡频率的测量2.病死率(fatalityrate):一定时期内患某病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常以百分率表示。病死率=某时期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该病的病人数×100%病死率应用及注意事项①病死率多用于急性病,较少用于慢性病,它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应诊疗水平。②用病死率作为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要注意可比性。③病死率分母中病死者情况不同,指标的意义不同,不能用医院的病死率代表所在地区的病死率。一、流行病学常用测量指标(二)死亡频率的测量3.生存率(survivalrate):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后,尚存活病人所占的比例。n年生存率=随访满n年尚存活病例数随访满n年病例数×100%计算生存率是应明确起止时间,如从确诊、治疗或手术、出院日期开始,一般计算1、3、5、10年生存率。生存率应用及注意事项①生存率一般用于研究如肿瘤、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远期疗效的评价。②计算生存率时,应明确起、止时间,一般以确诊日期、治疗或手术日期、出院日期作为起始时间。随访时间通常以1、3、5、10年计算。一、流行病学常用测量指标(三)残疾失能的测量1.病残率(disabilityrate):某时期内所调查人群中肢体或器官功能丧失者所占的比例。病残率=病残人数调查人数×kK(比例基数)=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病残率应用及注意事项①病残率用于评估某种病残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是人群健康状况重要评价指标之一。②计算病残率一般是通过询问调查或健康检查,以确诊的病残人数除以调查人数。一、流行病学常用测量指标(三)残疾失能的测量2.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是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ieiidaPYLL1e为预期寿命(岁),i为年龄组(通常计算其年龄组中值),ai为剩余年龄,di为某年龄组的死亡人数。潜在减寿年数应用及注意事项①潜在减寿年数是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和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计算每个病因引起的寿命减少年数并供相互比较;在卫生事业管理中,作为筛选并确定重点卫生问题或重点疾病的指标;用于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价和卫生决策

1 / 1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